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车间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使维修电工正确操作、维修设备,保障设备安全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 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针对动力车间变配电设备,仅适用于动力车间变配电设备操作维修步骤、安全和环境相关要求。
3 规范引用性文件3.1《三峡烟厂电气安全管理办法》3.2《动力车间工艺质量管理办法》3.3《动力车间生产现场管理办法》3.4《动力车间设备保养规范》4 定义手持电动工具:一种运用小容量电动机或电磁铁,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的手持式或可移式的机械化工具,如电钻、电锤、砂轮机、切割机等。5作业内容和方法5.1 高低压电气设备维修5.1.1 安全操作要求5.1.1.1 维修电工必须持有效的电工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5.1.1.2 维修电工严格遵守厂部、车间各项安全管理办法、作业指导书,熟悉供电系统和各工序配电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备在异常情况下采取措施的能力。
5.1.1.3 必须穿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绝缘鞋;高压倒闸操作或检修时戴绝缘手套,必要时穿绝缘靴,并站在绝缘垫上进行操作。
橡胶绝缘手套在每次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无裂纹、毛刺、气泡、外伤,方可使用。
5.1.1.4 维修作业需配电中心停送电的,必须先填写“动力车间停送电单”,由车间审批后,交配电中心值班员执行。
5.1.1.5 电工维修人员在带电作业时,必须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穿长袖衣裤。
5.1.1.6 在现场维修时必须有两人以上,有人监护,不允许单人操作。
5.1.2 操作环境要求5.1.2.1 车间范围内配电柜周围铺设有绝缘垫。
5.1.2.2 车间各工作点机房内配备符合电气消防安全要求的灭火器、消防应急灯。
5.1.2.3 各工作点配有足够数量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识牌。
变压器应设置护拦,并挂“止步高压危险”标识牌。
5.1.2.4 高压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绝缘棒)必须经过检验部门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并放置在高压室工具柜中。
5.1.2.5 绝缘棒必须注意悬挂或架在干燥的木架上,不得与墙壁碰撞接触。
高压绝缘工具,禁止挪作它用。
5.1.2.6 配电室门及电缆沟入口处应加设网栏,防止小动物进入。
5.1.3 作业过程中安全要点及注意事项5.1.3.1 在检修工作前,任何电器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不准用手触及。
5.1.3.2 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试验以证明验电器良好。
高压设备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5.1.3.3 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用导体接地并互相短路。
对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回路或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都要装设接地线。
5.1.3.4 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5.1.3.5 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好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都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
5.1.3.6 临时工作中断电源后或另一人重新开始工作,都必须重新检查电源,确定已断开,并验明无电,才能作业。
5.1.3.7 在使用仪表测试电路时,应先调好仪表相应档位,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测试。
5.1.3.8 维修设备时,必须首先通知操作人员,在停车后切断设备电源,把熔断器取下,挂上“禁止合闸,有人维修”标识牌,方可进行检修工作。
检修完毕应及时通知操作人员,并取下标识牌。
5.1.3.9 电器或线路拆除后,可能通电的线头必须及时用绝缘胶布包扎好,确保安全稳妥。
5.1.3.10 设备上的保险丝根据电流的大小进行选择,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
5.1.3.11 严禁装拆、处理计算机系统的CPU、电源板、输入组件、输出组件,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
5.1.3.12 电容器组的检修工作应在全部停电时进行,先断开电源,将电容器接地放电后,才能进行工作。
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
5.1.3.13 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一般高度应不低于2.5m,易燃、易爆场所应用防爆灯具。
照明开关、灯口、插座等,应正确接入火线及零线。
5.1.3.14 穿越道路及施工区域地面的电线路应埋设在地下,并作标记。
电线不能盘绕在钢筋等金属构件上,以防绝缘层破裂后漏电。
在道路上埋设前应先穿入管子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防被辗压受损,发生意外。
5.1.3.15 工作照明尽可能采用固定照明灯具,移动式灯具除保证绝缘良好外,还不应有接头,使用时也要作相应的固定,应放在不易被人员及材料,机具设备碰撞的安全位置。
移动时,线路(电缆)不能在金属物上拖拉,用完后及时收回保管。
5.1.3.16 检修行灯和局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不得超过12伏。
5.1.3.17 每次维修结束时,必须清点所带工具、零件,清除工作场地所有杂物,以防遗失和留在设备内造成事故。
5.1.3.18 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关好。
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
5.1.3.19 负责外单位电气临时线在我车间配电柜的搭接、拆除作业,并指导和监督其临时线安全使用,其他人员严禁安装、拆卸、挪移临时线,在搭接电源时注意接线规范,确保安全。
5.2 高空作业按《动力车间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执行5.3 手持电动工具作业5.3.1 安全操作要求5.3.1.1 必须是我车间在岗机械维修工,方可进行手持电动工具作业。
5.3.1.2 机械维修工严格遵守厂部、车间各项安全管理办法、作业指导书,熟悉各工序机械设备的原理和性能、维修方法,并具备在异常情况下采取措施的能力。
5.3.1.3 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劳保鞋、防护眼镜,在多粉尘环境还应戴防尘口罩和防尘帽。
5.3.1.4 在作业时必须有两人以上,一人工作,一人监护,禁止单独作业。
5.3.1.5 设备维修实行挂牌作业,作业人员必须在设备上挂“正在维修”安全标识牌,并在其操作按钮上挂“禁止启动有人工作”标识牌。
5.3.1.6 作业前合理选择具有安全认证标志的电动工具。
5.3.2 操作环境要求5.3.2.1 作业现场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3.2.2 作业场所配备符合安全要求消防应急灯、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安全标识牌醒目。
工作地点配备有干粉灭火器。
5.3.2.3 作业场所应通风良好,雨天或潮湿天气下作业应有防雨防潮措施。
5.3.3 作业过程中安全要点及注意事项5.3.3.1 电动工具外壳、手柄无裂缝、破损;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机械、电气保护装置可靠。
5.3.3.2 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
5.3.3.3 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受潮,并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5.3.3.4 电动工具起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5.3.3.5严禁超载使用。
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5.3.3.6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5.3.3.7 工具转动时,不得撒手不管。
操作时握持要稳,用力均匀,不得使劲过猛,防止钻头或部件损坏伤人。
5.3.3.8 搬运时,不准用缆线拖拉电动工具,以免拉断或磨破缆线及拉下插头。
5.3.3.9 更换钻头和部件,先拉闸断电,并拨下插头,确认无电后方可更换,用完的手持电动工具放在干燥处保管,防止受潮。
5.3.3.10 使用电钻或电锤时,应握紧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木杠加压;5.3.3.11 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5.3.3.12 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5.3.3.13 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固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
5.4 作业应急处理5.4.1 火灾应急处理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现场作业人员应保持冷静、清醒,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5.4.1.1 迅速报警(报警电话:119,厂内火警:8691、8670)。
向厂消防队报警的同时,还须报告车间领导。
若发生人员伤亡,应向医院120报告,请求救援。
5.4.1.2 若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将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并在保障人生安全的情况下,积极进行救灾初期扑救。
5.4.1.3 火灾发生后,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尽快冲出浓烟区段,以避免有毒气体对人身造成危害。
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
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5.4.1.3 遇到带电设备着火时,使用应当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变压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时,应当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
5.4.1.4 遇有明火时,应将头发和衣服浇湿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应迅速就地浇灭。
5.4.1.5 常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2)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5.4.2 触电应急处理5.4.2.1 发现有人员触电,应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并立即向车间领导报告情况。
5.4.2.2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开关或刀闸,拔出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不论是何种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它有电线路的可能。
5.4.2.3 伤员的应急处置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触电伤员若神志不清醒,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通畅,并至少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果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若即没有呼吸又没有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