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牡丹江风貌介绍讲解词

牡丹江风貌介绍讲解词

牡丹江、镜泊湖基本情况简介各位领导:牡丹江市素有“塞北江南、雪域天堂、鱼米之乡”之称,为确保黑龙江分公司此次举办会议圆满成功,切实体现黑龙江分公司干部员工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职业素养及高标准、高效率的执行力、战斗力,现将牡丹江及镜泊湖两处重要接待地点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饮食文化等基本情况作以整理,请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予以了解,以便加强在接待工作中的沟通介绍。

一、牡丹江市风光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全国对俄经贸的桥头堡,是一座因江而名,因湖而秀,因雪而奇,因边而兴的开放之城,号称一方灵秀清丽的塞北江南,拥有着一段厚重壮美的人文历史。

牡丹江辖6(县)市、4城区,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0万,常住94.7万。

有诗曾云:盛唐渤海古国,塞北湖雪石城,陆海黄金通道,沿边并放先渠。

牡丹江占“四大美”即名字美,环境美,山水美,冰雪美!牡丹江2009年前后获有八大殊荣:第一是中国对俄经贸第一大市,占黑龙江省的半壁江山,外贸出口额突破百亿大关,外贸竞争力居全国第13位,是东北地区唯一进入前15名的城市;第二是中国最宜人居城市;第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竞争力百强城市,具有以“湖、森、雪、边、俗、特、红”为代表的七大特色旅游;第四是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镜泊湖被誉为中国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第五是中国国际木业之都,森林覆盖率达62%,活立木蓄积量2.3亿立方米,全市木材加工企业1600家,年加工木材能力600万立方米,产品出口日、韩、欧美、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是全国单板生产基地和木材集散地;第六是中国新兴地板之都,圣象、大自然、安信三大知名地板品牌进入全国十大品牌地板,木博会是全国林业三大会展之一,北方唯一的国家级木业博揽会;第七是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全市煤炭资源储量5.38亿吨,水能储量176万千瓦,可利用风电资源总装机容量500余万千瓦,电能生产企业35家,总装机容量202.82万千瓦,年发电73.3亿度以上,是全省北电南输载能基地。

第八是中国食用菌之城。

2009年全市食用菌栽培达到18.3亿袋,占全省50%,总产量达91.8万吨,实现产值33亿元。

牡丹江是多民族融合之地,现有38个少数民族,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全国第二大朝鲜族聚居地。

牡丹江的名字来自于满语“穆丹乌拉”,即弯弯曲曲的江流;她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的先民肃慎族,早在商周时期,便在牡丹江流域从事原始农业和渔猎活动。

魏晋时称为悒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隋唐时称为靺鞨,明清时才称为满族;她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原来是一片人烟稀少的黄花甸子,1903年修筑中东铁路时,沙俄在这里设立了车站,因位于牡丹江畔,而取名牡丹江。

1937年12月建市,当时是日伪东满总省省会。

1945年8月14日,牡丹江市获得解放。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牡丹江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现在是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

历史源远流长。

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地域文化在江城如影随形,令人荡气回肠。

从商周到隋朝的二千三百多年间,这里是满族的祖先肃慎、挹娄、勿吉等部族的居住地,均与中原保持密切的联系。

唐代,公元671年至926年间,粟末靺鞨(注:发“末河”之音)在牡丹江流域兴起,建立了渤海国,首府上京龙泉府设在现宁安县渤海镇境内,国王被唐王朝封为渤海郡王。

宋代,女贞族在阿城县建立了金国,这里是金的一个路——努尔哈路。

元代,这里设置了军民万户府。

明代,永乐年间在黑龙江下游设立了努尔干都指挥使司,辖179卫,牡丹江流域大部分是其下辖的毛怜卫所属地。

后来女贞族后裔努尔哈赤从牡丹江流域一代兴起,统一了东北,进关建立了清帝国。

清代,这里先后是宁古塔将军和吉林将军的管辖地。

当时,牡丹江沿岸“汉旗杂,已无旷土”,但由于清王朝以“祖宗发祥之圣地”实行禁垦政策,沿岸以外的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开发。

近代牡丹江历史是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1931年“918”事变后,牡丹江市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地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东北抗日联军在牡丹江区域内的镜泊湖畔、牡丹江沿岸以及广大茂密的深山老林,同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业绩。

牡丹江市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城市之一。

解放后,牡丹江市的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曾发生多次变化。

1946年成立了绥宁省,后改牡丹江省,省会设在牡丹江市。

1948年10月并入松江省。

1954年松江省和黑龙江省合并,归黑龙江省,并于1956年2月设立了牡丹江专员公署。

1968年在“文革”中市合并,成立了牡丹江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3年地市分设。

1983年10月根据国务院决定,地、市再次合并,撤销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

如今出自这里的当代名人也不胜枚举,有著名演员李默然、潘长江,著名歌手齐秦、韩庚等,在牡丹江拍摄的电影电视剧作品有20多部,如我们熟知的林海雪原、北风那个吹、闯关东等,还有政界、商界、文化界名人达150多人。

《镜泊湖的枪声》,赞抗联军之功勋。

一部《林海雪原》,杨子荣家喻户晓;一部《八女投江》,令丹江人民世代缅怀。

牡丹江人创作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牡丹江市也是得天独厚的山水宝地,三面环山一水相拥,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荣膺中国十佳最宜人居城市第7名,身临其境可养身养心养脑养眼。

牡丹江区位比较优越,是东北亚陆海联运大通道和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境内有原201,原301国道和滨绥、图佳铁路通过,开通至韩国首尔、北京、上海等十几条国际国内航线;牡丹江资源相对富集,森林覆盖率62.3%,是全国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其市树为云杉,市花为牡丹花,自产花河牌啤酒和老坛子牌白酒,素有中国猴头菇之乡,中国食用菌优秀基地,特产黑木耳、山野菜、鹿茸、松茸等,物产丰饶,民生富足。

全市占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0万人。

交通便捷,东临俄国,南面珲春,有口岸创汇之利;西接省会,北靠三江,蕴强强联合之机。

三十年改革开放,驭长风沧桑巨变。

经济节节攀升;放开新口岸,百姓日见富裕。

高层林立,桥路焕然,放眼欣欣向荣;夜景霓虹,溢彩流光,一派升平气象。

二、牡丹江饮食主要有三个主打板块:一是在牡丹江能吃到地道的东北农家饭。

东北菜历来以色浓味重,菜量大著称,牡丹江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冬季寒冷干燥,比较流行的东北菜多为炖菜,如:白肉血肠、鸡肉炖蘑菇、白菜蘑菇炖冻豆腐等,非常好吃。

二是正宗的朝鲜族特色美食。

由于牡丹江是中国著名的朝鲜族聚居地,所以当地的朝鲜族饭馆也比较多,而且多为朝鲜族人开的,食物正宗美味,价格公道。

如:全狗宴、石锅拌饭、打糕、狗肉汤等都非常有特色。

1970年4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平壤时,金日成主席就为他特设了“全狗宴”。

这全狗宴,从冷盘开始到每道热菜均从狗身上做文章:狗血肠、红烧狗肉、清炖狗肉、狗肉汤。

烹饪方法不同,香而不腻,美味可口。

有条件的地方还会奉献一场朝鲜特色歌舞演出,为你的行程增色不少。

三是镜泊湖鱼宴。

游览牡丹江的镜泊湖,一个重要节目就是吃一顿鱼餐。

镜泊湖水产丰富,肉质细嫩味鲜,用以烹制鱼汤或红烧很鲜美,过去曾被作为皇室的贡品。

此外当地还产鳌花鱼、湖鲤、大白鲢、红尾等40多种鱼,不可不尝,其中以镜泊鲤鱼丝最为著名。

除此之外,响水大米更是享誉中外,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国家级名胜旅游区——镜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渤海风情园的旅游金三角地区的宁安市渤海镇,解放后,响水大米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米。

响水大米因其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而得名,其所以品质优良,举世无双,完全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火山岩浆流淌凝固而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

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

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水质纯净、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

响水大米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中国放心食品”等信誉品牌称号,堪称“中华第一米”、“中国米王”。

三、牡丹江民俗风情一是朝鲜族。

黑龙江省是朝鲜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绝大部分住在宁安市、海林市。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均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居住的房子外观低矮,而室内宽敞。

房盖由四个平面构成,上面盖有很厚的茅草,并拉绳保护。

屋里是几乎占满地面的大炕,进屋就脱鞋上炕,盘腿而坐。

朝鲜族妇女喜欢穿短衣长裙,多用丝绸色彩鲜艳。

男子上身是斜襟用布带打结的短上衣,外穿黑色坎肩,下衣裤档肥大,裤腿多系黑色丝带,便于劳作和盘腿而坐。

朝鲜族主食以大米为主,有属于本民族风格的打糕、松饼、冷面、辣白菜、辣椒酱等风味食品,喜欢吃狗肉、辣椒、山野菜、大酱汤。

朝鲜族还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当插秧,秋天收获和稻谷即在室内大炕上或村头场院里载歌载舞以示庆祝。

二是满族。

牡丹江地区的满族多居住在宁安市,生活习惯特点如不仔细观察已很难与汉族区别。

过去,满族人居室,南面设有较大的窗子,窗纸糊在外面;室内南、西、北均有炕,西南墙上供有祭祖龛。

来客人可坐南炕。

满族人喜欢吃黏食,有黄米面饽饽、黏豆包、豆面卷子、黏火烧等。

酸汤子、白肉血肠、火锅都是满族人流传下来的食品。

满族人很讲究礼节,晚辈见长辈要请安,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

家族中十分重视祭祖,祭祖时有待神者谓萨满,系腰铃,手击单环鼓,边唱边说边舞,是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娱神歌舞。

近年来已有文艺工作者将其整理改编成舞蹈上演。

四、镜泊湖景区风光(一)镜泊湖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80公里),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

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镜泊湖,历史上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金海,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

今仍通称镜泊湖,意为清平如镜。

镜泊湖风光原始天然,风韵奇秀。

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以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

其实,镜泊湖底曾是牡丹江上游的古河道,大约一万年以前这一带火山喷发,形成了我国这一最大的高山堰塞湖。

镜泊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公里,是一个狭长形的高山堰塞湖,也就是约万年前火山喷发,流出的岩浆,把牡丹江截断而形成的湖。

湖面海拔350米,最深处超过60米,最浅处则只有1米。

水面约90平方公里,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

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

山重水复,曲径通幽。

动人的传说,更为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特别指出的是镜泊湖景区酷似毛泽东同志仰卧在《纪念堂》的形象的毛公山,是1993年游客在1号元首楼别墅平台上,扶栏远眺,欣赏镜泊湖的湖光山色时发现的。

邓小平同志也曾为其题名为镜泊胜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