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鸟类次生腭不完整,中间有一个裂缝,称为 裂状腭。单枕髁。 哺乳类头骨特点 ①出现了颧弓,由鳞状骨的颧突,颧骨和上 颌骨的颧突组成。 ②除鼻筛部留有少许软骨,其余骨头全部骨 化。 ③次生腭完整,有肌肉质软腭。 ④鼓骨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构成中耳道外壁 及外耳道一部分。 ⑤下颌由单一的齿骨构成。 ⑥双枕髁

鸟类锁骨细长,v字型联合,称叉骨,防止 乌喙骨撞伤内脏。平胸鸟类锁骨退化。 哺乳类肩带由锁骨和肩胛骨组成,乌喙骨退 化为一个突起,奔跑型动物锁骨退化,使用 前肢攀援或飞翔的种类锁骨发达。 肩胛骨,乌喙骨和上乌喙骨是软骨原骨,其 他都是膜原骨。

腰带全是软骨原骨,变化小。 鱼类腰带的作用很小。 四足类主要由耻骨,坐骨,髂骨组成,围成 髋臼,是和股骨相关节的地方。 爬行类出现了耻坐孔,可以减轻重量,耻骨 连合和坐骨连合。 鸟类开放式骨盆,耻骨未连合。 哺乳类三对骨块愈合成一对髋骨。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

疏松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大量存在于器官之 间,组织之间和细胞之间
致密结缔组织:成 分与疏松结缔组织 基本相同,支持连 接和保护作用较强。
脂肪组织: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储存脂肪, 支持保护,维持体温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 和细胞间质组成。软骨 细胞位于软骨表面的陷 窝内。软骨内无血管, 因此软骨不能生长。软 骨是胚胎期主要支持结 构,成体后大多被硬骨 代替。
表 皮 的 衍 生 物
真皮的衍生物
软 骨 鱼 和 硬 骨 鱼 的 鳍 条
龟 的 背 甲 和 腹 甲
表皮和真皮共同的衍生物





文昌鱼表皮单层,真皮胶冻,有单细胞腺。 圆口类无鳞,表皮和真皮多层,单细胞粘液腺。 鱼类皮肤和肌肉连接紧密,未角质化。单细胞粘液 腺。硬骨鱼比软骨鱼多。多细胞腺很少,并特化为 毒腺或发光器官。 两栖类出现轻微角质化和定期蜕皮。 爬行类表皮高度角质化,蜕皮明显。 鸟类仅有尾脂腺。有羽,换羽。 哺乳类表皮高度角质化,真皮极为发达,皮肤腺异 常发达。有毛,换毛。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 二、骨骼系统 三、肌肉系统 四、消化系统 五、呼吸系统 六、排泄系统 七、生殖系统 八、循环系统 九、神经系统和感官 十、内分泌系统
基底层,棘细胞 层,颗粒层,角 质层

表皮衍生物:腺体和表皮外骨骼(角质鳞, 喙,羽,毛,爪,蹄,指甲,犀牛角) 真皮衍生物:骨质鳞(硬鳞,圆鳞,栉鳞), 鳍条,爬行类和哺乳类的骨板,鹿角 表皮和真皮共同衍生物:楯鳞,牙齿,洞角

附肢骨包括带骨(肩带和腰带)和附肢骨 (偶鳍和四肢骨)。 带骨是把附肢骨直接或间接连在中轴骨上的 结构。 鱼类的附肢骨是偶鳍,陆生四足类附肢骨为 四肢骨。

硬骨鱼有后颞骨连头骨,其他脊椎动物肩带 以肌肉和韧带与中轴骨相连,不直接和中轴 骨相关节。 两栖类失去后颞骨的连接,分化出颈椎。蟾 蜍弧胸型,青蛙固胸型。 爬行类的间锁骨连接肩带和胸骨(胸骨既和 肩带相连又和中轴骨相连)。

龟鳖类
哺乳类
爬行类和鸟类
次生腭p576
会厌软骨
舌颌骨把上下颌连在脑颅上,称舌接型。软 骨鱼和硬骨鱼为此型。 上颌直接与脑颅相连或愈合,其上的方骨与 下颌的关节骨相关节,称自接型。舌颌骨失 去悬器作用,进入中耳为耳柱骨。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为此型。 上颌已经与脑颅愈合,方骨与关节骨演变为 中耳听小骨,下颌的齿骨直接与脑颅相关节, 称颅接型。哺乳类为此型。

内胚层: 原肠,消化道内层上皮,消化腺(肝脏,胆 囊和胆管,胰脏),气管和肺脏内层,膀胱 和尿道内层,大部分内分泌腺,扁桃体,圆 口类的鳃

上皮组织: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 细胞间质构成。无血管和淋巴管,但有神经 末梢。所有三个胚层都形成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有 支持,连接,营养,防御和保护等作用。 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中胚层 ⑴脊索中胚层:产生脊索 ⑵上节:生骨节,生皮节,生肌节,分化为 脊椎骨,真皮和骨骼肌 ⑶中节:排泄系统,一部分生殖系统 ⑷下节: 体壁中胚层:腹膜,一部分骨骼肌 脏壁中胚层:浆膜,肠系膜,循环系统,血 液,生殖腺和平滑肌,一部分骨骼肌,体腔 ⑸间充质:形成成体全部的结缔组织,全部 平滑肌,心肌和附肢肌。主要来自中胚层。

七鳃鳗有螺旋状盲道伸入肠腔。 软骨鱼的肠具有螺旋瓣。 某些硬骨鱼具有幽门盲囊。 多数脊椎动物通过增加肠的长度来增加面积。 犬和猫肠子长度为体长3-4倍。 兔达10倍,羊达20余倍。


软骨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 单孔类具有泄殖腔。 圆口类,硬骨鱼,哺乳类(单孔类以外)具 有泄殖窦。

马鞍型或异凹型椎体 椎体两端成横放的马鞍 形,椎间关节活动范围很大,脊索已不存在。 鸟类颈椎属于此型。 双平型椎体 椎体前后两端扁平,椎体之间垫 以纤维软骨的椎间盘以减少活动时的摩擦。 椎间盘内保留残余的脊索,称为髓核。哺乳 动物的椎体属此类型。

脊柱分化 一块颈椎 一块荐椎
脊柱分化 出颈椎, 胸椎,腰 椎,荐椎, 尾椎五部 分 出现环椎 和枢椎的 分化 荐椎最少 是两块
双凹型椎体 椎体前后端有凹陷,椎体间保存 着退化的脊索,并呈细线状穿过椎体。鱼类、 有尾两栖动物和少数古老的爬行动物(如楔 齿蜥)的椎体属于这一类型。 前凹型椎体 椎体前端凹入,后端凸出,两椎 体间的关节比较灵活,脊索虽然仍残留一部, 但不成为连续的索状。多数无尾两栖动物、 多数爬行动物属于这一类型。 后凹型椎体 椎体前端凸出而后端凹入,椎体 相接形成活动关节。两栖动物(多数蝾螈及无 尾类的一部分)及少数爬行动物属于此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腕骨跗 骨前肢是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 骨。 后肢是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 骨。 自爬行类开始出现了跗间关节。

文昌鱼,圆口类,鱼类为水生生活,运动简 单,肌肉保持着原始的肌节形态。 两栖类不再是原始的肌节形态,肌肉分化程 度加大。出现了眼球缩肌和皮肤肌。 爬行类出现了肋间肌,协助完成呼吸动作。 鸟类胸肌与飞行有关,很发达。大胸肌起于 龙骨突止于肱骨近端腹面,小胸肌起于龙骨 突止于肱骨近端背面。 哺乳类分化出腰肌。腹直肌分节,为痕迹器 官。膈肌和夹肌为哺乳类特有。

栖肌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由原肠及其 突出分化形成。原肠管分化为口腔,咽,食 道,胃,肠和泄殖腔。原肠衍生物为脑下垂 体前叶,咽囊,甲状腺,鳔,肺,肝,胰, 卵黄囊及尿囊。 取食方式:文昌鱼为过滤取食,为被动滤食; 圆口类出现了主动捕食。

1.舌 文昌鱼无舌。 圆口类有肌肉质舌,上有角质齿,可挫破鱼 的皮肤。 鱼类有舌但无活动能力。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有舌。 哺乳类出现了发达的肌肉质的舌。

3.口腔腺 两栖类开始有口腔腺。 爬行类口腔腺发达。蛇的毒腺是变态的口腔 腺。 食谷的鸟类口腔腺发达。 哺乳类口腔腺发达,并开始出现化学性消化。

4.肝脏 文昌鱼的肝盲囊是肝的前身。圆口类出现独 立的肝脏。

5.胰脏 软骨鱼开始有独立的胰脏。

文昌鱼,圆口类无胃和肠的分化。 软骨鱼的肠出现十二指肠,螺旋瓣肠和直肠 的分化,并分化出胃。硬骨鱼的肠无分化。 两栖类有小肠和大肠的分化,小肠又分化为 十二指肠和回肠,大肠无分化。 爬行类出现了盲肠和直肠的分化。 鸟类出现了空肠的分化。鸟类的嗉囊有储存 食物的作用。鸽的嗉囊可以分泌鸽乳。 哺乳类出现了结肠的分化。分化完全(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单层扁平上皮:衬于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腔面, 组成肺泡壁,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很薄。 单层柱状上皮:位于胃,肠,子宫和输卵管内腔 面,分泌和吸收作用。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上皮,有分 泌和吸收作用。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内表面,有保护和 分泌的功能。 复层扁平上皮:皮肤,口腔,食道,阴道表面, 保护和分泌功能。 变移上皮:输尿管和膀胱内表面,厚度可变。
最后一块胸椎,全 部的腰椎,全部的 荐椎和前几块尾椎 愈合成综荐骨; 最后几块尾椎愈合 成尾综骨。
颈椎恒为7块(例外:海牛6块,树懒6-9块)。
鱼类出现了肋骨。软骨鱼肋骨很不发达。 现代无尾两栖类不具有肋骨。 爬行类颈椎,胸椎,腰椎两侧都具有肋骨。 蛇通过肋骨支配腹鳞活动,贴地面爬行。 鸟类脊柱的五个区域全具肋骨,均为硬骨。 肋骨大部分向后伸出钩状突,钩住后一肋骨, 增加胸廓坚固性。 哺乳类椎肋段为硬骨,胸肋段为软骨。腰椎 和尾椎无肋骨。

鱼类无胸骨。 两栖类出现胸骨,保护胸腔内脏,为前肢肌 提供附着。两栖类无肋骨,胸骨仅和肩带相 接,不与脊柱相连。 羊膜类全有胸骨,形成胸廓(例外:蛇,无 胸骨)。鸟类胸骨形成龙骨突。哺乳动物的 翼手目善于飞翔,胸骨也具龙骨突。


软颅,咽颅,膜颅
P572头骨组成部分
软骨鱼只有软颅和咽颅,头骨顶部有一个未 愈合完全的窟窿叫卤门。双枕髁。 硬骨鱼头骨骨化,有一块骨片后颞骨加在头 骨后部,与肩带愈合,使头不能动。单枕髁。 两栖类腭方软骨后部骨化为方骨,麦氏软骨 骨化为关节骨,舌颌骨转化为耳柱骨进入中 耳成为听小骨。双枕髁。 爬行类具颞窝。头骨出现次生腭。鳄鱼首次 具有完整的次生腭。单枕髁。

2.牙齿
圆口类:角质齿,非真正牙齿。 鱼类:同型多出的端生齿。 两栖类:同型多出的端生齿。 爬行类:端生齿(蛇),侧生齿和槽生齿 (鳄类)。出现异型齿(鳄类) 鸟类:无齿。

哺乳类:再生齿(只换一次)。槽生齿。异 型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 可以列成齿式。 食虫型门齿尖锐,犬齿不发达,臼齿齿尖锐 利。 食肉型上颌最后一个前臼齿和下颌第一臼齿 特别增大,齿尖锐利,称为裂齿,可撕裂捕 获物。 食草型犬齿不发达或缺少,形成齿虚位。臼 齿齿尖延成半月形,称为月型齿。 杂食性种类臼齿有丘形隆起,称为丘型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