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食堂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凉州区纪委监委机关食堂维修改造工程施工采购项目2、建设单位:凉州区机关事务管理局3、建设地点:凉州区纪委监委办公楼院工期:20日历天。

本工程质量标准:符合设计及规的标准要求及市行业现行验收规合格标准的要求。

主要工程容:改造食堂部装饰改造。

㈠、拆除部分砖砌体拆除、木门窗拆除、楼地面铲(拆)除、墙及墙面、天棚铲(拆)除、室水暖、电照。

㈡、土建部分1、地面:铺地砖及踢脚线。

2、墙面:贴墙砖及刷乳胶漆3、天棚:做铝扣板吊顶吊顶、刷乳胶漆。

5、防水:涂膜防水、聚氨酯防水涂料。

㈢、水暖新建新安装给、排水管道及卫生洁具。

㈣、室电气新建部分⑴、安装总配电箱、分配电箱。

⑵、重新布线;安装灯具、开并和插座。

二、工程特点:1、本工程工期紧,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所以在施工进度安排上,要抢前抓早,速战速决,交叉作业,要制定好施工措施,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二、质量目标:合格三、安全目标:本工程安全目标计划为安全事故为零。

第二章施工部署根据该项目工程的有关设计要求及其工程的特点。

经现场实地勘察了解,为确保该项目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特部署如下;一、计划施工工期:该工程计划工期2018年月日至2016年月日。

二、准备工作计划:该工程在施工管理上,采取技术管理超前,生产控制措施得当,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力及其他工作,为确保工期创造条件。

1、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根据施工要求,组成强有力项目经理部,晓峰为项目经理。

2、技术准备⑴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图及有关资料。

⑵掌握设计容、技术要求,规模、和特点,了解并掌握设计意图。

⑶认真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研究制定治理质量通病的方法,为顺利施工作好准备。

⑷相关专业项目成立QC活动小组,进行研究攻关,在传统的施工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

⑸研究、学习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提倡增效减耗,在保证工程质与量及进度的情况下,把工程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3、现场准备:⑴进行劳动力配备,原材料、设备、构件的进场,及必要的试化验,施工机具的进场,达到开工要求。

⑵按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定位,合理布置各临时施工区域及暂设。

⑶接通临时施工及生活用水,电通讯、道路和场地,达到“四通一平”。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方法根据该工程特点及本公司施工能力,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施工原则,集中人力,精心组织,施工时室外穿插进行,合理安排工序的准备工作,完成一个工序,立即投入另一个工序的施工,抓好施工质量,确保交付给用户一个满意工程。

一、施工方案:1、保证施工现场周围的水、电正常使用。

2、确保施工现场周围行人,车辆的安全,禁止闲杂非施工人员及车辆出入。

3、据施工特点及工程量,合理组织施工,采取先拆除、后处理维修,先上部、后下部。

在施工方法上,做好施工准备,抓好先期拆除及处理工作,各专业、工序密切配合。

措施跟上,认真执行“三序工作法”为施工创造最佳条件。

二、施工安排:1、施工任务安排:根据该工程特点及需要,对该项目工程施工拟投入三个专业施工队。

⑴土建班:负责该项目工程的土建部分施工任务。

⑵装饰班:负责该项目工程天棚及墙面等各种装饰任务。

⑶安装班:负责该项目工程水、电、雨蓬的施工。

2、施工阶段:根据工期要求,共分四个阶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准备图纸收集和现场勘察,技术交底,材料报审,施工方案编制。

第二阶段:主要施工阶段第三阶段:工程收尾、自查整改阶段。

第四阶段:联合检查验收、工程移交阶段。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拆除工程㈠、一般拆除墙、天棚、地面、电照、采暧给水及排系统的拆除,要按设计要求进行。

需用小钎子、小锤子拆除,严禁用大锤子或钢钎敲击拆除。

因工作量较大,要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并注意不要人为地破坏结构。

拆除施工完毕后,要将地面等其他拆除部位清理干净,拆除旧物按要求合理安置或外运处理。

严禁拆除旧物从窗口直接外抛,必须集中堆放,统一处理外运合理安置。

成品物件,清点回收入库,邀请建设单位等有关部门,进行联合验收,再依要求进行下道工序,未经验收严禁进行施工作业。

二、装饰工程1、天棚、墙面装饰⑴、作业条件①、轻钢龙骨、木龙骨、板材隔断工程所用的材料品种、规格、颜色及隔断的构造、固定方法,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施工规。

②、隔断的龙骨和罩面板必须完好,不得有损坏、变形弯折、翘曲、边角损坏等现象。

并注意被碰撞和受潮。

③、电器配件的安装应嵌装牢固,表面应与罩面板的底面齐平。

④、门窗框与隔墙相接触处应符合设计要求。

⑤、作好隐蔽工程和施工记录。

⑵、施工工艺①、施工工艺流程顶棚标高弹水平线→划龙骨分档线→安装水电管线→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罩面板→安装压条②、操作工艺a、弹线用水准仪在房间每个墙(柱)角上抄出水平点(若墙体较长,中间也应适当抄几个点),弹出水准线(水准线距地面一般为500 mm),从水准线量至吊顶设计高度加上12 mm(一层石膏板的厚度),用粉线沿墙(柱)弹出水准线,即为吊顶次龙骨的下皮线。

同时,按吊顶平面图,在混凝土顶板弹出主龙骨的位置。

主龙能应从吊顶中心向两边分,最大间距为1000 mm,并标出吊杆的固定点,吊杆的固定点间距900-1000 mm。

如遇到梁和管道固定点大于设计和规程要求,应增加吊杆的固定点。

b、固定吊挂杆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吊挂杆件。

不上人的吊顶,吊杆长度小于1000 mm,可以采用Φ6的吊杆,如果大于1000 mm,应采用Φ8的吊杆,还应设置反向支撑。

吊杆可以采用冷拔钢筋和盘圆钢筋,但采用盘圆钢筋应采用机械将其拉直。

上人的吊顶,吊杆长度小于1000 mm,可以采用Φ8的吊杆,如果大于1000 mm,应采用Φ10的吊杆,还应设置反向支撑。

吊杆的一端同L30*30*3角码焊接(角码的孔径应根据吊杆和膨胀螺栓的直径确定),另一端可以用攻丝套出大于100 mm的丝杆,也可以买成品丝杆焊接。

制作好的吊杆应做防锈处理,吊杆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用冲击电锤打孔,孔径应稍大于膨胀螺栓的直径。

c、在梁上设置吊挂杆件吊挂杆件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当预埋的杆件需要接长时,必须搭接焊牢,焊缝要均匀饱满。

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300 mm,否则应增加吊杆。

吊顶灯具、风口及检修口等应设附加吊杆。

d、安装边龙骨边龙骨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弹线,沿墙(柱)上的水平龙骨线把L形镀锌轻钢条用自攻螺丝固定在预埋木砖上;如为混凝土墙(柱),可用射钉固定,射钉间距应不大于吊顶次龙骨的间距。

e、安装主龙骨主龙骨应吊挂在吊杆上。

主龙骨间距900-1000 mm。

主龙骨分为轻钢龙骨和T形龙骨。

轻钢龙骨可选用UC50中龙骨和UC38小龙骨。

主龙骨应平行房间长向安装,同时应起拱,起拱高度为房间跨度的1/200-1/300。

主龙骨的悬臂段不应大于300 mm,否则应增加吊杆。

主龙骨的接长应采取对接,相邻龙骨的对接接头要相互错开。

主龙骨挂好后应基本调平。

跨度大于15 m以上的吊顶,应在主龙骨上,每隔15 m加一道大龙骨,并垂直主龙骨焊接牢固。

如有大的造型顶棚,造型部分应用角钢或扁钢焊接成框架,并应与楼板连接牢固。

f、安装次龙骨次龙骨分明龙骨和暗龙骨两种。

暗龙骨吊顶:即安装罩面板时将次龙骨封闭在棚,在顶棚表面看不见次龙骨。

明龙骨吊顶:即安装罩面板时次龙骨明露在罩面板下,在顶棚表面能够看见次龙骨。

次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安装。

次龙骨间距300-600 mm。

次龙骨分为T形烤漆龙骨、T形铝合金龙骨,和各种条形扣板厂家配带的专用龙骨。

用T形镀锌铁片连接件把次龙骨固定在主龙骨上时,次龙骨的两端应搭在L形边龙骨的水平翼缘上,条形扣板有专用的阴角线做边龙骨。

g、罩面板安装扣板安装规格一般为100 mm*100 mm;150 mm*150 mm;200* mm200 mm;600 mm*600 mm等多种方形塑料板,还有宽度为100 mm;150 mm;200 mm;300 mm;600 mm等多种条形塑料板;一般用卡具将饰面板板材卡在龙骨上。

2、地面铺地砖⑴、流程:原地砖拆除→检验水泥、砂、质量→技术交底→试拼编号→找标高→基层处理→铺抹结合层砂浆→铺地砖→养护→勾缝→检查验收⑵、作业条件①、剔除板材有裂缝、掉角、翘曲和表面有缺陷的。

品种不同的板材不得混杂使用。

在铺设前应根据石材的颜色、花纹、图案、纹理等按设计要求,试拼编号。

②、铺设前,板材应浸湿、晾干,结合层与板材应分段同时铺设。

③、采用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规格品种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颜色要一致、表面平整,形状尺寸、图案花纹要正确,厚度要一致。

边角齐整、无翘曲、裂纹等缺陷。

④、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设的高度和厚度。

可采用竖尺寸、拉线、弹线等方法。

⑤、铺设前竖向穿过地面的立管必须已安装完,并装有套管。

如有防水层,必须基层和构造层已找坡,管线根部已做防水处理。

门框必须安装到位。

基层洁净,缺陷已处理完毕,并作隐蔽验收。

⑶、施工工艺①、试拼编号:在正式铺设前,对每一房间的地砖应按图案、颜色、纹理试拼,将非整块板对称排放在房间靠墙部位,试拼后按二个方向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存放一边。

②、找标高: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面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

③、基层处理: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理干净。

④、排地砖:将房间依照地砖的尺寸,排出位置,并在地面上弹出十字控制线和分格线。

⑤、砂浆结合层:铺设前将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或界面结合剂,随刷随铺设搅拌均匀的干硬性水泥砂浆。

⑥、铺地砖:将地砖放置在干拌料上,用橡胶锤找平。

之后将地砖拿起,在干拌料上浇适量素水泥浆,同时在在砖背面涂厚度约1mm的素水泥膏,再将地砖放置在找过平的干拌料上,用橡胶锤按标高控制线和方向控制线坐平坐正。

⑦、铺设地砖时应先在房间中间按照十字线铺设十字控制板块,之后按照十字控制板块向四周铺设,并随时用2米靠尺和水平尺检查平整度。

大面积铺贴时应分段、分部位铺贴。

⑧、养护:当地砖铺贴完应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

⑨、勾缝:当地砖面层的强度达到可上人的时候(结合层抗压强度达到1.2Mpa),进行勾缝,用同种、同强度等级、同颜色的掺色水泥膏或专用勾缝膏。

颜料应使用矿物颜料,严禁使用酸性颜料。

缝色与石材一致。

⑩操作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度。

⑷、质量标准①、面层与下一层结合应牢固,无空鼓。

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应严密牢固,无渗漏。

②、踢脚线表面应洁净、高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一致。

③、踏步和台阶板块的缝隙宽度应一致、齿角整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