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二章浏览中国历史长河(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中国发展简史和历史小常识。
2、熟悉中国的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国号难点:帝王祭扫活动:大祀中祀群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五行、八卦(三)教学课时12学时(四)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一、原始社会时期:1、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
2、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人。
3、我国原始社会起自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4、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
5、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的代表,山东大汶口是父系氏族的典型。
6、三皇五帝:女娲、神农、伏羲为三皇;炎帝、黄帝、尧、舜、禹为五帝二、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子启夏王朝;夏商周历史更替及文化发展。
1、夏王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共经历了1500——1600年。
夏历——沿用至今,即农历,其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日食的记录。
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商在公元前1600年灭夏,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3、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成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其中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国编年史《春秋》。
其中有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这一时期确定了24节气,测定了冬至、夏至日期。
甘德和石申——《甘德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屈原创造“楚辞体”,写有不朽诗篇《离骚》。
先秦散文成就辉煌,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诸子散文的代表。
百家争鸣:儒家——孔子——《论语》道家——老子——《老子》(《道德经》)墨家——墨翟——《墨子》法家——韩非子——《韩非子》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刑家——惠施和公孙龙阴阳家——邹衍纵横家——苏秦、张仪农家——许行扁鹊——望、闻、问、切之四诊法鲁班——木匠祖师爷俞伯牙——著名琴师亦秋——围棋名手三、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时期朝代更替,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科技文化进步。
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集皇权,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
修建万里长城。
秦始皇生世之谜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
楚汉之争开始,刘邦胜出,建立了西汉。
刘邦——吕后西汉文景之治——文帝、窦太后,《美人心计》两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汉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东汉唯物论者王充写出哲学论著——《论衡》东汉史学家班固写成我国第一部断代体——《汉书》;《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九章算术》——领先世界《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基础华佗“麻沸散”——世界医学史上创举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鼎立,三分天下最后归于曹魏,继而司马昭代魏西晋---后匈奴等6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五胡十六国、东晋,后北魏、刘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北魏孝文帝(鲜卑)迁都洛阳与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思想、文化和科学祖冲之——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早1000多年;冶铁出现灌钢法;贾思勰《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西晋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南朝范缜《神灭论》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被尊为“书圣”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东晋僧人法显《佛国记》东晋陶渊明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其诗表现了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
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敕勒川》和《木兰辞》隋唐时期——封建社会走向繁荣和成熟的时期隋朝,定都长安,前后历经两帝:隋文帝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李渊建立了唐朝。
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思想、文化和科学唐代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最高。
杜甫被誉为“诗圣”,李白被称为“诗仙”。
玄奘《大唐西域记》;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曾一行是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主持编定《大衍历》《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医学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被尊为“药王”;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被尊为“茶圣”隋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刘知几《史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杜佑《通典》是第一部分门别类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新体例史书阎立本和吴道子是著名画家,《天王送子图》是吴道子代表作,被尊为“画圣”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等宋元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辽、金、西夏并立。
征战不息。
思想、文化和科学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隋唐时期发明的火药用于军事,南宋时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北宋李诫《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元代郭守敬《授时历》、王祯《农书》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农学的著作。
司马光《资治通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书法有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宋代文学词具有代表性,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有张先、柳永等。
欧阳修、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文天祥都是那个时期的杰出文人。
元代文学的代表是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元末,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明朝,并灭掉了元朝,统一了全国。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派遣郑和下西洋1644年,李自成起义。
清最初建国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1662-1795康雍乾盛世。
历史上三个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泰民安)。
思想、文化和科学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明《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一部类书清《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清《四库全书》是我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一部丛书明清两代文学以小说见长。
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
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吴敬梓《儒林外史》讽刺小说蒲松龄《聊斋志异》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清代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京剧四大徽班进京绘画上有“吴门三家”等,“扬州八怪”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五四”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文化和科学旧民主主义时期“谴责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詹天佑、冯茹是科学家的代表化学家徐寿和数学家华蘅芳合作制作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黄鹄号”木壳轮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新民主主义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学家竺可桢桥梁设计家茅以升设计我国第一座近现代化大桥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侯式制碱法文豪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还有赵树理、丁玲等教育学家蔡元培、陶行知出版家邹韬奋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画家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第二节中国历史小常识一、、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定国名(2)根据发迹地定国名(3)根据封爵定国名(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名(5)根据谶(CHEN)语定国名(6)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7)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名(8)以社会上流行的口号定国名(9)根据建政权所在地定国名(10)按同音通假定国名二、帝王、皇族、皇戚称谓1、后、王、天子——奴隶社会统治者(夏商周最高统治者称王)、皇帝——秦王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创“皇帝”之称,别称:皇上、万岁等三、皇族称谓(关系图示讲解)◆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后:皇帝的正妻;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
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
清代除皇帝之女外,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
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三、帝王名号(一)、谥号——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褒贬的称号。
◆始于西周,不独立使用,多与庙号结合,成为全称的组成部分。
◆三种类型:1、褒扬类: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
如汉武帝的“武”;明成祖的“成”2、贬义类:炀、厉、灵、幽等。
如隋炀帝的“炀”;周幽王的“幽”3、同情类:哀、怀、愍、悼。
如汉哀帝的“哀”◆谥号的虚伪性(二)、庙号——古代帝王死后,由继承者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
1、标志:××祖、××宗或××帝2、原则◆庙号始于商代。
◆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
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明清时多个有功绩的皇帝均被称为“祖”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汉代后,“帝”字与谥号结合也成为庙号。
如“汉武帝”、“魏文帝”等(三)、尊号——皇帝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褒扬的称号(徽号)◆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