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负责
前几天,我在郑州教育博客上看到一篇题目为《大哥,请珍惜生命》的文章,文中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哥情绪崩溃,准备在金水河边跳河自尽,被正巧路过的作者及其他路人一起救下。
时隔两天,我在网上又看到这样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黄河科技学院一名男生在女生宿舍楼内将一名女生用刀捅死后,自己又跳楼自杀身亡。
这两起事件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所幸的是,欲选择轻生的大哥被人及时挽回了性命。
而两名年纪轻轻的大学生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尽管两起事件结果不同,但从做事的动机来看,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那位大哥,四十多岁,按理说,这个年纪的人,应该是家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
也许是生活的坎坷累积得太多,就在这一时刻爆发了,他情绪失控了,选择了自杀,想以这种方式永远地结束痛苦。
可是,大哥,我想对你说,幸亏有敬畏生命的好心人救了你,如果当时如你所愿,你走了,你以为把所有的痛苦也随之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其实不然,痛苦会延续到你的家人身上,父母还等着你以后养老送终,儿女或许还没结束学业,他们都需要你,需要你继续支撑这个家。
你走了,他们的天就塌下来了,他们会沉浸在失去你的痛苦里,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过来。
那名男生,你还没走出校园,应该还没经历过多少人生的坎坷,你的心理如此脆弱,仅仅一段受挫的感情就让你完全失去理智,夺去了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儿的生命,同时连你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你当时应该是极度痛苦,我相信,根本顾不上考虑今后你的父母的余生该怎么度过,你还没来得及报答养育之恩啊,就选择了轻生。
除了死,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遇到挫折,选择轻生的人,不止是社会上的成年人,在校的大学生,甚至还包括小学生。
之前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一名小学生由于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批评了,竟然在回家的路上,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
年幼的孩子,多么令人痛惜啊!由这些事,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文化教育,毋庸置疑,很重要,但是,我们培养的孩子,如果没有接受挫折教育,心理一定很脆弱,一遇到挫折就选择逃避,甚至选择以结束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去面对困境,那丰富的文化知识还有意义吗?
生,容易;活,也容易;但生活不易。
不过,即使再难,请记得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对它负责,坚强一点,人生没有永远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