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0年专升本汉语言文学综合一教育学一.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A.《论语》B.《孟子》C.《学记》D.《说文解字》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A.洛克B.斯宾塞C.康德D.赫尔巴特3.学校工作的核心是()A.教学B.班级管理C.教师队伍建设D.基础设施建设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日本B.英国C.德国D.法国5.学校最早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6.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政治需要B.自然环境C.人口数量D.社会生产7.人的发展需要决定了教育必须把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这体现了教育的()A.社会文化传承功能B.社会文化选择功能C.社会文化传播功能D.社会文化创新功能8.心理学家提出的发展关键期概念,主要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9.从教育功能作用的性质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A.筛选功能和协调功能B.正功能和负功能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D.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10.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杜威C.斯克里文D.泰勒二.简答题1.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2.我国学校德育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教学大纲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三.论述题1.学校教育内容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2.试论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心理学四.1.人们希望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和支持,这是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的需要2.在工作任务比较简单或机械的情况下,最佳的动机水平是()A.一般程度的动机水平B.无法确定C.较高的动机水平D.较低的动机水平3.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什么特性()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4.我们看到远处草原上的牛或马,其影像是很小的,但我们仍会判断出其真实的大小,这种现象反映了()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5.潜意识的研究是哪个心理学流派的研究主题?()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认知主义D.人本主义6.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体上是7±2个组块。
对此表述,以下哪句话的理解是正确的()A.在短时记忆中,人们最多可以记住7±2个数字或字母B.在短时记忆中,人们最多可以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保持7±2秒钟C.在短时记忆中,人们最多可以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保持±2分钟D.在短时记忆中,人们最多可以记住7±2个数字或字母,也可以记住7±2个单词或句子7.“男人应当是坚强豪爽的,女人应当是温柔细致的”属于人际印象中的什么效应?()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8.既想当学生干部,又怕耽误学习时间,属于()A.趋避冲突B.双避冲突C.双趋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9.根据韦纳的三维度六因素归因模式理论,以下因素中具有不稳定性、内在、可控三种属性的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运气好快D.任务难度10.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是依赖于环境信息进行决策还是依赖于自身内部信息进行决策,这种特点反映的认知风格是()A.场依存型—场独立型B.沉思型—冲动型C.齐平化型—尖锐化型D.聚合型—发散型五.简答题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2.举例情商包含的主要因素。
3.影响从众的因素有哪些?六.论述题1.当前,家长们对孩子的智力培养与开发是非常重视的。
许多家长都忙于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充电加油。
一位家长说|“我周六周日比平时上班还忙。
我女儿今年9岁,周六上午我要带孩子上英语辅导班、钢琴课,下午要带她上奥数辅导班、作文辅导班;周日上午要带她上舞蹈课、书法课。
下午才能有点时间休息一下,女儿也只有下午才能赶紧做作业。
我看着也心疼啊,可是人家的孩子都在补。
”请从智力的培养与开发角度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论。
2.请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及成因。
写作七.1.作者在创作或写作前,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从生活中提取来的,尚未经过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称作()A.素材B.题材C.资料D.材料2.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进行叙述即()A.追叙B.分叙C.倒叙D.插叙3.文章结构的安排,要服从、服务于()A.表现主题的需要B,材料表达的需要C.叙述方法的需要D.语言表达的需要4.消息“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方式是()A.以事实材料的重要性程度递减为顺序展开B.按时间顺序展开C.按空间顺序展开D.按逻辑顺序展开5.消息导语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就其基本形式而言,主要有()两大类。
A.直接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B.叙述性导语和间接性导语C.叙述式导语和描写式导语D.叙述式导语和评述式导语6.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中得体的是()A.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B.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前答复C.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D.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7.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应当用()A.通报B.通知C.函D.意见8.签订经济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
因此,经济合同所具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平等性B.法定性C.互利性D.一致性八.名词解释1.五W—H2.层次3.白描4.主题词九.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我曾见过有一千种表情的脸;也见过只有一种表情的,如同塑像一般的脸。
我曾见过一种脸,透过它表面的光泽,我能窥见内部的丑恶;也见过一种脸,只有揭起它的面纱,我才能看到它有多么美丽。
我曾见过一种苍老的脸,满面皱纹,竟没有记录下什么;也见过一种圆润的脸,却显得饱经风霜。
我懂得各种脸孔,因为能透过我自己的眼睛编制的面纱看出它内部的真相。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综合二古代汉语一.1.传统意义上的“小学”包括文字、()、()三个方面。
2.《说文解字》是()时期著名学者()所著,是我国的第一部字典。
3.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即象形、()、()、形声、转注、假借。
4.《经传释词》在解释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上大大超越了清代以前的学者,它的作者是()5.依照传统的说法,中古音有所谓的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字母作为代表。
这三十六字母是:见溪群疑、()、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
6.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7.1.大叔完聚,缮假兵,具卒乘,将袭郑。
8.2.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师退,次于召陵。
9.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5.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6.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7.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8.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9.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
于予与何诛!”三.从语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2.豕人立而啼。
3.焉用亡郑以陪邻?4.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5.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
四.标点下段文言文,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尉尧咨为翰林学士日有恶马不可驭踢齿伤人多矣一旦父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圉人乃曰内翰卖之商人矣谏议遽谓翰林曰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蓄此是移祸于人也亟命取马而偿其直戒终老养焉其长厚远类古人现代汉语五.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为基础方言。
2.与印欧语言相比,从语法上看,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不大用形态。
3.汉语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组成,如果再分析还可以把韵母分成()、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
4.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决定的。
5.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系统。
6.现行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它们是笔画和()。
7.在合成词中,词根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着,()是附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成分。
8.“苗条”“沙发”“乒乓”都属于构词法中的()。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充当(),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0.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
表示不同的语气。
六.1.下列汉字中,不含辅音音素的是()A.老B.为C.回D.阳2.gair(盖儿)是()A.两个音节,四个音素B.两个音节,三个音素C.一个音节,四个音素D.一个音节,三个音素3.“活”和“活儿”两个词()A.意思一样没有区别B.词性有区别,“活”是形容词,“活儿”是名词C.词性有区别,“活”是形容词,“活儿”是名词,同时意义也有区别D.感情有强弱,“活儿”的感情色彩强4.下列汉字中,都属于多音多义字的一组是()A.行吓朴和B.白剥哄呆C.露氮侯环D.划凿晃百5.下面几组汉字中,全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A.井沐刃益B.磊聂众竹C.镜功案问D.氽演鸡牧6.“仪表堂堂”和“仪表修理”中的两个“仪表”是()A.同音同形词B.多音多义词C.同音同义词D.同形异读词7.“雪白、飞快、联想”这三个词的结构方式都是()A.主谓式B.偏正式C.动宾式D.补充式8.“剃头”和“理发”的主要区别在于()A.词义轻重不同B.褒贬色彩不同C.适用对象不同D.语体色彩不同9.“我明明看见他了”中的“明明”是()A.形容词B.助动词C.副词D.区别词10.下面几句中属于主动句的是()A.蔬菜吃光了B.蔬菜叫虫子吃光了C.蔬菜,虫子都吃光了D.虫子连蔬菜都吃光了七.(一)请按汉语拼音规则拼写下面的一句话他们在查阅申奥的资料。
(二)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和笔画数。
1.凹2.匣3.连(三)分析下列各词语的意义发展变化情况(扩大、缩小、转移)1.文章:原指刺绣品,现在指文字作品2.嘴:原指鸟嘴,现指所有动物的嘴3.露:本义指露水,现在还可以指用药、果汁等制成的饮料4.事故:原来泛指一切事情,现在专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四)请分析下面的结构有无歧义,并说明原因。
1.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2.她走了两个小时了3.饭不热了4.哥哥和弟弟的朋友(五)改正下面的病句,并说明理由。
1.我市各单位首批赴京参观的代表均由先进工作者组成。
2.大家把这个消息先不要告诉他。
3.回到家乡已经四个多月过去了。
4.这个问题只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5.今年,市场上西瓜供应充沛。
(六)指出下面的诗文中运用的修辞格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