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ppt课件_
五)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
志努力的注意。
2)规律性 客观: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 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对比。
主观:需要与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 期待的事物。
2、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工作;
2、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 感知 注意
一)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 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 事物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统称 感知。
2)规律 A、明确的目的性 B、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C、组织有关的活动 D、培养间接兴趣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单位时间内注意到对象数
量的多少。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 活动上的时间的长短。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 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
三)感知的特性
1、感觉的特性 感受性 感觉的变化 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感觉器官时,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训练: 2、种类:视觉 嗅觉 听觉 味觉 肤觉
平衡觉 机体觉 运动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 中选择出知觉对象。(津巴多实验)
心理学基础 ppt课件
一、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 (二)科学的心理观
1、心理学发展流派 1)亚里士多德:灵魂论 2)东方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心脏说 3)冯特、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
4)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华生、斯金纳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 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 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 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 的刺激和反应。
度疲劳
4、记忆策略 (1)有目的识记 (2)先理解后识记 (3)识记与操作结合 (4)保持良好的情绪 5、记忆术——记忆方法 (1)歌诀记忆法: 例:京沪重津,蒙藏新,辽吉黑,川贵云,
晋冀鲁豫,陕甘宁青,两湖两广台,苏皖 赣闽浙。
(2)谐音记忆法 例: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
4)注意的转移: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 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六)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语言的准确、 生动、抑扬顿挫、规范化的板书;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目的;用思维操作 活动来监控有意注意等等。
三 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1、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记忆的作用: (1)记忆在个体生存与发展中十分重要; (2)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条件; (3)记忆是知觉、思维和创造的基础。 3、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分:形象记忆;动作记
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化, 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
6)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 的本性、价值、尊严与自由(马斯洛、罗 杰斯)
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 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 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 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 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 程度。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个体 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 量 ——心理
5)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层次理论(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
个层次 )
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
性本能理论(口欲期 、肛门期、兴蕾欲 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释梦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超我与本我之间、本 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与冲突,这 时人就会感到痛苦与焦虑 )
(2)晕轮效应: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 成的鲜明的印象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 知觉。
(3)刻板印象: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特 有的固定的看法,或是概括、泛化的看法。
(4)近因效应:在时间上最近获得的有关 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 响。
感知剥夺实验:
四)注意 1、注意的概念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2)知觉的整体性:在刺激不完备时知觉 者仍保持完整的认识。
(3)知觉的理解性: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 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在感知过程中,由于 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条件的变化 而变化
4、社会知觉偏差
(1)第一印象:与陌生人初次相见给自己 留下的印象。
(3)特征记忆法 例: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记两个19
(4)比较记忆法 例:横戌点戍戊中空
(5)形象记忆法 例:圆周率:山间一寺一壶酒
(6)图表法 (7)提纲法
需要: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的必 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与感受。每 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以及社会自身发 展必然要有一定事物的支持。例如 食物、衣服、学习、交往、劳动等 等。这些要求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 形成了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2、科学的心理观
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 理是脑的机能);心理具有客观源泉;心 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2)根据时间分:瞬时记忆(0.25—1 妙);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长时记忆 (1分钟—终身)。
二)记忆过程
1、识记
保持
回忆
复述
信息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遗忘
遗忘
遗忘
2、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结果:先快后
慢。
3、如何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尝试重现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4)多样化复习,提倡过度学习,反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