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子动平衡教程ppt课件

转子动平衡教程ppt课件


2020/4/2
5
F为转子变形产生的离心力。
4)影响因素多:a)不同转速下挠度影响
b)各阶振型对平衡的影响
5)实际发动机只有少数几个平面可用于平衡;只能在有限 个转速上得到平衡。
6)问题:如何利用少数几个平面来获得一定转速范围内转 子的良好平衡。
7)假设条件:
a)在一定平衡条件下,轴承振幅与转子不平衡量成正比。
其中 则有 由材料力学可知
代入运动方程得到
2020/4/2
z
7
同理可得到xoz平面内的运动方程为
引入复数表达式,令 则有
式中:
为质心空间曲线
1.设ε(z)=0,即无质量偏心的情况,运动方程为
设解为 代入运动方程中
2020/4/2
8
并令
k 4 A2
EJ
得到
z4
特征方程为
平面曲线,但实际进行动平衡时,仍以无阻尼的主振型平 面加以考虑。 3.转子主振型的正交性 不平衡分布力在 x、y方向的分量为
要求非零解,则 c1≠0, 所以 sin(kl)=0
因此有: kl=nπ
得到固有频率为
2020/4/2
9
各阶主振型为: 前三阶振型为
2. 设ε(z)≠0,即有质量偏心的情况,且质心按第n阶主振 型函数(平面)分布,运动方程为
设解为 代入运动方程得
根据假设,α(z)=常数,则有
2020/4/2
3.ε(z)≠0,且质心为任意空间分布曲线,设为 (z)ei (z)
按主振型分解得
即有
质心分布示意图见图3-4所示
2020/4/2
12
式中
代入运动方程有
设转轴振型为
代入运动方程得 式中Sn(z)为第n阶振型函数,也是对应齐次方程解 所以有
特解为
2020/4/2
13
利用固有振型的正交性,得
2020/4/2
2
2)一步平衡,多为短寿命军用发动机采用
3)多步平衡,多为长寿命民用发动机采用
4)平衡方法:寻找重点 寻找轻点(频闪法)
影响系数法 极坐标矢量图法
三元平衡法
5)原理:不平衡力Pj产生支反力FP1与FP2
则动在平支衡点:有不合平力衡力uuFF矩vv1'P1RLm产uFv1eR生11支2 uFv反1力uFv1FR1与FuFRv2'2uFvPm2 2eu2FvR22
1
第一节 概 述
一、刚性转子动平衡
1、静平衡 目标:平衡静力
方法:随遇平衡法
2、动平衡 目标:平衡力与力矩
方法:动平衡机、低速平衡
工艺平衡
装配平衡
一步平衡
多步平衡
本机平衡
整机平衡
国际标准—ISO1940
3、动平衡基本要求
1)至少两个平衡面,平衡面距离要远,并尽能靠近支点; 平衡配重半径位置要尽可能大,以便达到最大效果。
4)随着转速增加,各阶主振型依次突现出来,一般转子, 主要是前三阶主振型的影响。
比较挠度曲线与不平衡量的关系,它们展开项相同,幅
值相差一个倍率
,考虑阻尼有
2020/4/2
1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中ωcr——为无阻尼时系统的固有频率。 αr为挠度曲线各阶分量与该阶不平衡分量的相位差。 由于阻尼影响,即使在临界转速下,转子振型也不是一根
解得系数 转子振动为

2020/4/2
14
三、柔性转子运动特点 1.柔度曲线s(z)随转速ω而变变化
1)ω<<ωc1时,
很小,可视为刚性转子;
2)ω>0.6ωc1,系数将增大,转子振型s(z)是各阶主振型 合成的空间曲线;
3)ω→ωcn时,第n阶主振型幅值系数明显增大,其它各 阶则小很多;若ω→ωc1,此时振型近似有
4 k4 0

1,2 mik
3,4 mk
所以
s(z) c1 sin(kz) c2 cos(kz) c3sh(kz) c4ch(kz)
代入边界条件:z=0, s(0)=0, s'' (0) 0
z=l, s(l)=0, s'' (l) 0
解得:
c2=c3=c4=0,
c1sin(kl)=0
2.高速动平衡:多平面、多转速平衡过程
目的:1)将不平衡力与不平衡力偶降到许可范围
2)将n阶固有振型不平衡量降到许可范围
3.标准:1)国际标准草案DIS5406—《柔性转子
动平衡》
2)参考标准5343《柔性转子动平衡》
4.方法:1)振型(模态)平衡法
2)影响系数法
3)混合法等
2020/4/2
第三章 转子动平衡
低速动平衡(刚性转子动平衡)
工艺平衡
装配平衡
一步平衡
多步平衡
本机平衡
整机(台架)平衡
国际标准—ISO1940
高速动平衡(柔性转子动平衡)
模态平衡法
影响系数法
混合法
参考标准:DIS5406《柔性转子动平衡》标准草案
DIS5343《评价柔性转子平衡的准则》
(参考)
2020/4/2
(z)ei (z) Ansn (z)
10
式中:An为系数,sn(z)为第n阶主振型
由运动微分方程,得到
设特解为
Dn为待定系数
代入运动方程得 方程的齐次通解为sn(z),且有
故有 特解方程为 得到系数 故转轴的振型为
由此得到如下结论:
2020/4/2
11
1)若质心按第n阶振型分布,只激起第n阶主振动 2)转轴振型为一平面曲线,振幅为 2 /(n2 2 ) 倍 3)当ω→ωn时,振幅→∞,产生第n阶主振型共振
b)轴承振幅与不平衡力之间的相位不变。
c)转子中非线性因素(如油膜)等影响,不影响上述假设条件
2020/4/2
6
二、转子在不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方程
设一转子为等截面轴,简支在各向同性的支承上
轴的面积为A,单位长度质量为ρA,截面质心为G(z),截 面偏心距为ε(z),质心连线为一空间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yoz平面内的运动方程:
4
5. 平衡特点 1)刚性转子,低速平衡后,在工作转速以下运行平稳; 2)柔性转子,低速平衡后,仅平衡了低速下支承动反力,
高速下轴产生弯曲变形,弯矩将随转速发生变化,支承 动反力也将发生变化;
3)柔性转子动平衡目的:在工作转速下,尽可能消除支承 动反力,并使转子沿轴长的弯矩最小
如图3-1所示,刚性转子有 对柔性转子有
uv F2
uv F2
动平衡精度
1)me≤G0 (g.cm)
工程实际应用
2)eω≤G0 (mm/s) 国际标准—ISO1940
将平衡品质分为11个等级,按比值为2.5的等比级数递增排
列。
2020/4/2
3
第二节 柔性转子动平衡
一、柔性转子平衡特点
1.柔性转子:n>ncr1,转轴产生弯曲变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