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报告格式范文

学习报告格式范文

学习报告格式范文篇一:学习报告格式及要求垣曲中学学生撰写学习报告有关要求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研读学习知识或总结学习方法与经验教训,提升研究和学习的能力,我校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任务与要求,撰写学习报告,具体要求如下:一、章节(单元、模块)学习报告1、撰写组织:各科每一张章节、单元或模块学习结束,由各学科组长组织,各教师安排课内时间,统一要求完成时间,并收回批阅。

2、学习报告的内容:(1)所学章节或者模块内容概要(2)所学章节内容中让你深刻体会的部分;(3)本章节或模块中自己用到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4)本章节或模块中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未解决的学习知(5)学后感想或体会:所学内容引起的疑问、所学内容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所学内容令你引发的期望等。

(6)从本章节或模块中有何收获;(7)总结3、学习报告的撰写步骤:(1)确立论题:每人根据学习内容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2)撰写报告:态度端正、书写认真、要点清楚(3)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4)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4、写作要求:总体要求:科学性、创造性、准确性、通俗性具体要求有:(1)所学内容概括要充分。

(2)分析整理要科学。

(3)观点材料要统一。

(4)语言使用要规范。

(5)感想、收获、总结要简练。

二、考试反思报告格式及要求考试反思,就是把自己考试后的得失,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评价和具体的分析,分析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和提高,写成书面的诉述。

1、考试反思的内容:(1)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自己本次考试后的班级名次,学科名次或考试成绩作一个简洁的概述。

(2)成绩和缺点。

这是反思的中心。

反思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

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

考试成绩的每一次得失,总会有经验和教训。

为便于今后的学习,须对以往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2、考试反思的要求:(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

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

反思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反思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

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粗存精。

反思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3、考试反思的具体内容:(1)期中或期末考试后的各科分数及名次成绩总结(2)通过考试成绩的反思总结:一是成功之处:二是失分原因:思想重视程度、应考心理;答题速度与时间分配;审题;做题的规范性;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卷面、书写;其他疏忽(3)吸取的教训:(4)预定目标达到程度(5)平时做的不够好的地方(6)今后的学习计划与目标(7)考后总结撰写章节(单元、模块)学习报告应注意的几点:学习报告是学习之后的心得报告,是学习者依据教师讲解和自己学习的内容,系统的整理、研读学习内容后,经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活动,提出个人见解和心得体会的作品。

一般来讲,学习报告要有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体会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即可。

写学习体会或学习感想的方式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感想,很真实的体会,很精辟的分析,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要看学科的性质,也要看你学习感想的性质。

(一)写学习报告的第一步写学习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学习课本知识内容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來。

有时甚至直接写在书上所学内容的旁边;一章节一模块内容学习完了,把自己写下來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点可以发挥的。

把这几个重点列出來,有时间的话,把课本内容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内容,找寻更多的例证。

(二)学习报告中的赞与弹写学习报告的学生,大多对自己的学习内容一知半解,写出来的感受或体会也很浅显。

所以赞与弹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学习內容丰富,体会颇深......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自己学习的深切体会上,最好是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的学习方法,或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的经历。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学习报告的学生,要能指出学习过程中的缺点,而又能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言之成理。

(三)学习报告中的点与面学习报告可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体会作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

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附件:学习报告格式附件:考试反思的格式篇二: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读书报告范例及格式要求知识的窠臼与步步深入的躬行——《民族志:步步深入》读书报告课程:比较文学学号:202113000789 姓名:王一一【内容摘要】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关键词】入门仪式;民族志;洞见;知识窠臼引言:困苦的人类学入门仪式大卫·费特曼在其《民族志:步步深入》作者前言开宗明义:“民族志不是闲暇一日的丛林漫游,而是在社会交往的复杂世界的探索之旅。

”【1】可见民族志调查不是一路风光旖旎的赏心之旅。

无独有偶,费特曼的前辈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忧郁的热带》第一句话显得那么就牢骚满腹:“我讨厌旅行,我憎恨探险家。

”【2】虽如此,其还是在巴西圣保罗附近及巴西热带雨林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且《忧郁的热带》还成了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虽然列维·斯特劳斯的抱怨充溢整本书甚至形成了某种哀怨的风格,不知其是否是有意继承了马凌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抱怨。

田野调查时所遭遇军队的巷战,流氓的敲诈勒索,官员的飞扬跋扈,生活条件的无比艰险,精神的极度压抑等等,任何一种情况足以让我们理解伟大前辈的不易。

而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恰恰又是一个人类学学者入门的仪式,在踏入门槛前,我们如何完成自己成人礼?或许我们需要一本民族志研究方法的说明手册,如lonely planet一般的旅行指南,指导自己的蹒跚步履。

暑期觅得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一书,虽读来不算赏心悦目也未能立刻顿悟,但也能略知晓一二。

一、《民族志:步步深入》概览“民族志(ethnography)是一种描述群体或文化的艺术与科学。

”【3】而且,这还是一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艺术和科学。

描述的对象既可以是居于异地的“他者”(otherness),也可以是你身处的族群(ethnic group)。

其发展经过了三个时代,即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和反思民族志。

第一个时代业余民族志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

但是随着人类学的发展,科学民族志逐渐成为一种可能,而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二者则共同确立了被后人称为“现实主义”风格的民族志的范本,他们自己从方法上主张他们所开创的是“科学”民族志。

在此之后,冠以“科学”二字的民族志应运而生,其田野调查的诸多方法为人类学诸君顶礼膜拜的法则。

此后,关于民族志方法论的著作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在人类学发展至新世纪,学界又有哪一本民族志让我们耳目一新呢?或许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算是其中一本。

该书作者大卫·费特曼系斯坦福大学教授,与众多人类学者一样,是一名典型的非书斋型学者,他因对民族志评估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而被世人所赞誉,也曾因作为一个学者和实践者对教育人类学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膺获乔治和路易斯斯宾德勒奖,并荣获人类学和教育学理事会颁发的民族志评估奖,还因为对民族志教育评估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评估研究会颁发的会长奖,他还因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做法而荣获华盛顿实践民族志学家协会的实践出版奖。

从这些长串的奖项中我们可以发现最为关键的两个词,“行动”和“实践”。

故而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其著作《民族志:步步深入》少不了要大谈特谈实践的方法,而且,还可能与当下信息社会的网络结合一起分析。

当然,民族志的田野、方法、理论三者缺一不可,可谓是民族志的三足鼎立,大卫·费特曼并没有因为中方法而忽略任何一方。

??囿于目录的长度,未能一一抄录。

但是从以上标题我们已经可以得知,为了避免我们在田野调查中选择错误的道路和随之而来的死胡同或者绕弯路,甚至完全迷路,大卫·费特曼为我们出入人类学门槛的学子准备了这近18万字的循循指引,在其指导下,我们或许能找到一方天地。

二、“步步深入”后的延展当下关于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论的著作可谓接二连三涌向我们的书桌,以至于我们无暇择判高劣。

在我的阅读视野里——虽然不免陈旧狭窄——但仍较中意如《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和《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凌纯声、林耀华等先贤)的两本经典作品,虽则以所谓的“新世纪新视野”看来两本作品不免存在一些瑕疵,如《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更多的是西方理论介绍,其更类似于王铭铭的《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这样的著作,而《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看起来更多的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者在田野调查之后的经验之谈,其方法论的系统性欠缺。

当然,这样的评判更多的带有阅读之后《民族志:步步深入》的“前见”或者说偏见,未必公允。

因而,如果可以进行对比阅读,我想或许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或许更具参照性。

当然,或许王明珂的《羌在汉藏之间》、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安达曼岛人》、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等等也并不是不可以与《民族志:步步深入》进行对照阅读,因为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成功的民族志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民族志各有各的不同”。

在阅读《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民族志:步步深入》之后,我感慨于费老的高屋建瓴,更感慨于大卫·费特曼对田野调查的深刻洞见。

??但如果,按照其方法去做一个田野调查,我们能折腾什么“玩意”出来呢?幸而这个暑期跟随xxx赴xxx 田野调查,反省之后,渐觉《民族志:步步深入》其中味了。

三、广西农家书屋调查与步步深入的民族志 ????结语:知识的窠臼与步步深入的躬行象征人类学学者格尔兹曾言“我们不是研究村落,而是在村落中进行研究”。

其强调的是田野调查的进行时,即“步步深入”,话虽如此,实则难矣。

法无定法,任其“质性研究”时髦概念为哪般美妙动听,绝知此事仍需躬行。

问题是,躬行亦未必能知,更遑论“绝知”。

王明珂在其《羌在汉藏之间》后出版的一本田野杂记感慨:“事实上,我从羌族那儿受到再教育:没有一个典型的羌族村落,没有一种各地羌族能用来彼此沟通的羌语,也没有一种共同的羌族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