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各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
美国评估促进会(AF)制定的《专业评估职业 统一准则》中就有准则九和准则十专门规范 企业价值和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披露。 2000年新制定了《国际评估准则评估指南 四—无形资产》,在国际评估准则体系中第 一次对无形资产评估进行了规范。 我国于2001年9月1日起施行了《资产评估 准则—无形资产》。
4.准则框架 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与《 国际评估 准则——指南四——无形资产》的大 体框架基本一致,都包括引言、 定义、 基本要求 、 评估要求、 披露要求和施 行 日期,只是缺少国际评估准则中的 与会计准则的关系和允许偏离这两大 部分。这主要是由于国际评估准则委 员会受国际会计准则和欧洲评估业的 影响,特别重视评估与会计的联系。
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资 产评估准则的比较
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
无形资产一词的产生和认同大约是在20世纪 初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国外资产评 估一般都是在不动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 动产是评估的重要对象,因此传统上各国评 估准则制定基本上都侧重于规范不动产评估。 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定的《国际评估准则》 也是一部不动产评估的准则性文件。随着现 代经济的发展,合理确定相关资产的市场价 值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需求,特别是财务 报告编制,银行抵押贷款等领域的变化对不 动产以外的资产评估提出更多的要求,非不 动产评估业务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无 形资产评估等领域发展尤为迅速。
2.无形资产的定义 国际评估准则中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以其经 济特性而显示其存在的一种资产,无形资产 无具体的物理形态,但为其拥 有者获取了 权益和特权而且通常为其拥有者带来收益。 我国评估准则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特定主体 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 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由此我们看出, 我国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 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均强桶其不具实物 形态和能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这两点显 著特征。但我国准则更多的从谨慎的角度出 发。
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
引 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 义
基 本 要 求
评 估 要 求
披 露 要 求
施 行 日 期
国际评估准则评估指南 四——无形资产
导 言
内 容 范 围
相 关 定 义
与 会 计 准 则 的 关 系
指 导 性 意 见
需 要 强 调 的 事 项
评 估 报 告 的 要 求
允 许 偏 离
生 效 日 期
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资产 评估准则的比较
1.制定背景 《 国际评估准则》 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 背景 , 是评估行业发展及外部经济推动等 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而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出台具有其历史特殊 性。是在整个评估准则体系尚未建立并缺乏 基本准则的情况下强行颁布的,同时缺乏坚 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而也就必 然使得我国评估准则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3.无形资产的外延 国际评估准则中将无形资产按其产生的来源分为权 利类 、 关系类、 组合类、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 权 利类无形资产是由书面的或非书面的契约的条款产 生的属于契约方的经济利益。 我国评估准则中按无形资产能否独立存在的性质, 将其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 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 专有技术 、 商标权、 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 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 资产是指商誉 可知,我国评估准则中对无形资产外延的确定还是 限定在会计上的无形资产的范围内。而国际评估准 则中对无形资产的分类方法, 在西方国家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 它能体现出无形资产所具有的多样性。 同时与资产评估中无形资产的概念相对应. 更有助 于评估工作的具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