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弘扬真善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弘扬真善美》
既有力的 感觉,又有 动的节奏。
天马的本质 一一神速, 也表现出了 天马背后 “天马行 空.独来独 往”
强国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小结: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 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 式的美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 的和谐统一,这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艺术家的 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我们只有感受和领悟到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 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木头人》(招贴)——陈冰青
尖锐的讽刺了 现代社会生活中 某种不良风气。
作品通过侧面 的描写的方式, 对社会不良风气 的批判,来弘扬 社会中的美好品 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任 1.作品选取的艺术形象
是因为
。
务
2.作者通过该形象想表达的是 作品中通过
单
3.作品所要弘扬的真善美是 。
近景: 解放军战士肩
挑手抬,清理废 墟抢险求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受灾群众, 感恩的心
集中显示 中国人民 崇高的道 德品质和 精神面貌。
奉万众 献众志 精一成 神心城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铜奔马》东汉 《纺织女》1657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1814
《
铁 肩 担 道 义
》
2008
《夯歌》1962
《木头人》200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 铁 肩 担 道 义 》 ( 国 画 )
健康、丰满、 美丽的背部 充满生命力 的真实的女 性形象
表现劳动者健 康、淳朴的优 美形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思考:
1.这两张画内容有什么共 同点和不同点?
2.色彩各有什么不同?
中外画家用不同的方式, 都表达除了劳动人民的质朴、 勤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
潘 荣 本
《铁肩担道义》——出自杨继盛《杨忠愍[mǐn]公集》意思是以 救国救民为己任,为民奉献的理想和志向,体现出宣传革命 的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远景: 灾后的废墟
白衣战士、 抢险队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弘扬真善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引言: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人 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在美术发展史上,许多闻 名于世的艺术作品,恰恰是因为深刻地表达了这一主 题而为世人所铭记,成为不朽之作。
,选用该形象
, 来体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色彩明亮
热火朝天的 劳动场景
女性健康的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课后巩固:
请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课后完成: 1.课本P7的单元评价 2.试分析《格尔尼卡》—毕加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柏拉图
思考: 艺术家如何借助艺术形象表达真善美的
意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英勇顽、临 危不惧的英雄
“我要用自己的 画笔,使反抗欧 洲暴君的这次伟 大而英勇的光荣 起义永垂不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共15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