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试卷.doc

传染病试卷.doc

传染病试卷[模拟] 120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下列检验中对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A.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B.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C.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D.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E.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第2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下列哪个年龄组发病率最高A.新生儿B.2~6个月C.6个月~5岁D.5~10岁E.青壮年第3题:霍乱传播中意义最大的传染源是A.潜伏期带菌者B.典型病人C.轻型及隐性感染者D.重型病人E.恢复期带菌者第4题:伤寒患者血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A.潜伏期末B.病程第1~2周C.病程第2~3周D.病程第3~4周E.病程第5周第5题:重型肝炎时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A.增加肝脏营养B.补充能量C.减少肝细胞坏死D.减少肠道氨的吸收E.促进肝细胞再生第6题:感染哪一群痢疾杆菌后,较易转为慢性A.宋内志贺菌B.痢疾志贺菌C.鲍氏志贺菌D.福氏志贺菌E.以上都不是第7题: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用A.碘酒消毒B.应用干扰素C.注射丙种球蛋白D.注射转移因子E.注射高滴度抗HBVIgG(HBIG)第8题: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为A.密切接触传播B.消化道传播C.飞沫传播D.虫媒传播E.体液传播第9题: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粪-口传播B.飞沫传播C.唾液传播D.血液传播E.垂直传播第10题: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卧床休息B.保肝药物C.糖皮质激素D.干扰素E.核苷类似物第11题:伤寒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中毒性肝炎B.中毒性心肌炎C.肠出血D.肠穿孔E.急性胆囊炎第12题:细菌性痢疾患者病程超过多长时间称为慢性菌痢A.2周B.1月C.6周D.2月E.3月第13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主要而显著的体征是A.唇周单纯疱疹B.皮肤黏膜瘀点、瘀斑C.脾肿大D.脑膜刺激征E.病理反射第14题:下列有关中毒型菌痢脑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描述错误的是A.均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B.均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C.乙型脑炎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休克极少见D.乙型脑炎脑脊液检查有异常变化E.乙型脑炎病情发展较中毒型菌痢更快第15题:下列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A.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B.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天C.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D.脑膜炎球菌A群菌苗预防接种E.对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第16题:以下有关肝炎病毒描述错误的是A.HAV、HCV均为单股RNA病毒B.HDV为缺陷DNA病毒C.HBV为环状双股DNA病毒D.HDV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E.用常规试剂盒检出的抗-HCV阳性提示血液有传染性第17题:以下有关中毒型痢疾的描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儿童B.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首发及主要表现C.全身毒血症状严重D.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E.结肠局部病变很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溃疡第18题:急性黄疽型肝炎,起病多长时间出现重型肝炎表现者,可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A.7天B.10天以内C.10天以上D.14天以内E.14天以上第19题:下列关于脑膜炎球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革兰阴性双球菌B.为专性需氧菌C.共分13群,其中以A、B、C三群最常见D.可释放外毒素,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E.体外生活能力极弱第20题: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血中抗-HBe阳性,HBeAg阴转,一般认为A.病人进入恢复期,无传染性B.病人血中Dane颗粒较多,传染性较大C.HBV复制减少D.病情易进展为肝硬化E.病情易演变为肝癌第21题: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严重的部位是A.盲肠B.回肠末端C.直肠和乙状结肠D.升结肠E.降结肠第22题:下列有关伤寒的治疗措施不恰当的是A.少渣饮食B.高热时不宜用大量退热药C.烦躁不安者可给予安定口服D.便秘时可给予泻药E.慢性带菌者合并胆石症,如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第23题:对确诊霍乱最有意义的是A.不发热,无痛性腹泻B.有典型的"米泔水"样粪便C.粪便悬滴暗视野镜检可见穿梭状有动力细菌D.粪便涂片见革兰氏阴性弧菌E.粪便培养阳性第24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确诊依据是A.冬春季发病B.高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C.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D.皮肤黏膜瘀点、瘀斑E.皮肤瘀点涂片查到病原菌第25题: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A.食欲减退、恶心B.乏力C.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D.部分病例出现黄疸E.消瘦第26题:引起霍乱流行的最主要途径是A.经水传播B.经食物传播C.经呼吸道传播D.经接触传播E.经虫媒传播第27题:确诊的伤寒患者,其病原治疗首选下列哪类抗生素A.喹诺酮类B.青霉素C.氨基甙类D.氯毒素E.头孢菌素类第28题:霍乱患者轻度失水而不能接受口服补液者,静脉补液量应为A.2000~3000ml/B.3000~4000ml/C.4000~8000ml/D.8000~10000ml/E.10000~12000ml/第29题:电镜下所见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称为A.管形颗粒B.小球形颗粒(直径20nm)C.特异的DNA多聚酶D.HBeAgE.Dane颗粒第30题:下列有关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常伴里急后重B.多为黏液脓血便,量少C.疼痛多位于左下腹D.结肠可见较多孤立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烧瓶样溃疡E.大便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第31题:作为细菌性痢疾传染源,哪类病人在流行病学上意义相对较小A.急性典型细菌性痢疾患者B.非典型细菌性痢疾患者C.慢性迁延型性痢疾患者D.慢性隐匿型性痢疾患者E.带菌者第32题: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引起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A.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B.由肝脏合成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D.维生素K吸收障碍E.X、Ⅻ因子减少第33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其他脑炎一个重要的鉴别点是A.起病的急缓B.发热的高低C.神志障碍的程度D.颅内压的高低E.皮肤瘀点第34题:下列不属于O1群霍乱弧菌的是A.古典生物型B.埃尔托生物型C.彦岛型D.小川型E.O139血清型第35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预防以下列哪种药物为主A.复方新诺明B.氯霉素C.四环素D.青霉素E.强力霉素第36题:有关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表现,哪项是错误伪A.输血后肝炎仅见于乙型或丙型肝炎B.甲型肝炎可呈食物型或水型暴发流行C.家庭内密切接触传播可见于各型肝炎D.HBV、HCV均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E.性接触也是HBV、HCV的重要传播方式第37题:我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要的亚型是A.adr和adwB.ayr和aywC.adr和ayrD.adr和aywE.ayr和adw第38题:下列关于霍乱治疗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应尽快补充足够的液体及电解质B.必要时可加用血管活性药物C.抗菌药物的应用是治疗的关键D.及时补钾E.纠正酸中毒第39题:目前国内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是A.青霉素B.磺胺嘧啶C.氯霉素D.庆大霉素E.红霉素第40题:痢疾杆菌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可分为A.2群B.3群C.4群D.5群E.6群第41题:霍乱患者解除隔离的标准是A.临床症状消失4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2次阴性B.临床症状消失6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C.临床症状消失7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D.临床症状消失8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4次阴性E.临床症状消失10天,粪便培养1次阴性第42题:下列有关肥达反应描述错误的是A.肥达反应抗体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B.病程第3~4周阳性率最高C.部分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D."O"抗体效价≥1∶80,"H"抗体效价≥l∶160为阳性E.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第43题:以下有关中毒型菌痢的治疗不恰当的是A.应采用综合抢救治疗措施B.常规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C.应用有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D.体温不降,且反复惊厥者,可用亚冬眠疗法E.颅内高压时予20%甘露醇加压静滴第44题:霍乱典型病例发病后最先出现的症状是A.畏寒、发热B.呕吐C.腓肠肌痛性痉挛D.腹痛E.腹泻第45题:伤寒患者进行沙门菌培养检查,以下标本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是A.血培养B.骨髓培养C.尿培养D.粪便培养E.胆汁培养第46题:下列哪组有关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有较大传染性A.抗-HBc阳性B.HBsAg阳性,抗-HBeAg阳性,抗-HBc阳性C.抗-HBs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D.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E.单纯HBsAg阳性第47题:伤寒患者肠道病变最明显的部位是A.空肠B.回肠上段C.回肠下段D.升结肠E.乙状结肠第48题:感染脑膜炎奈瑟菌后,最为多见的感染形式是A.隐性感染而成为带菌者B.短暂菌血症C.上呼吸道感染D.败血症E.化脓性脑脊髓膜炎A2型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49题:男,4岁。

高热、头痛、呕吐2天于2月3日急诊来院。

体检:体温40℃,血压70/40mmHg,精神萎糜,四肢皮肤见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外周血白细胞23.5×10 9/,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

病原治疗应首选A.青霉素肌内注射B.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C.氯霉素静脉滴注D.头孢噻肟静脉滴注E.复方新诺明口服第50题:男,8岁。

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出现昏迷、潮式呼吸、两侧瞳孔不等大。

当前最迫切的治疗是A.立即行气管切开B.应用有效抗生素C.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D.应用呼吸兴奋剂E.应用20%的甘露醇加压静滴第51题:男,36岁。

发热2周,伴乏力、食欲不振、轻度腹胀。

体检:体温39.3℃,心率80次/min,脾左肋下2cm可及。

外周血白细胞4.5×10 9/L,中性粒细胞0.60,淋巴细胞0.40;肥达反应:"O"抗体效价1:160,"H"抗体效价1:160。

考虑该患者诊断为A.伤寒B.副伤寒C.流行性出血热D.病毒性肝炎E.疟疾第52题:男,4岁。

因高热、反复惊厥2小时于8月12日急诊入院,体检:体温40.1℃,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不清,血常规:白细胞26.2×10 9/L,中性粒细胞0.94。

诊断应首先考虑A.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脑型疟疾D.败血症E.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第53题:男,8岁。

畏寒、高热、头痛、呕吐8小时于3月2日急诊来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