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

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结构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及地方性的规定。

结构应遵循的主要设计规范及技术措施: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合标准》GB/T50083-97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1、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12、现行的地方标准和相关规定二、结构设计基本参数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设计使用年限:50年3、抗震设防烈度:根据2001年2月颁布2001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可知,长春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75KN/㎡(50年一遇)5、设计荷载设计荷载除有特殊要求外,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及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的相关规定采用。

三、结构设计原则1、结构设计中将综合考虑建筑功能、工程水文地质、荷载特性、环境因素、施工工艺、建设周期等因素,做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2、结构设计应分别按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承载力、稳定、变形、裂缝宽度等方面的验算。

3、根据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采用合理的计算简图。

4、结构设计保证具有足够的耐久性,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

5、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使得结构构件受力明确,传力直接,从而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四、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根据建筑物总高度、体型和平面布置情况,建筑物拟用采用如下的结构形式:砖混结构楼盖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预制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其余楼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五、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注:(1)基础底板,外墙、室外覆土下地下室顶板、水池墙板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6;(2)其余构件混凝土为C20。

2、其它材料注:(1)框架梁,柱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预埋件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3)表中所列的钢筋强度为设计值(fy,fy);(4)钢筋的强度标准值不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3、钢、钢板①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②材伸长率应大于20%;③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4、隔墙材料给排水设计1、业主提供的拟建建筑地块周围地形条件;2、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技术条件;3、业主提供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标准;4、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外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设计范围本项目红线内室内外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地处长春市西部,西部新城开发区范围内,紧临中心城区边缘,交通便利,总建筑面积约116.8万㎡。

最高建筑建筑高度约36m。

1、给水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

2、用水标准:住宅:2501/d·人,商业:51/㎡(营业面积),办公:351/人·d。

3、用水量:项目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2434m³,最大时用水量:140 m³。

4、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系统:301/S;室外消火栓系统:401/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01/S。

5、给水系统:采取分区供水方式。

加压系统独立设置,每个区内的不同分区各设置一套加压设备,中区采用集中减压方式供给。

加压设备为生活水箱加变频泵。

对分区层数多,每区底端三层采用每层减压方式,以保证进户压力不大于0.35Mpa。

6、热水系统:热水系统不分区,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给。

在地下一层设半容积式换热器,热源为市政热源。

系统采用机械循环。

24h连续供水。

7、消防系统:(1)室内消火栓系统:本项目设置一套消火栓系统,建筑高度较高,采用分区供水方式,以保证栓口静压不大于1.0Mpa。

分区如下: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为低区,地上四层~十一层为高区。

在最高建筑屋顶设10min消防水箱,有效容积大于18 m³。

水箱高度不能满足顶层压力要求,设增压稳压装置。

另设专用管,从水箱接管,经减压供给低区,以满足低区10min消防水量。

在地下一层设消防水池、消防泵。

消防水池容积满足301/S,2h的水量216 m³。

消防水泵一用一备,流量301/S,扬程满足高区要求。

低区采用干管集中减压方式。

为满足栓口动压不大于0.5MP a,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

(2)室外消火栓系统:根据项目所在位置及其建设规模,市政引入管暂按两根考虑。

设计采用两根DN200引入管,沿建筑消防通道设环形管网,沿途设地下室消火栓,并就近直接供低区给水用户。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项目设置一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系统不分区。

设置部位:地下车库、地上商业和办公楼。

酒店按中危险Ⅰ、车库和商业按中危险Ⅱ级设计。

喷水强度分别为:6L/min·㎡和8 L/min·㎡,作用面积均为160㎡.地下车库设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

消防水量30L/S。

为保证系统压力不大于三层。

其余设置在地下一层。

在地下一层设消防水池、消防泵,消防水池容积满足301/S,2h的水量216 m³。

消防水泵一用一备,流量301/S,扬程满足最高层的要求。

除最高几层外其余层采用减压方式,以满足每层压力不大于0.4 Mpa。

在最高建筑屋顶设10min消防水箱,有效容积大于18 m³。

水箱高度不能满足顶层压力要求,设增压稳压装置。

(水箱、增压稳压装置与消火栓系统合用)。

(4)本项目除设以上系统外,按规范设置手提式灭火器。

火灾类型为A类,按中危险级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五、排水设计1、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污废水、餐饮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2、污废水排水量约为用水量的90%。

最高日排水量:2191 m³,最大时排水量:126 m³.3、屋面雨水采用重力式排水,为保证建筑正立面美观,城市干道沿线建筑采用内排水方式,并排向北侧。

地面雨水采用道路或广场设雨水篼。

4、子收集,经管道排至市政雨水系统。

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采用5年,室外地面雨水设计重现期采用3年。

A区建筑北侧道路排水,采用地沟收集集中排至地下一层,然后用潜水泵排至建筑北侧道路。

5、公寓楼、住宅排水采用设专用排水通气管方式,一层排水单独排出,地下室排水采用潜水泵排水方式。

6、景观排水:采用潜水泵排至雨水管网。

暖通设计说明一、概况本项目地处**市西部,西部新城开发区范围内,紧临中心城区边缘,交通便利,总建筑面积约近116.8万平方米。

在本小区设一个换热站并在区域内设二次供热管网,二次热水分为高低两区。

商业部分采用集中空调系统。

二、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三、室内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室内设计参数四、系统形式1、住宅部分采用低温地辐射采暖,分户计量。

2、商业及公寓部分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排风系统,新风排风采用热回收设备。

新风排风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

3、地下车库、设备房及各层的公共卫生间等处设机械排风送风系统。

4、地下车库出入口处设热空气幕。

五、消防防排烟1、地下车库设消防排烟及灭火灾补风系统,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

排烟量按每个防烟分区6次/h换气量计算,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一半。

2、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虽有可开启外窗但长度超过60米的内走道、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均设机械排烟系统。

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每平方米不小于120 m³/h的排烟量计算。

地下室房间还应设火灾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一半。

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活和用前室设机械积压送风设施。

六、其它在空调系统中应尽可能的采用能量回收送排风装置,以达到减小新风负荷的节能目的。

电气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地处**市西部,西部新城开发区范围内,紧临中心城区边缘,交通便利,总建筑面积约116.8万㎡。

最高建筑建筑高度约36m。

二、设计范围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弱电系统等。

三、变配电系统四、负荷级别本工程为一类建筑,按照一级负荷用户供电。

本工程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疏散照明,走道及楼梯间照明,商业营业厅,门厅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障碍标志灯,主要业务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弱电系统电源,客梯电力,排污泵,变频恒压供水生活泵等按一级负荷供电。

商业部分自动扶梯,空调设备等按二级负荷供电。

其它一般负荷按三级负荷供电。

五、负荷估算本工程总设备容量估算为:21026KW总计算容量估算为:10140 KW总安装容量估算为:13200Kva。

六、电源要求根据本工程的负荷性质及容量,拟从市政电网不同区域变电站采用电缆埋地方式引来两路10KV专线为本工程供电。

七、变配电所根据本工程的安装容量及变配电系统设置,拟设置变配电系统微机综合保护系统,该系统控制室设置在2#变电所内,对整个工程的变配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