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根根茎类生药鉴别实验文稿演示
根根茎类生药鉴别实验文稿演示
形似黑顺片, 但无棕黑色外 皮,全体黄白 色,半透明状。
黑顺片
白附片
4.三七:
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
主根习称“三七
头子” 整个的
芦头称“剪口” 三七头子
剪口
较粗支根称“筋
条”,细小支根
及须根称“绒
根”。
筋条
绒根
5. 牛
膝
蓼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Radix et Rhizoma Rhei
掌叶大黄根纵切片
星 点
皮部极狭,可 见暗色形成层 环纹、棕红色 射线。髓宽广, 有多数星点 (异型维管束) 环列或散在。
掌叶大黄根茎横切片
髓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唐古特大黄
唐古特大黄根茎呈类圆 锥形、纺锤形或圆柱形。
唐古特大黄根茎横切片
药用大黄根茎横切片
药用大黄根茎为圆形 或类圆的横切段或块 片,似马蹄形。
三、实验内容
(一)性状鉴别特征: 大黄、何首乌、川乌、附子、 牛膝、三七。
(二)显微鉴别:大黄、何首乌、牛膝。
(三)理化鉴别:大黄。
(一)性状鉴别
1.大黄
大黄 蓼科
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
根及根茎
药用大黄
掌叶大黄根茎纵切片
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 规则块状。表面黄(红)棕色, 质坚实,横断面淡橙红色,颗 粒性。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嚼之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根类圆柱形,横切面则无星点。
制川乌
附 子
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微细纵皱纹,上端具凹陷的芽痕,周围有 瘤状突起小支根或支根痕,习称钉角。侧边留有自母根摘离的痕迹。 质坚实,断面灰白色,粉性。气微弱,味带辛辣而麻舌。
盐附子
圆锥形,形较大,长4~7cm,直径 3~5cm;表面灰黑色,附有盐霜, 潮润性。
系纵切片,上宽下窄,具棕黑 色皮,剖面暗黄色,半透明状, 有光泽,断面角质样。
四、显微鉴别-2.何首乌
具缘纹孔导管
木栓细胞
根根茎类生药鉴别实验文稿演示
(优选)根根茎类生 药鉴别实验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生物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 片、吸水纸、火柴、擦镜纸、微量升华用具。
2、试剂:稀甘油、水合氯醛试液、1%氢氧化钠
3、材料:大黄、何首乌、草乌、川乌、附子、
粉未药材:大黄、何首乌、牛膝 切片:何首乌、怀牛膝。
止血活血;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利 胆等作用。
四、显微鉴别-1.大黄
根茎粉末:棕黄色 1.草酸钙大形簇晶众多 2.网纹、具缘纹孔导管 3.淀粉粒大多圆球形。1.大型簇晶 2.导管 3.淀粉粒
3
1
1
1 3
唐古特大黄根茎粉末 药用大黄根茎粉末
3
2
掌叶大黄根茎粉末
Radix et Rhizoma Rhei
大 黄
掌叶大黄-青海西 宁 唐古特大黄-甘肃 药用大黄-四川
导管 形成层 韧皮部 粘液细胞 射线
木栓层 皮层 韧皮部 形成层 射线 木质部 髓部 草酸钙簇晶 星点
理化鉴别 :微量升华;碱液反应;
紫外荧光鉴别(伪品大黄显亮蓝色荧 光)。
药理作用:泻下作用,以番泻苷A的 作用最强。番泻苷A—口服—肠道(肠 道厌氧菌分解)--8-葡萄糖大黄酸蒽 酮—大黄酸与大黄酸蒽酮—刺激大肠局 部或粘膜下神经丛,使蠕动加强,同时 抑制水分吸收,促使排便。
止血活血;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利 胆等作用。
四、显微鉴别-大黄
网纹导管
草酸钙簇晶
四、显微鉴别-2.何首乌
粉末 黄棕色
1.草酸钙簇晶较多。 2.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 1
形,脐点明显;复粒2~9
分粒。
3.木栓细胞呈类多角 形。 4.导管主为具缘纹孔 导管,具缘纹孔细密。 此外有木纤维、棕色 块。
2 4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
根茎横断面星点凸起, 成环或散在。
药用大黄
2.何首乌:
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制首乌
何首乌横切面观
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凹凸不平,有 浅沟,并有横长皮孔。 质坚实而重,横切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 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为一较大的中柱。 味微苦、涩。 制首乌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表面黑褐色,凹凸不平,断面角质样, 褐色或黑色。
何首乌断面
木栓层 皮层 异型维管束 中柱形成层 木质部
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简图
3.川乌、附子
川乌: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川乌
呈不规则或长三角 形片状;表面黑褐 色或黄褐色,有灰 棕色形成层环纹; 质轻脆,断面有光 泽,无臭,微有麻 舌感。
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稍弯 曲;顶端常有残茎。表面 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 有小瘤状根及子根痕。质 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 黄色;气微,味辛辣、麻 舌。
大 黄
掌叶大黄-青海西 宁 唐古射线
木栓层 皮层 韧皮部 形成层 射线 木质部 髓部 草酸钙簇晶 星点
理化鉴别 :微量升华;碱液反应;
紫外荧光鉴别(伪品大黄显亮蓝色荧 光)。
药理作用:泻下作用,以番泻苷A的 作用最强。番泻苷A—口服—肠道(肠 道厌氧菌分解)--8-葡萄糖大黄酸蒽 酮—大黄酸与大黄酸蒽酮—刺激大肠局 部或粘膜下神经丛,使蠕动加强,同时 抑制水分吸收,促使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