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燕子的说明文

燕子的说明文

【本讲主要内容】说明文阅读(一)1.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雪花的形状b. 雪花c. 雪花的特点d. 雪2. 这段文字所述雪花的特点有:①②③3. 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加点词“才”是起到的作用。

4. 画曲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它的作用是5. 加点词语“所有”能否去掉?为什么?答:6. 这段文字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

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

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

欧洲的燕子在向南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

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2. 选出一句话填在第一段空白处,能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a. 燕子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

b.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c.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翔技能。

d. 燕子还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3. 选文中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中的由到。

4.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

第一段加点“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答: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

汉文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

自甲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

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

今天的汉文读者依然能读得到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章,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

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

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

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

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①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

②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

③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

④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

⑤1. ①悠远性②简约性③联想性④审美性2. ① / ②③④ // ⑤⑥⑦⑧3. 作比较列数字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是两种字符语义信息量作比较的前提4.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来回答。

【实战模拟】一. 阅读说明文,完成文后问题:①人的体内有奔腾的江河,它是鲜红色的。

这红色的江河就是血液。

②(人体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人的血液里有大量的红血球,红血球里充满了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它吸取新鲜的氧气时,带铁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就使血液变成红色。

)也许你会奇怪,铁与氧结合会变成铁锈,为什么人体中的铁不会生锈呢?原来,血液中的铁被“锁”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可以吸取和放出氧,却无法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生锈了。

③人的血液里还有白血球,白血球是圆形的。

其实,它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的,医生6. 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人体的血液由和组成,说得再具体些,血液中含有、、、四种成分。

二.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人类自古就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制成水车、水磨等水力机械。

如果水流从高压水枪中喷出,其冲击力就更大。

前苏联用于采煤工业,名曰水力采煤。

高速喷出的水流受阻于煤层,速度骤然下降,顷刻间会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力,使煤层出现脆性断裂,完成采煤作业。

受此篇二:《燕子》周建人_预习工作纸预习日期: / / - / / 《燕子》周建人预习重点一. 认识说明文的体裁二. 掌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三. 认识说明的顺序四.字词辨识五. 语文基础知识1. 部首:竹部﹑虫部2. 标点符号:引号﹑问号3. 修辞:设问4. 词汇:成语﹑歇后语六. 品德情意/文化/预习感想第一部份检查预习题,自我预计完成指数圈出最接近你的表现指数:预计完成指数预计答对指数第二部份一、方法多样,例如:定义说明﹑分类说明﹑数字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等。

1.《燕子》一文,作者要介绍的什么事物?..........作者要介绍的是燕子 2. 承上题,作者要说明这种事物的什么特性呢?..........(1) (2) 3. 承上题,作者认为,现代化的社会对上述两种特性有什么影响呢?现代化的住屋多用钢筋水泥,燕子再不能在屋里造巢,但是人类和它要好的关系依然可以继续的。

4. 参考以上三题的答案,解释《燕子》这篇文章,为什么是一篇说明文。

《燕子》是一篇说明文,它要向读者介绍燕子爱在人家屋檐下筑巢的特性,说明它能够和人类和平共处;作者感到可惜的是:现代化的住屋多用钢筋水泥,燕子再不能在屋里造巢;不过,人类和它要好的关系依然可以继续的。

你的答对指数是:二、说明文须写出说明对象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能等特点。

作者是透过哪些资料掌握了燕子的特点?根据《燕子》一文,完成下面的图表。

三、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例如要说明一个对象的装置方法或制作过程,便可用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按对象所在的位置顺序说明,次序可以从上到下﹑由内到外﹑从远到近﹑从中间到两边或四周,或者由左至右均可。

? 逻辑顺序:按一定的逻辑(一般常情的规律)安排说明的排序准则。

例如昆虫的成长过程,可以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依次说明。

例如说明香港天文台的暴雨警告,可以按黄色暴雨警告信号﹑红色暴雨警告信号﹑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三种程度,依次说明。

1. 要找出《燕子》的说明顺序,我们要先按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注意:到了这个阶段,你应该会填写上面的表格了!首先,你在预习的时候,应该做了一次,并且已经根据参考答案核对过了。

如果你仍然不懂得写,你就需要温习单元二,重新学习什么是自然段﹑结构段﹑如何归纳段旨等。

)2. 理清文章脉络后,你认为《燕子》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呢?a 时间顺序b 空间顺序c 逻辑顺序3. 承上题,为什么?首先,作者说明燕子造巢前的行动,材料和过程,然后,说明燕子在近民居的地方筑巢,跟人类的关系密切,人们对燕子的也有好的感觉和看法。

最后,说明社会现代化对燕子生活以及人跟燕子的关系的影响。

你的答对指数是:四、字词辨识1. 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有须要的话可以查阅课文。

2. 把你希望学习的词语写下来,建立个人词语库,以备日后所用。

你的答对指数是:3. 造句:(1)打圈: (2)不辞劳苦: (3)争执: (4)壶瓶骂: (5)另眼看待:五、语文基础知识 1.部首:“竹”﹑“虫”? 竹部:“竹”是像冬天生长的草。

? 虫部:“虫”字像头部呈三角形的毒蛇。

该部的字多属爬虫类动物或昆虫。

下列成语,都跟“竹”有关,为括号内的字根加上“竹”部,填在横在线,把它配成一个成语。

(1)名不实(付) (2)高风亮(即) (3)走龙蛇(聿) (4)运帷幄(寿) (5)对公堂(溥)(6)暗难防(前)(7)闲之辈(寺) (8)夜夜歌(生) (9)谈风生(夭) (10) 断残篇(间) (11) 功亏一(贵) (12) 势如破(竹)你的表现指数是:下列成语,都跟“虫”有关,为括号内的字根加上“虫”部,填在横在线,把它配成一个成语。

(1)杯弓影(它) (2)灯扑火(我) (3)井底之(圭) (4)噤若寒(单) (5) 欲动(春)(6)猛虎归山,龙入海(7)口腹剑(宓) (8)(9)(10) 如附膻(义) (11) 蜻点水(廷) (12) 鹬相争(丰)你的答对指数是:2. 标点符号:引号﹑问号? 引号:引号的符号是“”或“”。

它用以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 问号:问号的符号是?,用在疑问句尾,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反问﹑商量﹑设问或自问自答,句尾都用问号。

篇三:说明文阅读答案说明文阅读答案北极燕鸥1(3分)小巧玲珑,体态优美,矫健有力;有非常强的生命力,有非凡的飞行能力;争强好胜,勇猛无比。

2(3分)(1)作比较,用飞机往返南极不易与北极燕鸥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北极燕鸥具有不怕艰难,追求光明的精神和勇气。

(2)列数字,文中列了“行程数万公里”的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极燕鸥迁徙路途之长的特点。

(3)举例子,举了1970年,有人捉到一只至少活了34年的北极燕鸥的例子,具体详细地说明了北极燕鸥生命力强的特点。

3(4分)“高高”“频频”“轮番攻击”“向熊头啄去”等词语写出了燕鸥的勇猛,用语形象,富有感情,蕴含着对燕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4分)不怕艰难,勇敢追求光明,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写出两点即可)请你认识大白鲨 1.灵敏 2.可能长到7.61米长 3.比喻形象生动说明鳞片的锋利和粗硬 4.(1)隐蔽自身(2)准确地攻击 5.以为它只会伤害人的生命,带有攻击性 6.列数字速冻食品12.示例:速冻食品也新鲜(指出说明对象,l分,写出其特征,1分;语言简明,1分。

共3分)13.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速冻食品的解冻方法 (若答“作诠释“,分析合理也可。

指出说明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

共3分) 14不能删去。

“可能”一词表推测,准确地说明了这种“破坏”不是一定会发生的。

若删去就太绝对了,表意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分析合理即可。

3分) 15.速冻并不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只要解冻,细菌就会恢复生长,反复解冻,会影响食品安全。

解冻后再冻回去,就不再是“速冻”了,会影响食物的口感。

燕子1、①脚瘦小,难以支撑身躯;②身躯成流线型,翅膀窄又长,尾巴长,身躯轻巧。

(答出三点即可)。

2、描写。

3、①列数字;②举例子、打比方。

4、(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饮水,喂孩子(吃饭)。

橘果的“超期服役” 1、娇 2.延缓果实成熟(秋果春摘) 3.举例子列数字好果率高提高丰富 4.耐寒防病 5.设问结果所采用的方法人体里的“军事学校”——胸腺 1.新生的淋巴细胞必须进胸腺这所“军事学校”,接受严格“训练”后,才学会识别敌我友的本领 2.此题是考查学生辨别比喻结构的话题。

题目告诉学生的是本体,请学生回答的是喻体 (1)病原微生物入侵者 (2)变异细胞叛逆者(或内奸) 3.用了举例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胸腺对保障健康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4.不能。

“一批”数量范围比“三只”、“五只”大,说明实验的有效性 5.“先后”在句中的意思是:大部分小白鼠感染疾病后,陆陆续续地有先有后地死去。

如果“先后”删去就表示小白鼠感染疾病后在同一时间夭折,不符合事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