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竞赛题库1、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且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授牌的城市。
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什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3、襄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⑴推进“四个襄阳”建设,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⑵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兴林富民;⑶维护汉江中游生态安全,降低南水北调工程潜在生态风险⑷构筑鄂北岗地区域生态屏障,确保粮食安全生产;⑸营建鄂西北地区林业发展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⑹打造鄂西生态旅游圈中心城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4、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有哪些?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涉及城市森林建设、森林网络、森林健康、林业经济、生态文化和森林管理六个方面40项具体内容。
主要包括:市域森林覆盖率4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城市新区或住宅小区绿地建设应该注重提高乔木种植比例,其栽植面积应占到绿地面积的60%以上;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绿地,分布均匀,使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游憩需求;近郊区建有面积20公顷以上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5处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屯林木绿化率达30%,分散居住型村屯达15%以上;江、河、湖等水岸绿化率80%以上,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率80%以上;城市森林建设乡土树种数量占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建成区内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5、森林城市建设考核范围有哪些?森林城市建设是对这个城市市域范围进行的城乡一体森林生态系统建设,重点考核城区和郊区,同时兼顾城市所辖的县(市)区的城市森林建设的情况。
6、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坚持城乡统筹,政府主导的原则(2)坚持生态优先,师法自然的原则(3)坚持林水相依,乡土植树为主的原则(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7、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什么工作要求?(1)城市、林业、园林“三者融合”(2)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3)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4)乔木、灌木、花草“三头并举”(5)生态林、产业林、文化传承林三林共建8、国家森林城市采取什么方式评审验收?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六种方法评审验收。
9、我市争取在什么时间达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目前,我市正在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力争在2012年底实现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目标,力争在2013年底基本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2014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在今后不断进行完善和深化。
10、我国有哪些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04年至今,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31个城市为“国家森林城市”。
它们是:贵州贵阳、辽宁沈阳、湖南长沙、四川成都、内蒙古包头、河南许昌、浙江临安、河南新乡、广东广州、新疆阿克苏、浙江杭州、山东威海、陕西宝鸡、江苏无锡、湖北武汉、内蒙古呼和浩特、辽宁本溪、贵州遵义、四川西昌、江西新余、河南漯河、浙江宁波、江苏扬州、辽宁大连、吉林珲春、浙江龙泉、河南洛阳、广西南宁、广西梧州、四川泸州、新疆兵团石河子。
目前,我省仅武汉一家获此殊荣。
1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百姓能享受哪些实惠?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小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对水的净化作用,还可以减少光污染,提高人民居住环境质量。
12、国家森林城市对经营城市有什么益处?森林城市将成为襄阳的绿色名片,可以提升襄阳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软环境,外资企业也将更青睐襄阳。
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对外界的吸引力更大。
13、市民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应做哪些工作?(1)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中,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宣传者。
(2)全力支持襄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创森”工作积极献计献策,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和策划者。
(3)自觉履行公民植树义务,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播种者和建设者。
(4)倍加珍惜襄阳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果,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呵护者和保卫者。
14、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的区别?(1)范围规模不同。
园林城市建设一般主要在城市城区或延及城乡接合部的近郊,而森林城市建设范围不仅包括城市区域,而且还包括近郊、远郊以及所辖的县(市)区,森林城市的建设范围及规模远大于园林城市。
(2)结构内容不同。
园林城市是以大面积乔、灌、花、草植被构成园林小区,形成一道道风景亮丽、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
而森林城市除涵盖上述内容外,突出以高大乔木及灌木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主体,特别是在城市的近郊、远郊部位建有大面积高标准林带、林网以及植物园、森林公园等,构成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城区、近郊、远郊协调配置的绿色生态圈,形成河流及道路宽带林网,森林公园、城区公园及园林绿地相结合的城市森林体系。
(3)功能作用不同。
园林城市主要功能作用是以优美的环境和突出的景观效应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森林城市是以其独特而强大的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所以,森林城市的建设使城市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更能完美地体现出来。
15、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注意哪些问题?(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要注重指标,更要注重内涵。
(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要注重达标,更要注重彰显特色。
(4)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注重建设,更要注重管护。
16、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什么?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一城两带三网四区七廊”。
一城即襄阳主城区及都市圈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工程;两带即汉江流域(襄阳段)林业生态建设带和骨干交通路网景观绿化带;三网即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和农田林网。
四区即山区生态公益林区、低山丘陵商品林区、鄂北岗地防护林区和湿地生态保护区。
七廊:汉江、清河、唐白河、南渠、大李沟、滚河、淳河七条城市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工程。
17、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即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森林产业体系建设、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以及森林支撑体系建设。
具体实施七大工程:一是推进中心城区绿化建设工程,使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二是推进绿道森林建设工程,重点打造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等公路绿化带;三是推进城市水系绿化建设工程,市区水岸绿化率达80%以上;四是推进城郊区域绿化建设工程,壮大林果花卉产业,发展林业观光旅游;五是推进农村森林建设工程,搞活农村林业经济;六是推进林业产业建设工程,实现林业多元化经营;七是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隆中植物园、长寿岛湿地公园、兰科植物保护区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18、什么是城市森林?是指在市域范围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及其所在的环境所构成的植物生态系统。
19、什么是乡土树种?指本地区有天然分布的树种。
某些引种期长、生长良好、已经经过本地区极端气候环境条件考验,没有入侵性,达到引种成功标准的归化树种,也可以列入乡土树种。
20、什么是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指市域范围内的城区和郊区各类森林斑块,通过在道路、水系、农田等区域营建的森林生态廊道连接,形成片、带、网结合的生态系统。
21、什么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
生态文化在普及生态知识、树立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什么是碳汇林业?是指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经营活动。
23、什么是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准和蓝图的城市。
24、什么是森林覆盖率?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如何计算?城市建成区的公园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户籍人口之比。
26、什么是林木绿化率?林木绿化率是衡量一个行政区域林木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它是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包括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它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的覆盖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百分比。
27、什么是树冠覆盖率?指区域内树冠面积之和与区域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28、襄阳市的市花、市树分别是什么?襄阳市的市花是紫薇,襄阳市的市树是女贞。
29、我市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如何?襄阳是湖北省森林资源大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397.25万亩,其中有林地1070.25万亩,森林覆盖率42.55%,高于全省的38.4%和全国的20.36%,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531.61万立方米。
全市有2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3个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8家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
全市有木本植物117种272属1025种,其中珍稀树种27科46属48种;野生动物25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多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多种,其它有益的和有价值的野生动物100多种。
30、什么是森林?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
31.森林有哪些益处?①改善空气质量;②缓解“热岛效应”;③减少泥沙流失;④涵养水源;⑤减少风沙危害;⑥丰富生物品种;⑦增加景点景区;⑧带动种苗、花卉产业;⑨减轻噪音污染;⑩优化投资环境。
32、什么是古树?“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国家一级;树龄300--499年的树木为国家二级;树龄100--299年的树木为国家三级。
33、什么是名木?“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史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34、不同级别的古树名木由谁认定,报哪里备案?一级古树名木由省人民政府确认,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由市人民政府确认,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