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设计校核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C)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题2,共44分)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板厚δ≥12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不包括多层压力容器的层板)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逐张进行超声检测:(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2)在湿H2S腐蚀环境中使用;(3)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4)引用标准中要求逐张进行超声检测。
钢板超声检测应当按JB/T 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第(1)、第(2)、第(3)款的钢板,合格等级不低于Ⅱ级,第(4)款的钢板,合格等级应当符合相应引用标准的规定。
2、压力容器用灰铸铁,设计压力不大于0.8MPa,设计温度范围为10-200℃。
3、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基于设计条件,应当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失效模式和足够的安全裕量,以保证压力容器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同时还应当考虑裙座、支腿、吊耳等与压力容器主体的焊接接头的强度要求,确保压力容器在设计寿命内的安全。
4、对第三类压力容器,设计时应当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风险控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报告。
5、简单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壁厚采用试验方法或者计算方法确定。
6、壳体成形后的实际厚度,奥氏体不锈钢制简单压力容器不小于1 mm,碳素钢制简单压力容器不小于2 mm。
7、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5 名,其中审批人员不得少于2 名。
8、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9、在采用钢板制造带颈法兰时,圆环的对接接头应采用全焊透结构型式,焊后进行热处理及100% 射线或超声波检测。
10、压力容器锥体设计时,其大端折边锥壳的过渡段转角半径r应不小于封头大端内直径D i的10% 、且不小于该过渡段厚度的 3 倍。
11、确定真空容器的壳体厚度时,设计压力按外压设计,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真空泄放阀)时,设计压力取 1.25倍最大内外压力差或0.1 MPa两者中的较低值;当没有安全控制装置时,取0.1 MPa 。
12、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容器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型式和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确定,对双面焊局部无损探伤的全焊透对接焊接接头φ= 0.85 。
13、压力容器开孔补强计算中圆孔开孔直径取接管内直径加上两倍厚度附加量。
14、碳素钢和碳锰钢在高于425℃温度下长期使用时,应考虑钢中碳化物相的石墨化倾向;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0.04% 。
15、低温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必须是镇静钢,钢的许用应力应取20 ℃时的许用应力。
16、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圆筒厚度计算公式为δ=P c D i/(2[σ]tφ-P c),适用范围为P c≤0.4[σ]tφ;内压球壳厚度计算公式为δ=P c D i/(4[σ]tφ-P c),适用范围为P c≤0.6[σ]tφ。
17、碳素钢、低合金钢压力容器规则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n b≥ 2.7 ,n s≥1.5 ;高合金钢n b≥ 2.7 ,n s≥ 1.5 。
18、卧式容器的支座主要有鞍式支座和圈座。
19、对于K=1的标准椭圆形封头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径的0.15% ,K >1的椭圆形封头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0.30% 。
20、换热器的Ⅰ级管束是指采用有色金属管和不锈钢管、高精度等级钢管,Ⅱ级管束是指采用普通精度等级钢管。
21、拼接管板的对接接头应进行100% 射线或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符合JB/T4730.2-2005规定的Ⅱ级,超声波检测符合JB/T47302.3-2005规定的Ⅰ级。
22、外压及真空容器的主要破坏形式是稳定性失效;低温压力容器的主要破坏形式是脆性破坏。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9分,以下答案中有一个或几个正确,多选或少选不得分)1、GB150不适用于下列哪些容器 B 。
A)设计压力为35Mpa的容器B)真空度为0.01Mpa的容器C)内直径为150mm的容器2、在下述厚度中满足强度及使用寿命要求的最小厚度是 C 。
A)名义厚度B)计算厚度C)设计厚度3、厚度附加量C是指 C 。
A)钢材厚度负偏差B)钢材厚度负偏差和腐蚀裕量与容器制作减薄量之和C)钢材厚度负偏差与腐蚀裕量之和D)直接用火焰虽热的容器4、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系数φ应根据 A 选取。
A)焊缝型式和无损探伤检验要求B)焊缝类别和型式C)坡口型式和焊接工艺5、奥氏体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 C 。
A)0.4% B)0.03% C)0.04%6、Q235-B钢板制作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P小于或等于 B Mpa;钢板的使用温度为 E ;用于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 F mm。
A)10 Mpa B)1.6 Mpa C)2.5 MpaD)0-200℃E)0-350℃F)20mm G)30mm7、内径D i>1500mm的圆筒最大开孔直径应为 B 。
A)开孔最大直径d≤1/4D i,且d≤800mm;B)开孔最大直径d≤1/3D i,且d≤1000mm;C)开孔最大直径d≤1/2D i,且d≤1200mm;D)开孔最大直径d≤1/5D i,且d≤520mm8、对于锥壳的大端,可以采用无折边结构,锥壳半顶角 A 。
A)α≤30°B)α≤45°C)α≤60°9、《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规定,凸形封头或球壳的开孔最大直径d小于或等于 C D i。
A)1/3 B)1/4 C)1/210、采用补强圈补强时,应遵循的正确规定有 A 。
A)钢材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δb≤540MPaB)补强圈厚度小于或等于2δnC)壳体名义厚度δn≤28mm11、用于紧固法兰的螺栓材料硬度应 A 螺母材料硬度(30HB)。
A)略高于B)略低于C)等于12、按GB150-1998规定,管板与筒体非对接连接的接头应是 B 。
A)B类焊接接头B)C类焊接接头C)D类焊接接头13、符合GB150-1998要求需进行表面磁粉或渗透检测,其合格标准应符合JB/T4730-2005中 A 。
A)ⅠB)ⅡC)Ⅲ14、碳素钢和16MnR容器进行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 B ℃。
A)0 B)5 C)10 D)2515、换热管拼接时,对接后换热管应逐根作液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C 。
A)1.25倍B)1.5倍C)2倍16、边缘应力具有: A 性和 B 性。
A)局部B)自限C)扩展D)无限E)分散F)递增17、对有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筒体,经热加工后应进行 E 热处理。
A)退火B)正火加回火C)稳定化D)固溶化E)固溶化加稳定化18、塔器无论有筋板或无筋板的基础环板厚度均不得小于 B mm。
A)12 B)14 C)1619、钢制压力容器,采用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当采用全部无损检测时,其焊接接头系数应取 A 。
A)1.0 B)0.9 C)0.85 D)0.8三、是非题:(每题0.5分,共12分)( v )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容积大于等于25L 的螺旋板换热器、钎焊板式热交换器、《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不适用的移动式空压机的储气罐只需要满足总则、设计、制造的规定。
( v )2、容积20L、压力35Mpa的储气罐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 v )3、《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压力容器分类:先按照介质特性,选择分类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容器类别。
( v )4、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压力容器以及不能进行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应注明计算厚度。
( v )5、常温储存液化石油气压力容器规定温度下的工作压力按不低于50℃时混合液化石油气组分的实际饱和蒸气压来确定,设计单位应当在图样上注明限定的组分和对应的压力。
( v )6、对于带有安全阀、爆破片等超压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如果设计时提出气密性试验要求,则设计者应当给出该压力容器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 v )7、用计算方法确定简单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壁厚时,许用的总体薄膜应力应小于或者等于材料在室温下屈服强度规定值的下限的0.6倍或者材料在室温下抗拉强度规定值的下限0.3倍。
( v )8、简单压力容器的材料、设计、制造、检验检测和使用管理应当满足《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材料部分还需要满足GB150的规定。
( v )9、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每年第1季度内向许可实施机关报送上年度综合报告,并且抄报相应的鉴定评审机构。
(x )10、当元件所承受的液压柱静压力小于设计压力的10%时,可以忽略不计。
(v )11、计算厚度系指按有关公式计算得出的厚度,需要时尚应计入其他荷载所需厚度。
( x )12、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汽或水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制造的压力容器腐蚀裕量不小于2mm.(v )13、奥体式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含碳量应≥0.04%。
(v )14、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内筒钢板,其质量等级应不低于JB/T4730.3-2005规定的Ⅱ级。
(x )15、外压容器加强圈因起加强作用而必须围绕整个圆周,不得断开,并应采用连续焊。
(v )16、GB150-1998中规定:凸形封头或球壳开孔最大直径d≤0.5D i。
(x )17、外压容器因开孔削弱所需补强面积比内压容器因开孔削弱所需补强面积大。
(x )18、容器的开口补强圈应在压力试验之后通入0.4-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
(v )19、管板两面均应考虑腐蚀裕量。
(v )20、GB151-1999规定管板本身具有与筒体相对接的凸肩时,应采用锻件。
(v )21、管板设计时,当壳程压力和管程压力之一为负压时,需要考虑压差的危险组合。
(v )22、低温换热器的A类焊接接头应采用双面焊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
(x )23、卧式容器选用双鞍式支座支承时,两个鞍式支座的结构形式应完全相同。
( x )24、简单压力容器的爆炸危险小,允许用气体进行耐压试验。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第1题、第2题为必答题,其它可任选其中3题)1、有一台压力容器的壳体焊缝为双面焊对接接头,要求20%射线检测,同时要求对先拼焊后成形的椭圆形封头的拼接焊缝进行100%检测,问封头厚度计算时接头系数如何选取?如因制造工艺原因检测合格的封头被切割成两半,又要再焊成一体,对此道焊缝的无损检测比例如何确定?答:a.和壳体一致应取0.85。
b.只需局部检测,和容器其他A、B类焊缝一致做20%射线检测即可。
2、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划分下列容器类别并说明介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