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系统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
建立低温液氮贮罐标准使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正确安全操作维2.适用范围
储运部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
3.职责
储运部操作人员有职责按此液氮系统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操作程序
4.1. 工艺流程图
4.2. 操作步骤的组成
4.2.1首次充灌的操作方法
4.2.1.1确认供液装置里的液体就是所要充灌的液体。
4.2.1.2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都已打开,其余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2.1.3将供液装置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相连接。
4.2.1.4全开放空阀V-13,进行常压充灌。
4.2.1.5打开管道长液排空阀V-3,微开供液装置的排液阀,使输液软管子冷却,同时吹除贮槽充装C-1口处的杂质及空气。
4.2.1.6关闭管道残液排放阀v-3,慢慢打开顶部液体进口阀v-2,进行顶部喷淋充灌。
4.2.1.7在充灌液体期间,应注意贮槽压力表P-1。
若贮槽内容器压力上升至超过供液压力或接近贮槽的正常工作压力,应打开内容器放空阀
V-13,使贮槽放气泄压。
4.2.1.8使用V-2进行顶部充灌。
4.2.1.9打开管道残液放阀V-3,排出输液金属软管和上进液管的残留液体后关闭底部液体进口阀V-2和管道残液排放阀V-3。
关闭内容器放
空阀V-13。
4.2.1.10松开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的联接接头,对软管表面除霜,待软管恢复柔性后拆下输液软管。
4.2.2补充操作方法。
4.2.2.1确认供液装置内的液体就是所要充灌的液体。
4.2.2.2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都已打开,其余阀门应处于关
闭位置。
4.2.2.3打开内容器放空阀V-13,内容器放空泄压。
再将供液装置输液软管
与贮槽安装口C-1相连接。
4.2.2.4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V-3微开供液装置的排液阀,使输液软管冷却,
同时吹除贮槽充装口C-1处的杂质及空气。
4.2.2.5关闭管道残液排放阀V-3,慢慢打开顶部液体进口阀V-2到全开位
置。
4.2.2.6慢慢打开底部液体进出口阀V-1,进行顶部底部同时充灌。
4.2.2.7在充灌时,应注意贮槽压力表P-1。
4.2.2.8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V-3,排出输液金属软管和上进液管中的残余
液体,半闭顶部V-2和V-3,再关闭V-13。
4.2.2.9松开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的接头,对软管表面除霜,待软管
恢复正常后拆下。
4.2.3供气的操作方法
4.2.3.1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已打开外,其余阀门处于关闭
状态。
4.2.3.2依次打开回气阀V-6、增开阀V-5、液体出口阀V-7。
4.2.3.3当所需数量的气体已经输出,或者要把贮槽关闭不用较长一段时间
停止输送气体时,关闭液体出口阀V-7,增压阀V-5,过15~20分
钟后再关闭回气阀V-6。
4.2.4增压调节阀R-1的操作方法:
4.2.4.1确定增压调节阀R-1的设定压力。
4.2.4.2确认贮槽除除液面计上下阀(V-9、V-11)已打开外,其余阀门均
处关闭状态。
4.2.4.3增压调节阀R-1设定压力的调节。
观察压力表P-1的读数。
若压力
高于增压调节阀R-1的设定压力,则关闭增开阀V-5,打开内容器
放空阀V-13,当压力等于R-1的设定压力时,关闭内容器放空阀V
-13。
若压力低于增调节阀R-1的设定压力,拧紧R-1的调节螺丝
钉,使贮槽力缓慢上升;当贮槽压力等于R-1的设定压力时,关闭
增开阀V-5。
4.2.4.4待增开阀V-5和增压调节阀R-1的温度回升到环境温度时,向外松
开增压调节阀R-1的调节螺钉处于关闭状态。
4.2.4.5打开增开阀V-5以微小增量,拧紧R-1的调节螺钉,当增压调节阀
R-1打开时,停止R-1的调节螺钉。
并锁紧R-1的调节螺钉。
4.2.4.6复核R-1的设定压力。
打开内容器放空阀V-13,使贮槽压力下降;
当压力降到增压调节阀R-1的设定压力低0.1MPA时,关闭内容器
放空阀V-13。
微开增开阀V-5;贮槽压力慢慢上升;观察当压力表
P-1和增压调节阀R-1。
如内容器的压力稳定在P-1要求的压力下,
则增压调节阀RT-1的设定压力调节工作结束。
5.设备的维护保养
5.1工人操作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以防低温液体与皮肤、眼睛接触。
5.2氮气不具可燃性,但大量吸入会导致缺氧窒息。
5.3严禁敲击罐体,在操作任何阀门时,操作人员应位于其侧面。
6.日常检查
6.1 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启闭状态。
6.2检查液面计压力表是否正常。
6.3 检查管道、接头和阀门有无泄漏和堵塞现象。
6.4 检查贮槽压力是否正常,当贮槽压力接近或等于最高工作压力时,须打开内筒放空阀V-13泄压。
6.5如果输出压力达不到0.9MPa时,应停止使用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