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

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
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
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
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独特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功能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B.社会工业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C.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公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D.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美国)明确提出人类存在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他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8种,分别是: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
B.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C.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D.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E.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与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学科结构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态度)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社会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私有制加大了片面发展
37、同化说--奥苏伯尔
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
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
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
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
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
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
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
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
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
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7.泰勒原理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建构主义理论
A.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B.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
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
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
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
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
13、掌握学习--布卢姆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
15、发现教学--布鲁纳
主要观点: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映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主要代表: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布鲁纳认知-结构说
A.主张发现教学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有效发挥教材迁移的最直接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成功的合作学习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
各自尽力
社会互动
团体历程
主要教育教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多元智能理论;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5.认知学习理论
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
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
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
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
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
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
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
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20世纪以后教育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教育全民化
教育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终身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
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需要的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A.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B.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的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课程实施பைடு நூலகம்结构有哪些?
安排课程表
了解教学任务
了解学生特点
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进一步确定课的结构与类型安排教学的具体活动与时间
具体实施
怎样写好课时计划?
1.确定课的重点和难点
2.确定教育目的了解学生特点
3.考虑课的步骤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各个部分的时间
4.考虑教学方法的的使用,教具的准备与使用,和板书设计
5.写出课时计划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精选择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从定义的四个基本问题来阐述的,它们是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即:
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2.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联结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
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
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
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
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