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1 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
01 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2)立法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可以及于本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活动的总称。 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主要有:制定和变动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由自治区、自治 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制定和变动地方政府规章的权力,由自 治区、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的政府行使;制定和变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行使;有一定程度的立法监督权:有一定程度的 授权立法权。 但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从民族自治的角度看,主要是制定和变动自治条例 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2)法制与法治
B、法制的基本特征
根本性。它与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军事制度等属于同一系列,是上层建筑 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社会的根本性质和特征,决定着国家的命运, 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普遍性。法律制度存在于一切国家之中,同时贯穿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国 家权力所涉及的范围内普遍有效,如有违反,就会受到法律制裁。 相对稳定性。它是规范化的社会形式,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和社会 状况,具有相对稳定和长期有效的特点。 阶级性。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制度化、法律化,是统治阶级的经济制度、政 治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其他社会制度的法律化。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2)立法制度
立法是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 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 立法制度是立法活动、立法过程所须遵循的各种实体性准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立法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整体中前提性、基础性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现行的立法制度,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 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A、 法制是法的规范化、制度化
法制,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或执政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 家政权建立起来的、用以维护其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 法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有国家即有法制,历史上各种不同 类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制。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人治是指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治理国家的主张。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2)法制与法治
D、法治理念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普遍认同西方法治理念,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同时, 也提出了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思想。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宪法修正案》 第十三条规定: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2)法制与法治
C、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
法治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思想(理念)。 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现代社会的特性,就是法治两个 字。现代社会往往被称为法治社会。 作为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与“人治”相对立。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2)立法制度
地方立法
一般地方立法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经济特区立法 特别行政区立法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2)立法制度
一般地方立法
在中国,地方立法目前由一般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济特区立法和特别行政区立法四 个方面构成。 一般地方立法,是一般地方的有关国家政权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可以及于本地范围的规范 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 一般地方立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 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法定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和相应地方的政府 立法所构成。 一般地方立法权,主要有制定与变动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根据授权立法、一定的立法监 督权等。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2)立法制度
国务院立法 国务院立法,是中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依法制定和变动行政 法规并参与国家立法活动以及从事其他立法活动的总称。 国务院立法,具有从属性与主导性相统一、范围广、任务重以及多样性、 先行性和受制性等特征。 国务院的立法权,主要有:制定和变动行政法规;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提出法律案、根据授权立法、在一定范围的立法监督等。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1)法是什么?
就其本质而言,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是人类社会用来指导、 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社会控制的三大基本功能:
确立标准
规范行为 制止冲突 法、法律与法规的区分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 准则,即关于行动方向和原则的指导性、规范性的规定。政策是一切实际行 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 政策有多种表现形式:
政党或国家各类权力及其执行机关作出的决定、决议、指示和批示; 政党或国家各类权力及其执行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简称法或法规。
§1-1 法的基本概念
(1)法是什么?
法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法是掌国家意志的体现。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2)法制与法治
第一章 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2 第二节 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
§2-1 新闻传播法规、法制与法律关系 §2-2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宪法制度
A、国家的根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原则、民主集中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3)法与政策的关系
B、法在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法是成熟、稳定的政策。
某一政策出台,最初不会采用法的形式,一般要在这一政策趋于成熟后,才会采 用法的形式。而采用法的形式的政策,则比采用其他形式的政策,具有更大的稳 定性,比较固定。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2)立法制度
经济特区立法
经济特区立法,应该在性质意义上理解为,经济特区的有关国家机关、基 于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专门授权而形成的、制定效力不超出经济特区范 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地方立法。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 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并将这一款作为第5条的第1款。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2)法制与法治
E、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法治所表达的主要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至 上权威。
法治社会状态表明在特定的社会中法律就是最高权威,法律对公民、组织和政府 行为的有效规则,特别是对合理运用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公民、团体和政府必 须依从公认的法律行事。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 常设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可以及于 全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与全国人大立法共同构成 中国国家立法的整体,是中国中央立法的 非常重要的方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具有地位高、范围广、任务 重、经常化以及相当完整性和独立性等特征。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主要有制定和变动法律 权、解释宪法和法律权、立法监督权等。
(1)法是什么? (2)法制与法治 (3)法与政策的关系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1 法的基本概念
(1)法是什么?
“法平如水。” 英国的法院门口站立着古希腊象征法 律精神的正义女神的雕像,她左手拿 着神圣的天平Libra,象征着权衡和平 等;右手拿着宝剑,象征着裁决和力 量;眼睛被布蒙着,象征绝对的公正 无私。
§1 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2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2)立法制度
国务院部门立法
国务院部门立法,是中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所属部门、依法制定和变动行政规章以及从事其他立 法性活动的总称。 国务院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是以政府的名义制定的,以法律、法规为根据,用以调整一定社会 关系,具有法的效力,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的社会规范。行政规章的效力等级低于宪法、法律和 行政法规。 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 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 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各部门规章之间、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 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它们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