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供水设备企业标准
1、总则
1.1为使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中,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卫生、维护方便、确保质量, 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采用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的生活给水工程。
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技术如用于工业生产、消防等给水工程时, 还应参照现行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
1.3本规程不适用于可能对公共供水管网会造成有毒污染的相关行业(医院、医药、化工、核工业等)的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工程。
1.4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计与城市供水总体规划的要求协调一致, 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 进行必要规则和试验, 做到因地制宜, 力求稳妥, 统一管理, 确保安全。
1.5水泵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供水装置应符合《管网叠压供水设备》CJ/TXXX的规定。
1.6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计、施工及验收, 除执行本规程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术语
2.1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
由水泵叠加市政供水管网水压, 直接从市政供水管网中取水增压的
供水方式。
2.2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
由防污隔断单元、变频加压单元、压力补偿单元、压力变送器、微机控制单元和管路系统等组成, 并在市政供水管网允许的条件下, 经过变频水泵运行或非运行时间均能自动、连续地向给水管网供水的设备。
3、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3.1一般规定
3.1.1用于管网叠压供水的供水设备应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安装方便、易于维护。
3.1.2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性能、材质和卫生要求等, 应满足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及供水企业对供水水质、管网安全、用水管理、生产调度等方面的要求。
3.1.3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l) 室外整体式;
2) 室内整体式;
3) 室内分体式。
3.1.4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按有无调节装置可分为:
1) 水箱调节:
2) 气压水罐调节;
3) 无水箱, 亦无气压水罐调节。
3.1.5水泵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时, 其供水装置应由下列组件组成:
l) 水泵机组;
2) 吸水管、出水管等管道系统;
3) 吸水管控制阀(闸阀或蝶阀)、出水管止回阀和控制阀(闸阀或蝶阀)等阀件;
4) 压力传感装置;
5) 防回流污染装置;
6) 隔膜式气压水罐(根据需要设置);
7) 智能控制柜(箱)。
3.1.6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组件应符合相应关标准的规定, 选用时应有产品合格证或有认证标志。
3.1.7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应有可靠的防负压控制系统, 其工作状态应有明显的标志。
3.1.8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应有下列保护功能:
1) 水源无水停机功能;
2) 水泵自动切换, 自动巡检功能;
3) 无故障长时间运行功能;
4) 网络服务功能。
3.1.9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系统应设置流量、压力等检测仪表。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应由设计单位负责设计。
4.1.2管网叠压供水工程的规模, 应根据当地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 结合小区的规模、分期建设情况、建筑高度、建筑物的分布等因素,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予以确定。
4.1.3管网叠压供水系统根据市政管网形式、常年水压、停水情况以及用户对水质、供水保证率的要求, 可采用以下形式:
1) 无高位水箱、下行上给直接供水;
2) 有高位水箱、上行下给重力供水。
4.1.4确定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形式、型号和规格时, 应考虑以下因素:
1) 系统形式;
2) 系统设计压力;
3) 系统设计流量;
4) 设备安装条件;
5) 工作水泵的数量、性能及运行方式;
6) 当地电力供应情况;
7) 用户对供水的特殊要求。
4.1.5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吸水管应独立接自室外市政管网, 市政管网有环网时, 宜从环网接入。
市政给水管网的管径, 不宜小于应表 4.1.5的规定, 且不得小于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