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01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课题: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一、教学目的:1.了解土的生成和工程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2.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指标间的相互转换;3.熟悉土的抗渗性与工程分类。

二、教学重点: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

三、教学难点:指标间的相互转换及应用。

四、教学时数: 6 学时。

五、习题: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一、土的生成与特性1.土的生成工程领域土的概念: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和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的区分仅在于颗粒胶结的强弱,土和石没有明显区分。

土的生成:岩石在各种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固体矿物、流体水、气体混合物。

不同风化形成不同性质的土,有下列三种:(1)物理风化:只改变颗粒大小,不改变矿物成分。

由物理风化生成土为粗粒土(如块碎石、砾石、砂土),为无粘性土。

(2)化学风化:矿物发生改变,生成新成分—次生矿物。

由化学风化生成土为细粒土,具有粘结力(粘土和粘质粉土),为粘性土。

(3)生物风化:动植物与人类活动对岩体的破坏。

矿物成分没有变化。

2.土的结构和构造(1)土的结构定义:土颗粒间的相互排列和联结形式称为土的结构。

1)种类:●单粒结构:每一个颗粒在自重作用下单独下沉并达到稳态。

●蜂窝结构:单个下沉,碰到已下沉的土颗粒,因土粒间分子引力大于重力不再下沉,形成大孔隙蜂窝状结构。

●絮状结构:微粒极细的粘土颗粒在水中长期悬浮,相互碰撞吸引形成小链环状土集粒。

小链之间相互吸引,形成大链环,称絮状结构。

图1.1 土的结构3)工程性质:密实的单粒结构工程性质最好,蜂窝结构与絮状结构如被扰动破坏天然结构,则强度低、压缩性高,不可用做天然地基。

(2)土的构造1)定义:同一土层中,土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种类:●层状结构:由不同颜色或不同粒径的土组成层理,一层一层互相平行。

●分散构造:土粒分布均匀,性质相近,如砂与卵石层为分散构造。

●结核状构造:在细粒土中混有粗颗粒或各种结核,属结核状构造。

●裂隙状构造:土体中有很多不连续的小裂隙。

3)工程性质:分散结构的工程性质最好,结核状取决于细粒土,裂隙状渗透性大,工程性质差。

3.土的工程特性(1)压缩性高当应力数值相同,材料厚度一样时,卵石的压缩性为刚才压缩性的数千倍;饱和细沙的压缩性为C20混凝土的数千倍,足以证明土的压缩性极高。

软塑或流塑状态的粘性土比饱和细沙的压缩性还要高。

(2)强度低土的强度特指抗剪强度,而非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

无粘性土的强度来源于土粒表面滑动的摩擦和颗粒间的咬合摩擦;粘性土的强度出摩擦力外,还有粘聚力,均远小于建筑材料本身的强度。

(3)透水性大土体颗粒间具有许多透水空隙,因此透水性比木材、混凝土都大,尤其是粗颗粒的卵石或砂土,其透水性更大。

4.土的生成与工程特性的关系(1)搬运、沉积条件:冲积层优于风积层。

(2)沉积年代:沉积年代越长,工程性质越好。

(3)自然环境:特殊土地基。

二、土的三相组成土的三相组成是指土由固体矿物、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

1.土的固体颗粒土的固体颗粒是土的三相组成中的主体,是决定土的工程性质的主要成分。

(1)土粒的矿物成分1)原生矿物由岩石经物理风化生成,它的成分与母岩的相同,常见的有石英,包括单矿物颗粒—一个颗粒为单一的矿物,如常见的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与灰石等,砂土即为单矿物颗粒;多矿物颗粒—一个颗粒中包含多种矿物,如巨粒土的漂石、卵石和粗粒土的砾石,往往为多矿物颗粒。

2)次生矿物母岩经化学风化生成的新矿物,它的成分成分与母岩的完全不同。

次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由两种种原子层构成:一种是Si-O四面体构成的硅氧晶片,另一种是Al-OH八面体构成的铝氢氧晶片。

因为这两种晶片结合的情况不同,粘土矿物可分为下列三种:图1.2 粘土矿物两种原子层蒙脱石—两结构单元之间没有氢键,相互的联结弱,水分子可以进入量晶胞之间。

因此,蒙脱石的亲水性最大,具有强烈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

伊利石—又称水云母,部分Si-O四面体中的Si为Al、Fe所取代,损失的原子价由阳离子钾补偿。

因此,晶格层组之间具有结合力,亲水性低于蒙脱石。

高岭石—晶胞之间有氢键,相互结合力较强,晶胞之间的距离不易改变,水分子不能进入。

因此,高岭石的亲水性最小。

腐殖质:土中腐殖质含量多,使土的压缩性增大。

有机质超过3%~5%的不宜作为建筑材料。

(2)土颗粒的大小和形状通过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将土颗粒划分为6个粒组:粘粒(小于0.005㎜)、粉粒(0.005,0.075)、砂粒(0.075,2)、圆砾(角砾)(2,60)、卵石(碎石)/(60,200)、漂石(块石)(大于200mm)。

通常粗粒土的压缩性低、强度高、渗透性大。

表面粗糙抗剪强度越高。

(3)土的颗粒级配粒径级配: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1) 筛分法:适用于砾石类和砂类土,d >0.075mm ,主要设备为一套标准分析筛,孔径分别为20,10,5,2.0,1.0,0.5,0.25,0.075mm 。

取样数量:d <20mm ,可取1000~2000g; d <10mm ,可取300~1000g; d <2mm ,可取100~300g;震筛10~15min 后称取各级筛底盘试样的质量。

2) 密度计法:适用于粉土和粘性土,d <0.075mm ,测定悬浊液读数。

粒径级配曲线上:纵坐标10%所对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纵坐标为60%所对应的粒径60d 称为限定粒径;60d 与10d 的比值称为不均匀系数u C ,即6010u d C d = (1.1) 不均匀系数u C 为表示土颗粒组成的重要特征。

当u C 很小时曲线很陡,表示土均匀;当u C 很大时曲线平缓,表示土的级配良好。

曲率系数c C 为表示土颗粒组成的又一特征,c C 按下式计算:2301060c d C d d =⨯ (1.2) 式中30d 为粒径级配曲线上纵坐标为30%所对应的粒径。

砾石和砂土级配u C ≥5且 c C =1~3为级配良好;级配不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则为级配不良。

2. 土中水(1)结合水1)强结合水排列致密、定向性强;密度>1g/cm 3;冰点处于零下几十度具有固体的的特性;接近固体,不传递静水压力;温度高于100°C 时可蒸发,粘土只含结合水时呈坚硬状态。

2)弱结合水:位于强结合水之外,电场引力作用围之;密度大;不传递静水压力(不应重力而移动);有粘滞性。

● 自由水:离土粒较远,位于电场引力围外,排列散乱。

● 重力水: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具有浮力作用,可从总水头较高处向较低处流动。

● 毛细水: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受毛细作用上升,粉土中空隙小,毛细水上升高。

(2)气态水:水汽,影响不大。

(3)固态水:0℃以下自由水发生冻胀。

3. 土中气体土颗粒中没有被水填充的部分为气体。

(1) 自由气体:与大气连通,压缩逸出,对工程无影响。

(2)封闭气体:与大气隔绝,加载缩小,卸载膨胀,使土的渗透性降低。

三、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此三项均由实验室测定)(1)土的密度ρ和土的重度γ1)物理意义:ρ为单位体积土的重量,3/g cm 。

γ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即39,810,/g kN m γρρρ==≈。

2)表达式 =m Vρ=土的总质量土的总体积 (1.3) 3)常见值:331.6~2.2/,16~22/g cm kN cm ργ==。

4)测定方法:环刀法(粘性土和粉土),灌水法(卵石、砾石与原状砂)。

(2)土粒比重()s s G d1)物理意义:土中固体矿物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的纯水质量的比值。

2)表达式: =4(4)(4)ss s s w w m V G ρρρ==固体颗粒的密度纯水℃时的密度℃℃ (1.4) 3)常见值:砂土s G =2.65~2,69,粉土s G =2.70~2.71,粘性土2.72~2.75,数值大小取决于矿物成分。

4) 测定方法:比重瓶法;经验法。

(3)土的含水率ω1)物理意义:土体中水的质量与固体矿物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表达式: =100%w sm m ω=⨯水的质量固体颗粒质量 (1.5) 3)常见值:砂土0%~40%ω=,粘性土20%~60%ω=,0ω≈,粘性土呈坚硬状态。

4)测定方法:烘箱法。

2. 反映土的松密程度的指标(1)土的孔隙比e1)物理意义: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

2)表达式: =V SV e V =孔隙体积固体颗粒体积 (1.6) 3) 常见值:砂土0.5~1.0e =,粘性土0.5~1.2e =4)确定方法:由S ρω、G 、实测值推算。

(2)土的孔隙度(孔隙率)n1)物理意义:表示孔隙体积含量,土中空隙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2)表达式: =100%V V n V =⨯孔隙体积土体总体积 (1.7) 3)常见值:30%~50%n =4)确定方法:由S ρω、G 、实测值推算。

3. 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1)含水率ω(前已述)(2)土的饱和度r S1)物理意义:水在空隙中的充满程度。

2)表达式: =W r V V S V =水的体积孔隙体积 (1.8) 3)常见值:0~1r S =4)确定方法:由S ρω、G 、实测值推算。

5)工程应用:砂土和粉土以饱和度分为稍湿(<0.5)、很湿(0.5~0.8)、饱和(>0.8)三类。

4. 特定条件下土的密度(重度)(1)土的干密度d ρ和土的干重度d γ1)物理意义:干密度为单位体积土的质量,3/g cm 。

2)土的干重度为单位体积干土所受的重力,即39.810/d d d d g kN m γρρρ==≈。

3)表达式 =s d m Vρ=固体颗粒质量土的总体积 (1.9) 4) 常见值:331.3~2.0/;13~20/d d g cm kN cm ργ==。

5)工程应用:干密度或干重度越大,表明土体越密实,表明工程质量越好。

6)测定方法:环刀法,放射性同位素测试仪。

(2)土的饱和密度sat γ和土的饱和重度sat ρ1)物理意义:孔隙中全部充满水时单位体积土的质量,3/g cm 。

孔隙中全部充满水时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即39.810/sat sat sat sat g kN m γρρρ==≈。

2)表达式 +m =s w a w s v w sat m V m V V V ρρρ++==孔隙全部充满水的总质量土的总体积 (1.10) 3) 常见值:331.8~2.3/;18~23/sat d g cm kN cm ργ==。

(3)土的有效重度(浮重度)'γ1)物理意义:地下水位以下土体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扣除浮力。

2)表达式 'sat w γγγ=- (1.11)3)常见值:3'8~13/kN m 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