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课教程文件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课教程文件

A 由“V”项引入的误差最大 B ) 由“c”项引入的误差最大 C 由“M”项引入的误差最大 D 由“m”项引入的误差最大
第三章 滴定分析
1. 有一份磷酸盐溶液,可能由Na3PO4、Na2HPO4、 NaH2PO4等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物质混合组成,以百里酚 酞为指示剂,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剂体 积V1(ml),再以甲基橙做指示剂,继续标准溶液滴定至 终点,又消耗滴定剂体积V2(ml)。若V1>0,V2>V1,溶 液的组成为
d i1 5
相对平均偏差:
d 100 % x
标准偏差: s
5
2
xi x 4
相对标准偏差:
i1
s 100 % x
Q检验
Q X n X n1 或 Q X 2 X1
Xn X1
Xn X1
G检验
G计算
Xn s
X

G计算
X
X1 s
6.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遇到破碎后的大块颗粒, 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2. 下列各项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 C ) 3. A. 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一致 4. B. 滴定管读数时末尾数字估计不准确 5. C. 用未经恒重的NaCl基准物标定AgNO3标准溶液 6. D. 把滴定管的读数14.37误记为17.43
解题关键:主要理解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前者具有单向 性、重现性和可测性。不管是方法,仪器,试剂等等原因引起的 都具有上述三个特征;偶然误差大小方向不恒定,多次测量值服 从正态分布的统计学概率。另外,注意 区分“过失” 。
电位滴定法 (二阶微商法)
pHX
pHS
EX ES 2.303RT /
F
cx
c 10E/S 1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
色谱法的特点,分离的基本过程, 分配系数,容量因子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固定相的选择,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及分离度的关系 柱效提高的途径 定性的方法 定量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A 重新采样 B 直接弃去大颗粒 C) 再次破碎 D 四分法弃去大颗粒
7. 用Na2CO3做基准物标定HCl时,如Na2CO3含 有少量NaHCO3,则标定出的HCl浓度会
A) 偏高
B 偏低
C 视使用的指示剂: X%= c V M
m 10
若c=0.1020 0.0001,V=30.02 0.02, M=50.01 0.01, m=0.2020 0.0001,则 对X%的误差来说
第一、二章 绪论和 误差与数据处理
1.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 2. A.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 3. 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 C.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5. D.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解题关键:掌握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定义。精密度是描述一组平行 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通常用偏差表示;准确度是描述测 量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一般用误差表示。
A. Na3PO4 C. Na3PO4,NaH2PO4
B. Na2HPO4 D. Na3PO4,
塔板理论
n 5.54( tR )2 16( tR )2
Y1/ 2
Wb
分离度
速率理论
保留时间 分配系数 固定相
流动相
第六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基本原理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电子跃迁的类型,荷移光谱 朗伯-比耳定律及偏离的原因 摩尔吸收系数 仪器部件及作用 显色条件及测量条件 参比溶液的选择, 示差分光光度法
液接电位的产生及减小的方法
电极的分类,
参比电极的种类及结构,工作原理 EAgCl/Ag = EAgCl/Ag - 0.0592lg
膜电极的种类及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Kij)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玻璃膜电极 溶液pH的计算,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作用及组成
E膜
K
?
RT nF
ln
a
直接电位法(pH测定、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n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4. 在一组平行测定的数据中,其中有一个数据与其余各 数据较明显地偏大或者偏小,通常被认为可疑。在进 行取舍时,通常用 Q检验 和 G检验 方法 。
5. 对系统误差判断时,通常会进行显著性检验,在分析 化学中常用的方法是 t检验 和 F检验 方法。
平均偏差:
5
xi x
酸效应,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之间的关系,最低pH; 滴定曲线计算方法,滴定终点、突跃范围的确定及计算;
各种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选择方法; 终点误差与直接滴定的方法。分步滴定条件; 掌握各种滴定方法的典型应用、计算方法。
滴定
条件?
滴定曲线
c ·Ka≥10-8
c等 K’MY≥106
lgK’MY≥8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及减小偶然误差
控制测量的相对误差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X t s
n
n , t ,置信区间
置信度 ,t ,置信区间 。
第三章 滴定分析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对基准物的要求,滴定分析的四 种滴定方式及其计算方法,滴定度计算。溶液的pH计算,精 确式与简化计算的条件;
ΔlgKMY ≥6
O 1
O 2
0.0592 n1n2
lg( 103n1103n2
)
0.0592 n1n2
3(n1
n2 )
n1=n2=1 0.36V
Ksp ≤ 10-8
Ka
平衡常数
反应越完全
滴定曲线 浓度
酸效应系数 lgα Y(H) ≤lgKMY - lgK'MY pH
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
指示剂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章 分析方法的分类及适用范围,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特点,辨别的方法及减免方法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X t s
n
提高准确度的方法:三种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方法误差 对照实验
系统误差 仪器误差 试剂误差 主观误差 仪器校准 空白实验 改善操作
偶然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3. 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 小 ; 4. 测定次数n不变,置信度提高,则置信区间变大 。
解题关键:理解掌握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概念。置信度是衡量判断可 靠程度的,也就是真值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几率。置信区间是指,在 一定的置信度下,真值出现的范围有多大。
X t 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