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与途径

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与途径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中论文论文题目: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与途径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所在院系: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任课教师:***完成日期:2011年6月7日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与途径内容提要:文章针对民族问题的现状,从民族团结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对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国家统一、繁荣昌盛六个方面论述了当下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实际从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落实民族优惠政策、加强宣传教育、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五个方面探讨了维护民族团结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民族团结;重要性;各族人民;政策。

2009年9月14日,十四根高近十四米的民族团结柱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精神抖擞地竖起。

每一根民族团结柱代表着不同的民族。

在东侧已安装好的柱子中,离天安门最近的柱子代表的是汉族,其他还有回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满族、瑶族、土家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

最引人瞩目的是柱身,正面刻画一对相应民族的青年男女,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歌舞相伴的情景。

而背面是金色的各民族代表图案,如代表汉族的龙图案、代表回族的清真寺图案等。

这个创意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寓意着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代表大会,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建设民主政治、共同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由此可见我国近年来对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视,那么民族团结究竟对我国统一与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我们又将怎样促进民族团结政策的实施呢,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一)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

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60年。

60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

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三)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团结就是力量。

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

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

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

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

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五)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现在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

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六)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稳定,经济就会发展;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加强民族团结的途径(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组织保证。

越是落后的民族地区,越要重视民族团结。

因为我们经不起折腾,别的地区都在搞发展,如果因为民族不团结,兄弟之间还在吵吵嚷嚷,影响了稳定,我们哪有精力搞发展?固原作为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市委、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维护全市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来抓,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来抓,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纳入总体工作规划。

建立民族问题排查调处机制,定期分析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把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提高处理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

把民族工作纳入全市重点目标考核之中,纳入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推动、部门落实、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发展问题是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基础,越是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越要重视发展问题。

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固原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根本措施。

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工业经济活力增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重点项目顺利实施,解决民生问题取得突破,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落实民族优惠政策,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始终坚持把维护各族群众的切实利益当做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首要任务。

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一系列特殊的、优惠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对民族教育项目坚持重点扶持,优先倾斜。

加强少数民族后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对县处级预备干部和后备干部在推荐时比例上做到了明确规定。

在选拔领导干部时,坚持在同等条件下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对特别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破格提拔,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拿出部分职位定向选择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招考国家公务员时,采取对少数民族招考人员加分等优惠政策,选拔和招考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

(四)加强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乡村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创建活动,全市举办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专题学习班,在全社会进行了广泛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民族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认真接待少数民族群众上访,妥善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反映的问题。

(五)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交流范围不断延伸,同时,因风俗习惯、经济利益等原因引起的摩擦、误会也时有发生。

对于这种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应当采取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积极疏导的方法加以解决。

固原市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时交织在一起,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当或不慎,也会影响民族关系。

处理涉及民族问题时,必须慎重从事,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轻率地扯到民族关系上。

对于民族间发生的纠纷,要冷静分析,耐心疏导,及时处置。

属于违反党纪政纪的,应给予纪律处分;属于刑事犯罪或民事纠纷的,不论出身哪个民族,都要依法处置;对于个别蓄意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的触犯刑律的应当依法处理。

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干伤害民族感情的事。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对于打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旗号,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或披着宗教外衣,煽动民族分裂的,要及时掌握情况,坚决果断加以处置,依法予以惩处。

总之,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更要切实的做好维护民族团结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1]丁龙召、李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2]《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论文选》,央民族学院出版社;[3]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07月;[4]金炳镐、龚学增,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学习纲要》, 民族出版社;[5]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6]民族团结编写组,《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西藏人民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