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水湖泊防控黑臭水体复氧技术_刘海洪
浅水湖泊防控黑臭水体复氧技术_刘海洪
、 空限; 曝气扬水筒氧利用率低且仅可用深度大于 6 m 的湖泊[7-8], 表面曝气机在湖面安装困难且安装 缆绳将阻挡航道
[9 ]
; 射流曝气器吸气量小, 服务面
积小, 氧利用率较低[10], 难以实现大型化.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复氧技术控制浅 水湖泊湖泛的机理及控制参数, 并设计适用于浅水 湖泊复氧的新型升流循环复氧装置( UFCR ) , 结合 室内 / 室外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 UFCR 装置 适 合 于 浅 水 湖 泊 湖 泛 发 生 时 的 应 急 控制.
8 8
cells / L , 因此控制室内温度为 ( 30 ± 2 ) ℃ , 并对模 拟试验水柱作蔽光处理, 阻止蓝藻的光合作用, 促 进蓝藻消亡. 各组初始藻浓度、 湖水、 底泥均相同, 区别仅在于曝气强度的不同. 人工复氧装置采用电 磁式空气泵和砂芯曝气头曝气. 1 ) 早期阶段组( Ⅰ 组) 当水体逐渐因藻腐 败溶解氧浓度降低至 2. 0 mg / L 时, 通过控制人工 复氧气量, 使水体溶解氧稳定在 2. 0 mg / L. 2 ) 渐进阶段组( Ⅱ 组) 当水体逐渐因藻腐 通过控制人工 败溶解氧浓度降低至 1. 0 mg / L 时, 复氧气量, 使水体溶解氧稳定在 1. 0 mg / L. 3 ) 发生阶段组( Ⅲ组) 当水体逐渐因藻腐败 而溶解氧浓度低至 0 时( ORP 为 - 100 mV ) , 通过控 制人工复氧气量, 使水体溶解氧稳定在 1. 0 mg / L. 4 ) 深度发展阶段组( Ⅳ 组) 当水体逐渐因 藻腐 败 而 溶 解 氧 浓 度 降 低 0 时 ( ORP 为 - 350 mV ) , 通过控制人工复氧气量, 使水体溶解氧稳定 在 1. 0 mg / L. 5 ) 对照组( Ⅴ组) 不做曝气处理.
浅水湖泊防控黑臭水体复氧技术
刘海洪 李先宁 宋海亮
( 东南大学能源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6 )
摘要: 试验研究了复氧技术防控浅水湖泊黑臭水体发生的机理和复氧设备 . 研究发现, 当太湖水 在藻浓度 1. 0 × 10 8 ~ 5. 0 × 10 8 cells / L , 水温约 28 ℃ 时, 静止过程中水中的 COD M n 、 二甲基三硫 6 d 后发生明显的类湖泛的水体黑臭现象, 表明采用人工复氧维持水中 1. 0 醚浓度持续升高, mg / L 溶解氧的方法可防控藻源性局部黑臭水体发生 . 研发出 3 种升流循环复氧装置, 结果显 示, Ⅲ型装置充氧及能量利用率性能最佳. 中试试验显示, Ⅲ 型中试溶解氧升高及扩散趋势与 fluent 模型相符, 80 h 时溶解氧平均值为 3. 65 mg / L , 溶解氧平均上升速率为 0. 045 4 mg / ( L ·h) ; 升流循环复氧机在模拟黑臭水体应急处置时 , 48 h 时影响半径可达到 50 m. 初步证明升流循环 复氧装置可作为应急充氧设备,用于类似太湖的浅水湖泊黑臭水体的治理领域 . 关键词: 复氧装置; 浅水湖泊; 黑水团; 富营养化; 太湖 中图分类号: X703.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0505 ( 2015 ) 03052605
1
1. 1
试验
室内静态模拟试验 室内静态模拟试验装置由 0. 25 m ( 直径) ×
1. 5 m ( 高) 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分水层和泥 层, 水层高为 1. 35 m , 泥层高为 0. 15 m , 外侧开有 5 个监测取水样口.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试验材料 ( 蓝藻、 湖水、 底泥等) 均采自太湖藻源性局部黑臭 水体易发、 高发区. 将多组试验装置并排放置于室内, 鉴于太湖藻 源性局部黑臭水体常发生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期, 平 均水温 约 28℃ , 藻 密 度 为 1. 0 × 10 ~ 5. 0 × 10
Abstract : The mechanism of reoxygenation technology to control black w ater aggregation ( BWA ) in a shallow lake w as explored. Static experiments show that under a temperature of 28 ℃ and the blue algae density of 1. 0 × 10 8 to 5. 0 × 10 8 cells / L ,the concentration of COD M n ,dimethyl trisulfide( DM TS ) in Taihu Lake continually rises, and finally becomes black and putrid after 6 d. It show s that artificial aeration to maintain dissolved oxygen ( DO ) content exceeding 1. 0 mg / L in w ater can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black and putrid w ater. Three types of upflow ing cycle reoxygenation ( UFCR ) devices for shallow lake oxygenation are developed,and type Ⅲ is optimal. The simulated black w ater pilot test show s that the diffusion trend of the DO for the type Ⅲ device is consistent w ith the corresponding fluent softw are model. After 80 h , the concentration of DO and the average rising rate is 0. 045 4 mg / ( L ·h) . The influence radius of type Ⅲ is 3. 65 mg / L , device can reach 50 m after 48 h w hen the UFCR is used to treat black and putrid w ater. This device can be us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mergence of black and putrid w ater in shallow lakes. Key words: reoxygenation device; shallow lakes; black w ater group; eutrophication; Taihu Lake 富营养化湖泊局部黑臭水体现象又常称“黑
第3 期
刘海洪, 等: 浅水湖泊防控黑臭水体复氧技术 1. 2 升流循环复氧装置研发及优化试验
527
率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该目标时, 人工复氧是重要的 应急处理手段. 目前应用于国内外湖库增氧技术中 固定式人工曝气装置均存在各自局限 . 其中同温层 曝气
[45 ]
研发出 3 种型式的复氧器, 其气弹提升结构相 曝气 同, 但曝气区设计各有特点. 均具有一气两用、 提水的双重效能, Ⅲ型是对前 2 种型式结构的进一 11] . 步优化, 详细情况见文献[ 1. 3 Ⅲ型装置 fluent 模型 为预测Ⅲ型装置水力特征及充氧传播性能, 采
用 fluent 软件平台, 建立二维非稳态模型, 研究浅 水型升流循环接触复氧装置对局部黑臭水体复氧 效果的实际效果. 模拟采用了气液双流体模型、 标 分离式( segregated ) 求解器 准二维 Kε 湍流模型、 隐式法( implicit) 线性化离散格式, 求解动量方程、 湍流方程、 输运方程、 能量方程, 模拟速度场、 溶解 氧分布. 在二维非稳态模型中设置二维水池为宽 100 水深 1. 8 m , 曝气装置位于水池正中. m、 1 ) 进口参数. 进口面为曝气装置顶端面, 宽度 300 mm , 水流速度 1 m / s. 装置的空气充气量为 11 m 3 / h, 扣除空气所占体积流量, 修正后的出口面流 速为 0. 957 m / s. 进口面水温为 293 K , 氧气组分质 其余为水. 量浓度为 6 mg / L , 2 ) 出口参数. 定义曝气装置底部侧面为自由 出流. 3 ) 水体表面、 池底及侧面定义为 Wall 边界. 4 ) 扩散系数. 在 293 K 温度下, 氧气在水中的 分子扩散系数为 2. 1 × 10 - 9 m 2 / s[12]. 5 ) 耗氧反应速率. 定义耗氧反应为零级反应, 反应速率常数 k = - 0. 2 mg / ( L · h ) = - 3. 086 4 × 10 - 12 mol / ( m 3 ·s) , 根据阿伦乌尼斯公式, 对于 零级反应, 活化能参数为 0 , 指前因子 A = - k = 3. 086 4 × 10 - 12 . 1. 4 中试 中试现场 为 太 湖 边 某 捞 藻 站 第 3 号 捞 藻 池 ( 100 m × 50 m × 1. 8 m ) , 中试装置为 Ⅲ 型多面空 心球型装置, 中心筒直径 300 mm , 设计曝气量为 3 20 m / h, 采用沉藻水配制的模拟太湖黑臭水体进 行充氧研究. 试验装置及试验现场如图 1 所示. 各 组试验模拟黑臭水体采用等量腐化沉藻水和太湖 湖水配置. 试验装置置于试验水池中间, 由装置底部钢制 坠块半固定于池底, 采用气泵作为气源, 气体流量 为 20 m 3 / h. 于场地中设置栈桥, 并将栈桥修至池 中心. 取样点从池中心沿栈桥每 15 m 设一个点, 共 设 4 个点, 定义为 1 号测点 ~ 4 号测点, 分别距池 中心半径 0 , 15 , 30 , 45 m , 每个测点设 4 个溶解氧取 http: / / journal. seu. edu. cn
Reoxygenation technolog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lack water in shallow la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