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复习资料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复习资料


评价的内容:对危险源自身危险性的评价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
6
本资料仅作参考
果的评价
储运 2011 级 XY 制
(4) 危险源辨识的意义
①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的核心问题
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建立的基础
③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的主要输入
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运行的动力
第二章 系统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5 一、 危险源识别方法.......................................................................................5 二、 事故基本理论...........................................................................................7
二、 事故基本理论
1、 事故的基本概念
(1) 事故的定义
指人们(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
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二、 油气储运工程防爆设计和安全疏散.....................................................29
2
本资料仅作参考
第一章 绪论
储运 2011 级 XY 制
一、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概念:为控制和消除油气储运工程中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针对储运
第九章 储运工程安全设计 ....................................................................................28
一、 油气储运工程设计防火要求及消防工程建设.....................................28
二、 输油管道运行的安全.............................................................................25
三、 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27
第三章 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 ..........................................................................9 一、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9 二、 系统安全评价技术.................................................................................13 三、 危险控制方法概述.................................................................................15
功等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叫做爆炸
2、 燃烧浓度极限理论与计算
燃烧浓度极限(爆炸极限):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体在空气中,恰足
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高浓度分别称为该
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爆炸上
限,上下限间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
3、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含氧量、惰性气体含量、点火源和最小点火能、
行业设计、生产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以及作业人员等
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研究对象:人、物、环境
二、 油气储运工程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
石油产品的特点:易燃、易爆、易蒸发、易于积聚静电
不安全因素(三个方面):人、物、环境
三、 石油、天然气的易燃易爆性
1、 爆炸的概念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声、光、热、机械
2、 危险源分类 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 第一类危险源 定义: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2) 第二类危险源 定义: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5
本资料仅作参考
储运 2011 级 XY 制
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物的不安全因素、环境因素
第七章 油气储运电气防爆安全技术与管理 ........................................................27
一、 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原理.....................................................................27
第五章 油库安全分析与管理 ................................................................................23
1
本资料仅作参考
储运 2011 级 XY 制
一、 油库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23
5、 完整性评价
定义:根据系统状态进行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控制对
策,将系统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对可能使系统失效的
主要模式进行检测,据此对系统的运行适宜性进行评估,以保
证系统安全
第二章 系统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一、 危险源识别方法
1、 危险源定义及组成三要素 定义: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触发因素 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 其位置 组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
本资料仅作参考
储运 2011 级 XY 制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3 一、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3 二、 油气储运工程的特点和不安全因素.......................................................3 三、 石油、天然气的易燃易爆性...................................................................3 四、 系统评价的基本模式和概念...................................................................4
5、 沸溢爆喷、静电积聚
发生沸溢爆喷的条件:形成热波、粘度大、存在乳化水和水垫层
石油静电荷积聚特性:由于石油产品电阻率较高,在储运过程中容易产
生静电,当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达到或超
过油品蒸气的最小点火能时就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四、 系统评价的基本模式和概念
1、 系统安全分析
定义: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分析、
第四章 油气站场的安全管理 ................................................................................16 一、 油气站场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16 二、 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管理.........................................................................16 三、 输油站场安全管理.................................................................................19 四、 输气站场安全管理.................................................................................20 五、 压缩天然气 CNG 站场安全管理 ...........................................................21 六、 液化天然气站场安全管理.....................................................................22
评价和预测,并提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项目可能存在
的危险或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
方法:定性、定量、半定量
3、 可靠性评价
定义:评价产品在规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能否完成规定的功能
4
4、 适应性评价
本资料仅作参考
储运 2011 级 XY 制
定义:评价系统是否适合于继续使用以及如何继续使用
消焰距离
3
本资料仅作参考
储运 2011 级 XY 制
注:消焰距离——当燃烧在一通道内进行,通道窄到一定程度,燃烧
反应的放热速率小于通道表面的散热速率,火焰就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