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湖水》课堂教学
一、见面三分熟,入境始于亲。
师:你们表现这么好,我送给你们一首曲子,好吗?
生:好!
师:听着这优美的旋律,看着这美丽的画面,你感觉怎么样?
生:(交流)
师:是呀,这么清澈的湖水!这么多姿的山石!这么葱绿的树木!谁不想去游览呢?
二、破题初读文,提纲挈其领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划着小船,荡起双桨,一起走进----
生:清澈的湖水。
师:再读得喜悦一点,亲切一点。
生:清澈的湖水。
师:非常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呢?请放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字和难句多读几遍。
师: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提手旁”的字,一个是笔画最多的“攥”字,大家看老师写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令外一个是“扔”字,我们一起来写这个“扔”字。
师:你能做做这两个动作吗?
师:课文中谁攥着什么?又谁扔了什么?请小朋友们小声读读课文,试着讲讲课文中的故事。
师:咱们班的孩子真不错,不但认真读书,还在认真思考。
谁来说说,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课文讲小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划船,刚想把面包纸丢到湖水里,看到湖里面美丽的景色,小洁就把面包纸紧紧地攥在手里。
师:讲完了吗?谁接着讲下去?
生:有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湖水的美景就不见了。
师:谁抓住“攥”和“扔”,完整地讲讲这个故事?
生:小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划船,刚想把面包纸丢在湖水里,却被湖里面美丽的景色吸引住,小洁就把面包纸紧紧地攥在手里。
课这时,有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湖水的美景就不见了。
师:是啊,如果你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用他们把故事连接起来,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
一起来试试吧。
三、言语对峙中,研读入肌理
师:你真能干,把课文的故事讲的这么清楚,这么完整。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为什么小洁要紧紧的攥着面包纸?
生:因为小洁被湖里面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所以紧紧地攥着面包纸不丢。
师:湖里面的景色到底有多美,令小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不丢?请大家再细心地读读课文,用漂亮的波浪线把描写湖水的句子画出来。
生: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生:
师:湖水像一面神奇的大镜子,多美呀!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看看你能从这个大镜子里面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湖水里有蓝天、白云、变幻的山峦。
师:你能抓住这个句子的意思来体会,好!除了这些,你们还能看到什么?联系前后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
生:在湖水里,我看到了山石。
师:什么样的山石?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生:“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这些都“跑”到湖水里去了。
师:你真会想象!是呀,这青蛙,这雄鹰,这石兔,这石龟,都“跑”到湖水里去了。
来,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生: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师:这些山石还会像什么?请你用“……像……”的句式来说一说。
生:这些山石有的像正在奔腾的野马,有的像在天空飞翔的小鸟,有的像顽皮的小猴。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还用了“有的……有的……”来说,了不起!生:这里的山石像骆驼,那里的山石像牛羊。
生:这里的山石像游船,那里的山石像汽车。
生:这里的山石很多,像河马,像恐龙,像乌龟,像小鸟,像大象,
个个都很奇特。
师:你这个“奇特”一词用得太好了。
正是这奇特的山石构成了变幻的山峦!来,我们一边想象着这些变幻的山石,一边朗读这个句子。
生: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在水里游。
师:除了山石,你还能在湖里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草,看到了花朵。
师:如果你把小草是什么样的,花朵是什么样的说清楚,就更好了。
想想,该怎么说?
生:在湖水里,我看到了绿绿的小草,看到了红红的花朵。
师:很好,这样就生动多了。
谁还能说得美一些?
生:在湖水里,我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看到了红的、白的、紫的花朵,还看到了高大的树木。
师:非常好!你的想象很细腻,很美!来,我们想象着湖水里的花草树木再读这个句子。
生: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师:在水平如镜的湖水里,小朋友们看到这么多静的东西,你还看到哪些动的事物?
生:看到了小鸟。
师:说完整。
谁看到了小鸟?
生:我看到了小鸟。
生:我看到了小洁,和她的爸爸妈妈的倒影。
生:我看到了鱼。
“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
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师:“跃”是什么意思?用手做做小鱼跃出水面的句子。
师:小鱼跃出水面,做什么呀?
生:小鱼在看美丽的山石。
生:小鱼在给游人表演。
生:小鱼在做游戏。
师:这清澈的湖水真是一面神奇、美丽的镜子呀!蓝天、白云、变幻的山峦,山石、树木、花草,以及游人都倒映在清澈湖水里,还有那活泼可爱的小鱼,构成了一幅多么优美的事物,美美地把这两段话读一读。
生:“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天,还有变幻的山峦。
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
“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
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师:清澈的湖水这么美!难怪小洁被吸引住了,要把面包纸紧紧地攥在手里。
她攥住了水面呀?
生:面包纸。
师:是的,她攥住了面包纸。
但,仅仅是面包纸吗?
生:小洁攥住了清澈的湖水。
生:小洁攥住了美丽的风景。
生:小洁攥住了小鱼的快乐。
生:小洁攥住了一份好心情。
师;可是,另一个动作------“扔”,却让这美好的一切发生了变化。
请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看看那个小孩扔走了什么。
师:那个小孩扔走了什么?来,大家说说。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小鱼。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美丽的景色。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湖水的清澈。
师:水平如镜的湖面出走了皱纹,好像一下子变丑了,多难看啊!生:那个小孩扔走了美好的品质。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开心。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快乐。
生:那个小孩扔走了幸福。
师:是呀,那个小孩扔走了多么美好的东西。
同样是两个简单的动作,一个“攥”,一个“扔”,却带来不同的结果。
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
她----
生: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
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师:故事读到这儿,课文似乎没有讲完,你能接着往下讲吗?
生:小洁看到一个果皮箱,走过去,把面包纸扔进了果皮箱。
师:多懂事的孩子呀!
生:小洁去找那个扔香蕉皮的孩子,教育他,要爱护环境。
师:不但自己爱护环境,还教育别人爱护环境,好!
生:小洁找到了一个竹竿把香蕉皮捞了起来,扔进果皮箱里。
师:为了让湖水更清澈,这种做法真了不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你们所想象的那样,在我们的生活里就有-----
生:清澈的湖水!
四、回归切入点,发现悟其神
师:小朋友们抓住“攥”、“扔”两个字把课文读完了,也读懂了,读透了。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字---
生:攥、扔。
师:现在来读这两个字,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这两个字都是“提手旁”。
生:它们是一对反义词。
生:“攥”,能让我们留住美丽的风景;“扔”,却让美丽的景色不见了。
生:“攥”,能紧紧抓住清澈的湖水;“扔”,会把美丽的景色弄跑。
生:“攥”是一个好词,“扔”是一个不好的词。
生:“攥”这个字很复杂,要做到也很难:“扔”这个字很简单,做起来很容易。
但是“攥”能留住美丽,“扔”把美丽赶跑。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发现胎精彩了,太迷人了!有的甚至是我都没想到的。
一个“攥”,一个“扔”,同样是两个手上的动作,这一收一放,美丽就只差那么一点点。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攥”住一份美丽,攥住一份快乐,攥住一份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