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武(公元?—前163),西汉时汉高祖之大将军,封棘浦侯,文帝14年冬(公元前168年)柴武因迎击十四万匈奴骑兵战功卓著,又加封为高唐侯。
·柴绍(公元571—638年),唐朝开国元勋,山西平阳(既临汾市)人。
字嗣昌,自幼矫健勇猛,以任侠名于乡里。
唐高祖李渊以第三女平阳公主嫁之,成为李渊的乘龙快婿。
他累从高祖征伐,屡建奇功,授大将军,被封霍国公。
后又加封谯国公,被唐太宗至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柴荣
·柴荣(公元921~959年),后周世宗皇帝,身材英奇,善骑射,通书史黄老,是五代时期具有雄才大略的英明帝王。
被史学家誉为“五代第一明君”!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柴成务(公元934-1004年),字宝臣,《宋史》作曹州济阴(今山东省定陶县)人,明天启《衢州府志》作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人。
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戊辰科,35岁的柴成务状元及第。
是大宋王朝第一位浙江籍状元,也是衢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官至刑部尚书。
柴成务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本传》)行于世。
·柴进(生卒年不详),《水浒》人物,绰号小旋风,梁山好汉之一,后周世宗柴荣的嫡孙。
南宋龚圣与《宋江三十六赞》,《宣和遗事》都有记载。
·柴中行,南宋(公元?年至1225年后不久),余千人,字与之。
绍兴元年进士,累官右文殿修撰,主管鸿庆宫。
常与弟中守,中立讲学南溪之上,人称南溪先生。
著有《易录集》、《传书集》、《传诗讲》、《论童蒙说》。
宋史有传。
·柴望(1212—1280年)南宋时“柴氏四隐”之首。
(柴望、柴随亨、柴元亨,柴元彪)渐江江山人,字仲山,号秋唐,又号归田。
望工诗,着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诸编,均巳佚失,今存秋堂集三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柴国柱(1568年一1625年),字擎霄,号峨峰,西宁卫清水堡人,就是现在大通县景阳乡人,是明代名将。
西宁卫人。
万历中由荫历西要守备,骁勇善射,击冠南川,冲锋陷阵,勇冠一军。
功进都指挥佥事,累擢都督佥事,陕西总兵官,必镇甘。
河套松山诸部长合兵入寇,国柱檄,诸击几之。
寻移镇潘阳,谢病归,天启初,功加左都督。
·柴升(1456~1532年)明代大臣,河南内乡人,字公照。
22岁中举,咸化进士,授工科给事中。
弘洽时,任广东布政使,计南海贼有功。
正清间。
进吏部侍郎。
刘瑾诛,任工部尚书。
·柴虎(1347~1398年)明朝开国功臣,太祖时以功陛指挥副使,以参政朱亮祖讨方国珍、守温州。
·柴车(1375年~1441年),字叔舆,明朝时期钱塘人(今瓶窑镇人)。
永乐中以举人授兵部主事,累官本部侍郎。
英宗衩,西制不清,以本谦干,命协赞甘军务,破杂儿只怕,威镇西陲。
后陛兵部尚书。
·柴绍炳,(1616—1670),浙江仁和人,字虎臣号省轩。
“西泠十子”之首,少博闻强记,下笔辄数千言,人称其文为西陵体。
明亡,弃诸生,隐居著述。
凡天文,水利,兵左之事,莫不究原总委。
尤好关闽濂浴
之学,动履必准规则。
著有《省轩文钞》《青风堂诗》《古音员通》《白石轩杂稿》《考古类编》诸书。
·柴大纪(1730—1788年),浙江江山人,字肇修,号东山。
少年时,在私塾读书,很会写文章。
二十八岁去考秀才时,督学窦光见其身体魁梧,气宇不凡,就劝他改习武举。
三年后,考中武举人。
1763年又中进士。
分发到福建当守备。
历任福建水师提标。
左营守备,右营游击,澎湖水师营游击,参将,湖南洞庭协副将,福建海坛镇总兵。
当时台湾是一个府的建制,府治设台南,下属三县,隶属于福建省。
军事上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三千。
所以,柴大纪是台湾的最高军事长官,柴大纪祠和冲天楼原在江山市上台镇。
·柴泽民(1916-),山西闻喜人。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发起组织闻喜县反帝大同盟。
山西闻喜县人,著名外交家。
1979年驻美国首任大使,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六届全国政协外事工作组副组长,第七届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柴泽民·柴树藩,山东烟台人,1910年出生。
历任国家计委重工业局局长,设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外贸部副部长,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委员。
·柴成文(1915—)原名柴军武。
河南省遂平县人,1955年出生,历任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国防部外事局局长。
1961年晋升少将。
·柴松岳,汉族,1941年11月生,浙江普陀人。
历任浙江省副省长,副书记,代省长,省长,国家电监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