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为学习直角坐标系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核心知识点:理解数对的意义,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理解数对的意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今天从外校来了几位老师来听我们的课,你能告诉老师们,你们是几年级几班的吗?生:五年级四班师:能说的再简洁一些吗?生:五4师:那我觉得还可以更简洁一些呢。
别人要问我,哪班的——四班!生:不行!不行!师:怎么啦?不是更简洁了吗?生:光说4班,别人怎么知道是哪个年级的4班呢?这样不准确。
师:看来,我们在简洁的同时,还得注意什么?生:准确!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就来体会体会数学的简洁与准确。
大家准备好了吗?好,上课!一、谈话导入,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位置。
师:同学们,我从初中那里,了解到咱们张店的初一新生正在参加军训呢,想看看吗?(出示图片)师:觉得他们做的怎么样?师:小强班在军训中表现突出,(出示小强班的军训图),找到小强了吗?(稍微停顿一会儿)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吗?设计一:你来说,生1:从左边竖着数第3排,从前面数第2个。
你再来说,生2:从前面横着数第2排,从左边数第3个。
你还有不同的说法,你是生3:从右边竖着数第4排,从前面数第2个。
(教师分别根据学生的描述找到小强。
)二、探索交流,用数对表示位置1、认识列和行。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方法都表示出了小强的位置,听了这么多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生: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很多,有先横着数的,有先竖着数的,有先从左边数的,还有先从右边数的,听上去有点乱。
师: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数学上有个统一的规定。
像这样的一竖排叫做列。
确定第几列,通常从左向右数,依次是——生:第 1 列、第2列、第3列、第4列……师:这样一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或者是从下往上数。
依次是第1行,第2行……(课件依次显示第几行)师:现在,你能再来说说小强的位置吗?你来说,生1:小强在第3列第2行,你再来说,生2:也可以说他在第2行第3列。
师:小刚的位置呢?说得好生:他在第2列第4行,也可以说他在第4行第2列。
设计二:学生已经会用行和列来确定位置了,让学生自己讲解行与列的规定。
2、抽象点子图,用列和行确定位置。
师:同学们,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把每个人都看成一个小圆点。
(课件演示由实物图抽象出点子图的过程),你能在点子图上,再来说说小青位置吗?师:小青在第1列第5行,也可以说她在第5行第1列。
谁再来说说小华的位置?说的非常准确如果,只说小华在第6列,行吗你来说,生:不行,第6列上有好几个人,只说第6列,不能确定哪一个是小华。
师:那只说在第4行呢?生:也不行,第4行上也有好几个人,只说第4行,也不能确定哪个是小华。
师:看来,在确定位置时,行数和列数还真是缺一不可。
3、尝试探索,认识数对。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都认为用行数和列数来描述位置的方法比原来的描述更清楚、更简单了。
想一想,你能把这种描述变得更简洁一些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把你们认为好的方法记录下来。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有选择的把学生记录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学生想出的方法有:①3列2行②3L2H ③ 3 2 ④2—3 ⑤3.2 ⑥3,2师:同学们讨论的很充分,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生1:我喜欢第一种,它比原来变简单了,又很清楚的表示出了第几行第几列。
生2:我喜欢第二种,它用字母表示,写起来更简单。
师:这两种方法都比这种描述(老师手指着)变得简单了。
这就是一种进步。
师:最后这三种方法更简单,你们怎么不选啊?:生1:第5种方法,容易让人看成是三点二。
生2:最后的三种方法虽然简单,但表示的不够清楚,让人搞不懂哪个数字代表列数,哪个数字代表行数。
师:同学们讲的很有道理,最后这三种方法,更简洁,但不够严谨,你有什么办法能弥补这个不足?生:只要提前规定好列和行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就行。
师:你们和数学家想到一块去了,数学家选择的就是这更简洁的方法,也发现它不够严谨。
怎么办呢?就像你们说的,干脆给它来个规定:凡是用列数和行数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时,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师:按照这个规定先写几?生:3,表示第3列师:再写——生:2,表示第2行师:中间添个逗号,外面加个括号,表示这是一个整体。
这就是一个数对,它读作:数对三二。
(板书读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板贴课题)师:那小亮的位置用数对该怎么表示?你来说,生:他在第4列,第3行,用数对(4,3)来表示。
师:小芳呢?说得好,生:她在第5列,第1行,用数对(5,1)来表示。
4、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中点的位置。
师:你们看,如果圆点越来越多,要确定其中一个位置,还能像刚才这么容易吗?对啊,生:就不太容易数清列数和行数了。
大家有什么办法?师:我们可以把这些圆点用竖线和横线连起来,并标明列数和行数,形成方格图。
在这里确定一个位置是不是更容易一些?我们试试看。
师:你能在方格图上找到小强的位置吗?对,他在第3列,第2行,交叉点就是小强的位置。
师:你能找到小军和小丽的位置吗?你来说,生1:小军在第5列,第4行,交叉点就是他的位置。
生2:小丽在第1列,第1行,交叉点就是小丽的位置。
看来大家都掌握的非常好。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1、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
师:如果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你能行吗?生:行!师:咱们先来确定第 1 列和第 1 行。
站在老师的位置上观察,哪是第一列?师:请第1列的同学站起来。
师:第1行呢?师:现在想一想,怎样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你来说,生1:我在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5,3)。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来说一说?你来说,你再来说师:你能用数对表示好朋友的位置吗?把表示你好朋友位置的数对写在本子上。
我们来玩个游戏,你说,我们找。
你来说生1:我的好朋友的位置在(3,2)。
师:快找一找是谁?师:大家都找到了,还有谁想交流?好,你来说,你再来说师:看来没有难住大家,老师再考考你们,我来报数对,如果说的是你,请你站起来。
师:数对(2,1)师:反应很快。
接着来,(2,3)、(2,5)、(2,4)、(2,2)。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生:站起来的是同一列的师:这是怎么回事?生:因为老师报的数对都是第2列的。
师:从哪看出来的?你们发现生:这些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2,表示第2列。
师:如果第2列上还有其他的同学,又该怎么表示?哦,可以用生:(2,6)、(2,7)、(2,8)……等等来表示师:想一想,你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第2列的所有人吗?你来说,你觉得生:(2,x)就可以表示第2列的所有人,因为2表示第2列,x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当x=1时,(2,1)就是第2列的第1人,当X=2时,(2,2)就是第2列的第2人,依次列推……师:思考地很有深度。
现在,老师给你们个机会,你们有本事让一行同学站起来吗?请你来。
生:(a,1)师:请位置是(a,1)的同学站起来。
果然一行的同学站起来了。
说说你的想法。
生:(a,1)就可以表示第1行的所有人,因为1表示第1行,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当a=1时,(1,1)就是第1行的第1人,当a=2时,(2,1)就是第1行的第2人,依次列推……解释的非常清楚。
2、拓展数对的范围。
师:同学们,数对不仅可以表示我们的座位,生活中很多地方也用到了数对。
大家看。
师:你能用数对表示教学楼和图书馆的位置吗?你来说,生:教学楼的位置是(3,5),图书馆的位置是(5,3)。
师:你看这两个数对都有3和5,为什么表示的不是同一个位置呢?说的好,生:一个表示第3列第5行,一个表示第5列第3行,所以不是同一个位置。
师:看来数对里的两个数的顺序还真的很重要。
师:体育馆的位置也能用数对来表示吗?你们觉得生:可以,是(7,2)。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方格图延长到体育馆那儿看看。
还真是(7,2)。
师:那游乐场呢?你来说,你觉得生1:不行,因为它在下面,下面已经没数了。
你还有不同的想法,你觉得可以。
生:它在第2列,又在第一行的下面,应该算负一行,所以可以用(2,-1)来表示。
真了不起师:同学们,有了负数的加盟,想一想,如果再往下一些,或者干脆到了左边,我们还能用数对来表示这些点的位置吗?师:看来,只要确定了方格图,平面上的任何一个点,咱都可以用数对来确定它的位置。
四、谈收获。
师:你们看这道题。
(出示一排小鸟,其中只有第4只是绿色的)师:这是一年级教材中的一道题,大家会吗?生:会。
师:绿色小鸟排在第几?生:第四。
师:一个数就能确定一个位置,这是为什么?生:只有一行。
师:什么情况用两个数呢?生:有几行几列。
师:会不会需要三个数呢?如果需要三个数,怎样表示呢?这些知识以后我们会学习到。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