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
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活动,从医用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医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培养新型医学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是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观察能力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医用有机化学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概念比较抽象,但由于课时限制,不能深入展开讲解,学生普遍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
因此,作为授课教师,如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经常思索的问题。
笔者近年来承担该门课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医用有机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会取得令授课老师和学生均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调整教学思路,重视有机化学理论课教学
1.精选教学内容,强化医学和化学的融合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为后续医学课程打好基础。
目前,随着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医用有机化学的课时大幅度减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圆满完成授课内容,成为医用有机化学课
程教改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使学生听懂并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让他们掌握新知识,就必须精选教学内容。
因此,在保持学科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应舍弃与医学无关的内容。
精选与医学关系密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紧密联系有机化学在医学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合并了有机化学的部分章节,精选了有机化学的主要原理。
在保证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加大了生物大分子(脂、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的知识内容的介绍,同时,丰富与生命科学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增加一些新型药物分子结构、合成方法的介绍。
此外,我们针对目前学生报考研究生日益增多的情况,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与医学相关的有机化学科研动态的介绍,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板书和模型展示等进行课堂授课。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讲授有机化学分子结构和反应机制等教学内容时,因很多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若在教学实践中,讲授与化学结构、反应机制相关内容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按sn1sp3
化的四面体构型到sp2
从这个平面两边与碳结合,理想状况下得到一个外消旋产物。
若按sn2
转。
我们利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功能直观地表现了这两种不同的历程,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反应的详细过程和立体构型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部分章节讲授速度较快,来不及深入思考和做笔记。
为此,我们在讲授基本原理的过程中,采用板式的形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师生间保持良好的互动。
这样现代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们在对教学手段改进的同时,还加大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使得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有部分时间进行互动式教学。
为此,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当每章授课结束后,有某一个学习小组归纳总结本章的重点内容和学习体会,并需要介绍一类含有本章化合物的新型药物的分子结构,药物作用的化学位点等基本知识。
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的进行,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改革考试内容和考核标准
有机化学是一门规律性强,应用广泛和发展迅速的系统学科。
新理论、新化合物不断涌现,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新,并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基于教学内容的变化,单纯地通过考试基础知识来衡量教学效果,已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水平和能力。
为此,我们对于医用有机化学的考试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将理论课
的考核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知识的考核,这一考核通过闭卷形式进行,重点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考试成绩占理论课成绩的70%。
考核的第二部分是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归纳总结情况,占理论课成绩的10%。
考核内容的第三部分是课后论文,要求学生每人提交一份最新药物的合成方法,药物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药物的市场前景等内容,占理论课成绩的20%。
实践证明,通过考试内容和考核标准改革,既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又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特别是关于新型药物小论文的写作,不但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临床使用的许多新型药物有了新的了解,熟悉了药物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医用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理论均由实验结果提出。
有机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学时的限制,许多验证性试验无法进行。
基于此,我们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验证性试验掌握基本仪器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技巧,通过综合性试验,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此外,我们改革以前仅通过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考核办法,降低实验报告所占考核成绩的比例,增加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成绩在考核成绩的比重。
通过实验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验技能观
察,实时给出学生评判成绩,并指出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足。
通过对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改革,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如此,学生在这样的试验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再加上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和鼓励,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授课老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两手齐抓,一定能搞好医用有机化学教学,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芸,陶李明.注重实用和应用,搞好医用有机化学教学[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10(3):73-75.
[2]钟益宁.21世纪医学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的改革设想[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37-139.
[3]赵雪梅.浅谈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体验[j].科技教育创新,2009,(24):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