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B、雇佣劳动力增加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D、封建主阶级衰落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4、雅各宾派上台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A、惩治嫌疑犯法令B、限价法令C、土地法令D、总动员令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进行的战争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C、两大对立的阶级已经诞生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场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
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9、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爆发了内战。
导致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C、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C、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D、促使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封建势力的衰退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D、工人运动的兴起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A、18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期13、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了革命风暴,其性质是A、反对殖民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B、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C、反殖反封的民族解放运动D、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战争14、印度民族起义中,很多封建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这说明A、起义以反对殖民统治为主要目的B、印度这一时期不存在阶级矛盾C、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的D、封建王公已演化成资产阶级15、亚洲革命风暴中,印度人民把主要斗争矛头指向殖民统治,而中国人民则指向本国的封建势力,这一点主要是由下列哪一方面引起的。
A、社会性质B、社会主要矛盾C、革命任务D、领导阶级16、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日本D、英国17、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是其主要形式C、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D、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18、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19世纪末,美国经济结构的特点是A、以轻工业为主导B、以重工业为主导C、以农业为主导D、以石油工业为主导19、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共同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B、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C、对殖民地的依赖D、资本大量流向国外20、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工业制造在世界份额比例不断下降,但英国资本家仍可获得丰厚利润,是因为A、英国拥有广大殖民地B、英国工人的工资低廉C、英国技术装备先进D、国家政策的保护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帝国主义展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B、美德经济超过英法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2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
亚洲觉醒最突出的特点是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斗争C、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D、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23、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具备的新时代特点包括①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②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主要领导者③主要以和平方式进行斗争④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阶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24、19世纪末,下列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是A、朝鲜义兵运动B、中国的义和团运动C、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D、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25、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①两者都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②前者缺乏新的斗争纲领,后者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斗争③前者的领导多为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者多为民族资产阶级④前者反对的侵略势力是殖民主义,后者反对的是帝国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6、一战前,英俄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但在1907年两国却签定了军事协定,成为盟友,主要因为A、两国都受德国的威胁B、英国对俄国作出让步C、英国推行均势政策D、英国霸主地位动摇27、在一战中,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2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29、把量变引进数学,实现数学转折的学者是A、牛顿B、笛卡尔C、莱布尼茨D、欧几里德30、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B、解析几何学的创立C、电磁学的成就D、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3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最有利的国际因素是:A、第二国际的领导B、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兴起C、旧国际关系格局的破坏D、帝国主义各国正大规模厮杀3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渐向共产主义过渡3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严重,这是因为: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C、小生产者自私自利的本质D、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34、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一定程度的倒退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35、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最大成就是:A、使苏俄度过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B、巩固了工农联盟,成立了苏联C、挫败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D、找到了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6、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的主要不同点是:A、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B、实现机器由机器生产C、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D、重点是发展轻工业37、下列重大措施或政策,不是在列宁的主持下制定实施的是:A、苏联的建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第一个五年计划38、下列关于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②是同苏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③它对苏联防御帝国主义侵略和经济建设起过积极作用④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9、1937年斯大林讲:"我们的发展愈大,胜利愈多,被击溃的剥削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他们愈要抓紧最后绝望的斗争手段来作最后挣扎"。
这实际上是讲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遇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B、公开承认苏共内部的斗争C、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D、斯大林个人专制独裁体制的形成40、以下内容,与《凡尔赛和约》有关的有①建立国联②重新划分德国疆界③美国可以发展与英国同等的海军力量④日本企图使它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1、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A、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B、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C、分割德国的海外殖民地D、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4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A、德法矛盾―――美日矛盾B、英法矛盾―――美日矛盾C、英德矛盾―――美俄矛盾D、英德矛盾―――美英矛盾43、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A、维护了国家统一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44、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B、金融市场的不稳定C、工农业生产的比例失调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总爆发45、下列对于罗斯福"新政"背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经济危机已经引发社会危机②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无力扭转经济颓势③全国上下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迅速改善经济状况④ 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美国总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46、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B、缓和阶级矛盾,推行社会福利C、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D、大幅度提高关税47、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德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与美国不同的有:①建立资产阶级极权统治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③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④国家对经济实行军事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8、"九一八"事变和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的相似影响是:A、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B、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挑战C、标志着法西斯专政的建立D、是经济危机导致的结果49、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③崇尚军国主义④信奉专制政治制度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50、20世纪30年代,中国、朝鲜、西班牙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有:①都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一潮流的产物②都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③都有一个统一战线组织④都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1、20世纪30年代欧美列强奉行的绥靖政府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英法奉行的"不干涉"政策B、美国推行的"中立法"C、联对意大利的制裁措施D、德国退出国联52、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的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就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C、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形成了反西班牙联盟D、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5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使德意法西斯国家在地域上连成一片的军事行动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C、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D、意军侵占埃塞俄比亚5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德国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步伐B.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C.导致德、日之间互相猜忌 D.增强了德国对外侵略的经济实力55、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C.美国的参战 D.苏联的参战56、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A.苏联对日宣战 B.希特勒自杀身亡 C.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D.意大利投降57、下列国际会议中,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是①开罗会议②德黑兰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波茨坦会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58、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主要有①消除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②进一步增强了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③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④使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9、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60、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 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 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其中61题11分,62题16分,63题13分,共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