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这个概念首先由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提出,他指出金融结构是一个国家金融的上层结构,金融发展(Finance Development)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

自戈德史密斯提出这些重要论断以来,有关金融结构的研究就受到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重视,甚至成为世界国金融战略调整的重大议题。

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概念,表现为世界不同国家拥有各不相同的金融结构模式,以及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金融结构模式。

近些年,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和探索,这些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金融和法律主导型”以及“金融服务主导型”这四大类型的金融结构模式。

以下我将主要从第三种“金融和法律”(即LLSV学派)探讨金融结构的观点。

在大多数学者们进行金融结构到底是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激烈大讨论的时候,也有部分学者产生了新的想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LSV学派的金融和法律理论。

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等学者没有掉入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定义案臼,而是独辟蹊径,率先抓住一国法律体系的渊源与该国金融结构形成与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法律制度对市场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保护程度不同等角度展开研究,并以此作为变量解释不同类型金融体系形因,将金融结构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异同。

LLSV认为一国的法律制度影响和制约了本国的金融结构,不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一国的金融结构主导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法律所赋予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利差异,以及执行这种权利的力度差异。

LLSV对49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实证经验,认为具有普通法系的国家更倾向于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更重视中小股东的权利,大公司股权分散化结构趋势明显,因而更容易发展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则较为强调银行债权人的权利,由于相对缺乏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而最终发展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从法律渊源的差异、对市场投资人的法律保护力度与执行力度来看,习惯法对市场投资者保护最强,而法国民法系国家最弱,德国民法系国家居中。

同时LLSV(2000)指出:法律(包括立法和执法)是保护外部投资者不受内部人剥削的关键机制,法律保护制度既决定了控制权私利的高低,也决定了外部融资机会的大小。

因为任何理性的投资者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极端情况下,为避免内部人攫取公司利润,都不会给公司提供融资,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难以深化。

随着法律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对内部人的剥削行为的约束也逐渐升级,致使其剥削成本增大,控制权私利锐减.剥削手段趋于无效,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削将越来越困难,企业融资的外部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公
司将由此获得较好的外部融资机会。

因此,随着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内部人就必须采取更为隐蔽,代价更高的转移手段,如设立中介公司,来转移和攫取公司利润。

在法律保护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内部人能够利用的剥削方式大致上只有赚取超额薪酬,在管理岗位安插亲信以及浪费投资等。

于是,LLSV(1998)发表了奠基性文献《法与金融》,自此标志着“法与金融论”的产生。

出人意料的是,自此之后,法与金融领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强烈的研究兴趣,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积极意义的学术成果,大大的推动了法与金融的发展。

LLSV的研究让我们深刻的看到法律与金融的紧密联系,中国在金融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方面可以说还有极其漫长的路要走。

由于金融立法方面的薄弱,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结构治理方面漏洞百出,各种风险层出不穷。

法制建设落后不但不能有效保护投资者股东权益,债权人权益也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譬如:与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利益高度相关的《破产法》的法制建设就是极为典型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甚至称“金融改革对新版破产法期待己久”,“我们期待出台一部强有力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破产法,改进民法、刑法中关于贷款欺诈的规定,改进会计准则,从而建立起企业财务预算硬约束,为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目前仍然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结构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忽略以下两点:第一,要充分考虑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不能忽视了中国产业结构、创新活动产生的推动力;第二,避免地区差异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地区差异明显,目前的研究无论是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亦或面板数据,均不能忽视了地区效应。

未来,我们应该详细考虑经济发展中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创新的关系,再适时提出调整中国金融结构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仲深.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4):34-36.
[2]林毅夫,徐立新.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J].金融监管机
构,2012(3):3.
[3]姜海川.金融结构演进比较研究[D].对外经贸,2006(4):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