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 生态系统管理(3)生态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第9章 生态系统管理(3)生态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第三节 生态规划与设计
一、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四、环境规划 五、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一、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
➢生态规划的定义 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 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 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 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 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 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1)生态调查 ➢气象条件、水资源、绿化、地形地貌、土壤类型、 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产业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 建筑密度、能耗密度、水耗密度和环境污染状况 ➢评价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应用卫星磁带数据与航测照片完成登记工作,还可 借助于专家咨询、民意测验等公众参与的方法来弥 补数据的不足。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1. 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工作程序
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法 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性能 对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 以确定土地利用方式与发展规划 从而使自然的利用、开发及人类其他活动与自然特 征、自然过程协调统一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麦克哈格(Ian McHarg)
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风 景园林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及系主任。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 他于1920年11月20日出生在苏格兰克莱得班克地区,于2001年3月5日去世。
生存在与限制因子上下限相距最远的生态位中的 那些种类生存机会最大,风险最小 生态规划采取各项人类活动应处于与上下限风险 值相距最远的位置,使城市发展的机会更大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7.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 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规划中突出“既满足当 前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 思想”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4. 高效和谐原则
将人类聚居地建成一个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其内部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形成一 个环环相扣的网络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5. 相互制约原则
任意两个组分之间可能存在促进与抑制关系 充分利用正、负反馈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6. 最小风险原则
一、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
➢特点
①以人为本 ②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内 ③系统开放、优势互补 ④高效、和谐、可持续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1.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 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创造一个社会文明、经济高效、生态和谐、环境 整洁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二次大战后,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达到高峰,郊区化导致 城市蔓延,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正是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Ian McHarg成为景观规划最重要的代言人。McHarg 于1969年首先扛起了生态规划的大旗,他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标志着景观规划设计专 业勇敢地承担起后工业时代重大的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的重任,使 景观规划设 计专业在 Olmsted奠定的基础上又大大扩展了活动空间。 McHarg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 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即土地的适宜性,并因此完善了以因 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规划方法论,被称之“千层饼模式”, 从而将景观规划设计提高到一个科学的高度,成为本世纪规划史上一次最 重要的革命。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2.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原则
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 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系 统的结构与整体功能的发挥。 协调、共生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3. 生态功能分区原则
生态功能分区是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 研究区域或城乡生态要素功能现状、问题及发展 趋势 综合考虑国土规划(或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 划的要求和城乡现状布局 搞好生态功能分区,以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 民生活,利于环境容量的充分利用。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2)生态评价 目的在于认识和了解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及资源现状、 生态潜力的制约因素等。
①生态过程分析 生态过程的特征是由生态系统以及景观生态的结构
与功能所决定的,其自然生态过程实质是生态系统与 景观生态功能的宏观表现。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2)生态评价 ②生态潜力分析 ➢生态潜力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可能达到的初级生 产水平。它是一个综合反映区域光、温、水和土地 资源配合效果的一个定量指标。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搜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 的资料与数据,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 过程、生态潜力制约
公众参与、实地调查、社会调查、遥感技术与地 理信息系统技术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1)生态调查
多采用网格法,即在筛选生态因子的基础上,按网 格逐个进行生态状况的调查与登记。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1. 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工作程序
生态学框架主要步骤: ①确立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②搜集规划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料,并分析描绘在 图上。 ③根据规划目标综合分析,提取在第二步所收集的 资料。 ④对各主要因素及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进行 适宜度分析,确定适应性等级。 ⑤综合适应性图的建立。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2)生态评价 ③生态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与评价区域内各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反应 ➢内容 水土流失评价,敏感集水区的确定,具有特殊价值 的亚生态系统及人文景区,以及自然灾害的风险评 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