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习题§1 绪论1.填空题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合理的组织。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包括:系统工程理论、控制理论、弹性理论、功能分区理论、精明增长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2.选择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为( d )级规划.A 2B 3C 4D 5E 6我国于( b )年设立国家土地管理局。
A 1956B 1986C 1978D 19962005年7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是启动,本次修编工作的首要原则是( c )。
A 保护环境B 可持续发展C 严格保护耕地D 退耕还林3.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人类有目的地对土地进行干预活动。
包括:土地开发、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保护。
2)人地协调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形成某种动态平衡关系,为了维持这种平衡,防止人类活动造成环境突变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必须不断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3)景观生态学理论:4.简答题简述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a、土地用途管理,就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土地的使用性质、用途的转换进行管理。
b、土地利用结构管理,就是对各类土地类型的数量及比例结构进行管理。
c、土地利用布局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结构、空间关系进行管理。
d、土地利用程度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水平进行管理。
e、土地利用效果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产出水平、集约化水平进行管理。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a、宏观调控b、微观调控: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规划农村集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乡镇企业土地利用规划5.论述题论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
P16§2 土地利用原理1.填空题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原理有以下几个:地域分异原理、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原理等。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他提出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形成。
2.选择题工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 c )与1909年提出。
A杜能B克里斯塔勒C韦伯D廖什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个等级中心地市场区位关系是(c )A1,2,6,18,54,…B1,3,9,27,81,…C1,4,16,64,256,…D1,7,49,343,…3.名词解释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多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到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些同心圆结构称为“杜能圈”地带行分异规律:4.简答题简述马克思的地价理论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1)地价的二元构成:土地可以分成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
2)地价是土地收益的资本化3)地价的本源是剩余价值4)土地可以被出售5)地价的存在具有正当性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代内平等、世代平等2)持续性原则: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以上2原则应当共同遵从。
简述生态经济观出发的土地资源利用基本思路。
P531)用养结合,持续利用: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结合起来,最优地利用土地资源。
2)统筹兼顾,农业优先:首先保证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用地。
3)因地制宜,各得其所:要求对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向。
4)地尽其用,提高效益:尽可能发挥各类土地资源应起的作用。
5)宏观调控,协调控制:5.论述题论述地域分异原理。
§3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1.填空题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行政区划分为全国、省(区)、地(市)、县(市)和乡(镇)五个层次。
按规划性质可划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三种。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体系可分为农业生产用地、农业建设用地、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四类。
2.选择题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A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办法D土地管理法3.名词解释法定图则:在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指定地段内土地的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方面做出引导和控制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
4.简答题简述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5.论述题论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2)二者出发点相同:为了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方法相似:回归分析法、区位论3)两规需要协调:土地空间配置与土地指标、城市规模、产业布局等4)城市规划在规划空间和地位上从属于土地利用规划5)规划的出发点不同:土地利用规划优先考虑耕地保护;城市规划强调城市发展,但对土地的供给量考虑不多6)基础资料: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土地详查资料;城市规划依据城建部门资料。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填空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客体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全部土地使用者,核心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确定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综合性、控制性、权威性、战略性和长期性五大特征2.选择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针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行业之间进行( C )。
A土地利用布局B土地结构调整C合理配置D合理规划3.名词解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和时段内,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总体安排或部署。
4.简答题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原则1)目的性原则: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已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社会关心的土地利用问题。
2)因地制宜原则:规划方案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紧密结合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3)系统协调原则:通过综合协调各土地利用子系统间的需求平衡,达到土地利用功能的整体最优。
4)综合效益原则: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追求融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5)动态平衡原则:在一定时期内规划应保持相对稳定。
6)公众参与原则:规划工作组与工作范围以外的、将来要执行规划或受规划影响的部门或公众代表广泛交换意见,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
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1)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2)对用地部门进行组织协调3)对土地里利用进行合理组织4)对土地利用进行规范监督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确定土地利用方向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各业用地指标3)划定土地利用区,编定土地用途确定各用地区的土地利用管制规则4)制定视线规划目标的行动路线、方案和政策措施5.论述题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1)编制工作阶段:a)编制工作任务书b)组织工作班子c)制定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d)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2)专题研究阶段:a)专题研究:i.土地利用现状分析ii.土地适宜性评价iii.土地供需预测b)部门协调、综合平衡c)确定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任务和基本方针3)拟定供选方案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供选方案a)结构调整b)布局调整c)用途分区4)方案优选与可行性论证阶段a)方案论证协调,领导小组审议b)编制规划成果,形成送审方案c)政府审议5)规划审批和实施阶段a)上报审批b)公布实施、动态监测和修编§5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填空题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土地利用历史变化趋势分析、土地资源数量分析、土地资源质量分析、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等。
2.选择题下列不属于土地现状评价生态效益指标的是(F )A水土流失面积指数B土地沙化面积指数C土地盐渍化面颊指数D受灾面积指数E林地覆盖率F耕地复种指数土地总投资/土地总面积=( B )A单位产值占有率B单位土地资金集约度C土地产出率D土地利用产投比3.名词解释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4.简答题列举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方法1)动态分析法:利用不同时间或多年的调查、统计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总结,来分析某个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利用语言阐述动态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利用列表方式分析动态变化情况利用绘制图形方式分析动态变化情况和趋势2)指标对比分析法:利用相同指标体系,从纵向(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或横向(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来衡量社会、经济某项指标的高低、好坏、变化的快慢及程度。
3)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对于某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利用计算出的具体数量来衡量这些指标的程度。
定性分析:对于某些指标不能具体量化,只能用语言给以定性的表述。
列举衡量土地社会效益的指标1)人均各业用地面积=产品总产量-生产成本/土地总面积2)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水资源总量/总人口数3)人均绿地面积=绿地总面积/总人口数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总人口数5)人均总收入=总收入/总人口数5.论述题论述土地利用现状评述的主要内容1)基本情况概述: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行政辖区范围、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生态条件等i.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资源情况、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地质ii.社会经济状况:行政区划、人口、当地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产业的生产情况、交通能源设施、城镇分布状况iii.生态条件: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情况、土壤污染状况、草原退化现象、土地荒漠化现象2)土地利用现状a)土地利用历史沿革与现状。
土地利用历史沿革主要介绍规划区的社会人口、行政辖区历史变化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特点。
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对各类用地的面积、结构、分布、土地的利用率、生产率做一般介绍。
b)土地利用现状分析i.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主要介绍各种用地的结构特点、问题和分布规律,土地利用结构历史变化及土地利用趋势,土地利用总的结构特点和问题。
ii.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及潜力分析,主要分析土地利用率的特点、问题,分析后备土地资源,已利用土地的潜力。
iii.土地利用效益分析,主要对各种用地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和原因。
iv.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c)总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1.填空题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特征是整体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前瞻性。
土地利用战略要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对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调整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安排,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
2.选择题3.名词解释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对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