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无差异文化市场营销战略即文化企业不考虑各子市场的特性,而只是注重子市场的共性,从而只推出单一文化产品,采用单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尽可能多的文化消费者的需求。
2.文化产品消费者忠诚是指由于价格、产品、服务特性或其他要素引力的影响,消费者连续选择某一文化产品的行为。
由于主观性的影响,作为消费者心理反应的满意程度是非常难以衡量的,相反,忠诚是文化产品消费者的一种外在行为,衡量忠诚与否可以通过对消费者是否连续选择某一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统计来实现。
3.文化市场狭义的文化市场是指进行文化商品交换的场所,也即以商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各种有偿文化娱乐服务的场所。
把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交换其社会劳动,实现文化商品的价值,这是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广义的文化市场,应是文化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它不仅包括文化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涉及文化商品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商品间的交换关系和文化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其他任何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4.文化市场的宏观环境文化市场的宏观环境,通常是指一个文化企业所处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发展变化的状况。
5.战斗品牌战斗品牌是指受到威胁或潜在威胁的文化企业可能引入一种品牌,这种品牌具有对威胁者进行惩罚或提示要进行惩罚的效果。
战斗品牌可以作为一种警告或威慑的手段,也可以作为一种进攻武器来发动对竞争对手的致命打击。
6.文化产品结构优化文化产品结构优化是指文化企业经营的全部产品系列实现相互间的关联和协作,以形成最优化目标市场占有结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常常涉及文化产品项目和文化产品线两个概念7.文化产品定位文化产品定位是将某种文化产品的优势利益信息传送给目标人群,使文化消费者一旦产生同类需求就会联想起该类产品。
这一层次的定位是其他层次定位的基础,因为文化企业最终向文化消费者提供的是产品,没有产品这一载体,品牌和企业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无法落实。
可以把一个文化产品划分为5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8.市场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换及其相关经济活动中能起自动调节作用的经济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比如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反垄断机制、反倾销机制等。
简答1.简述文化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方式(1).利用新创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培养期和成长期,由于市场进人的资本和能力门槛较低,文化企业往往采取这种方式实现跑马圈地,快速建立起步的文化产品体系。
(2)收购目标市场上的在位文化企业是文化企业集团自己创办新的文化企业,还是收购目标市场上的在位文化企业,首先要看哪一种方式更容易,是不是有合适的文化企业可以收购。
(3)同其他文化企业或业外资本合作进入文化企业采用这种方式进入目标市场,可以和合作对象之间取长补短,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大于单个文化市场开发能力的新优势,从而以较低风险和代价进入目标市场。
2.文化市场特殊性有哪些(1)经营内容以精神文化产品为主。
一般市场经营的主要是物质商品,用于满足社会的物质生产需要和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文化市场经营的主要是精神文化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精神生活需要。
(2)交换行为伴随着精神传播活动。
物质商品在市场交换过程中,一般不进行精神传播活动。
一般商品的广告宣传与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有着本质的不同,精神文化产品的交换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播活动。
(3)交换过程一般不发生所有权转让。
物质商品市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行为一结束,商品的所有权就发生让渡,即从销售者手中转让到购买者手中。
而大多数精神文化产品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却不发生这种所有权〔尤其是它的知识产权〉的让渡。
如买戏票看戏,戏并没有被观众买去。
3.文化市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哪些类别〔1)按流通区域划分。
文化市场按流通区域可划分为国内文化市场和国际文化市场。
国内文化市场系国家内部文化商品和劳务发生转移的场所及文化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国际文化市场是国内文化市场在地域上的发展和延伸,它是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各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2)按文化产业性质划分。
文化市场按文化产业性质可分为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
〔3)按产权形态划分。
文化市场按产权形态可划分为上游市场与下游市场。
上游市场以契约形态存在,而下游市场以实物形态存在。
4.文化市场特殊性有哪些5.文化市场定位应遵循的原则(1)目标人群导向原则文化市场定位的目标指向是文化产品目标消费人群的心理预期结构坐标,最终目的是要在人们的文化产品消费选择序列结构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因此,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准则、购买偏好等因素直接决定着文化市场定位操作空间的结构和大小。
以目标人群为导向的原则不仅要求定位信息和目标消费者价值需求相符,还要求把定位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人群。
此外,文化市场定位信息传播过程还要注意消费者的认知特点。
(2)差异化原则差异化原则有利于使文化产品定位在消费者使用选择序列中获取不可替代的地位。
差异化原则首先是在对竞争对手定位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完成的。
差异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选取文化产品差异的参照是竞争者的现有定位结构。
(3)利益导向原则文化市场定位的诉求点是为目标人群提供不同的利益,或者是功能利益,或者是心理利益,或者是两者的联合。
不能为了差异而表现差异,而是要有目的地表现差异,文化市场定位需要表现的是利益差异以及保证利益的能力差异。
(4)随动原则社会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面临着转型。
不仅仅是文化市场环境在变,文化产品本身也在变。
对于文化市场定位的目标市场变化而言,文化企业要保证与目标消费者的交流和沟通,使文化产品真正成为目标人群的智慧和快乐源泉。
跟随目标消费者价值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给对方提供不同需求层次和阶段的利益,为对方创造真正的价值与利益,这是随动原则在目标市场满足过程中的第一要义。
6.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区别是什么交易营销是指以完成与文化产品消费者的交换为目的的营销活动,实现与目标市场的交易被认为是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核心所在。
狭义的关系营销是指以和文化产品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持久使用和交流关系为目的的营销活动。
广义的关系营销则把文化企业关系的建立扩展到文化市场活动的所有涉及者以及文化企业组织内部,包括文化产品消费者,内容及设备、技术、原材料供应商,文化产品发行、推广的中间商及其他与文化企业直接、间接联系的各种社会机构、团体和个人。
区别〈1〕交易营销强调创造消费者,对于保持消费者不太重视;关系营销更加重视保持消费者,并且,关于消费者终身价值的理念也正被日益重视。
(2)交易导向的消费者观念可能考虑销售额价值和一次销售的毛利;关系导向的消费者观念则考虑与消费者保持长期关系所带来的收益和贡献。
关系营销理论认为,当消费者流失时,他们不仅带走了当前交易的利润,而且带走了所有的未来利润。
此外,如果消费者因愤怒或不满而流失,他们很可能会向其他人传播文化企业的坏话,从而减少了文化企业的潜在消费者存量。
7.文化市场补缺者应该怎样进行专业化营销所谓文化市场补缺者,是指精心服务于文化市场的某些细小部分,而不是与主要的文化企业竞争,只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据有利市场位置的文化企业。
常见的补缺者专业化方向包括:〔1〕最终消费者专业化;(2)内容定制专业化;〔3〉文化消费者规模专业化;(4)垂直层面专业化;(5)地理区域专业化;(6)文化产品专业化;〔7)文化服务专业化;〔8〉质量和价格专业化;(9)分销渠道专业化等等。
论述1.文化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关系如何?文化产品消费者满意是指一种期望(或者说预期〉与可感知效果比较的结果,它是一种顾客心理反应,而不是一种行为。
满意强调的是“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高度满意和愉悦创造了一种对品牌情绪上的共鸣,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偏好,正是这种共鸣创造了高度的顾客忠诚。
文化产品消费者忠诚则是指由于价格、产品、服务特性或其他要素引力的影响,消费者连续选择某一文化产品的行为。
由于主观性的影响,作为消费者心理反应的满意程度是非常难以衡量的,相反,忠诚是文化产品消费者的一种外在行为,衡量忠诚与否可以通过对消费者是否连续选择某一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统计来实现。
文化产品消费者满意与忠诚之间的关系:第一,由于受到市场竞争结构影响,消费者满意与忠诚之间是相关关系,但不是强相关关系。
第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为消费者提供额外的或附加的服务,这里所需要的只是在每一个服务过程中给文化产品消费者小小的“惊喜”,而不是对服务流程做过大改动。
而这小小的“惊喜”,对于提高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感知、对于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对于服务提供者来说,一次优质的服务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在每次服务过程中,都要令消费者感到愉悦。
必须与顾客建立起长期的互动关系,这是顾客高保持率的关键所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提高文化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并不是指提髙所有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而只是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最大限度地让最具有价值的消费者满意,而不是取悦于所有的顾客。
2.论述文化市场的功能所谓市场功能,是指市场机体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职能或市场内在机制正常运转所发挥的作用。
文化市场的功能主要有五项:实现商品流通、平衡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知识转化、提供社交服务,其中前三项功能为各类市场所共有,后两项功能为文化市场所独有。
第一,实现商品流通功能文化市场是营销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场所,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文化商品〔包括服务、知识产权等无形商品〉的流通。
在文化市场领域内,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商品的购买和销售,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文化商品到货币的转移,实现文化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联系。
第二,经营者向社会平衡供求关系功能文化市场的供给,是指文化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向社会有偿提供文化产品的总量;文化市场的需求,是指为满足文化消费需要而形成的购买文化产品的需求总量。
文化市场是连接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纽带和桥梁,不仅可以客观地反映文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而且具有通过市场机制能动地平衡文化供求关系的功能。
市场运行机制最集中的表现在于:产品的市场供给与需求通过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不断地趋向动态平衡。
第三,调节资源配置功能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机制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
市场机制以分散的决策结构为基础,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供求的变化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可以较快地实现供求平衡,减少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