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重点,案例分析及试卷(含答案)医学伦理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伦理学的含义即道德哲学,是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是研究道德形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由亚里士多德创立。
其代表著作有《尼可马克伦理学》、《欧德米亚伦理学》、《大伦理学》。
(伦理是书面语言,道德是口头语言)2.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分类和学科性质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是研究医学道德产生、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它以医学领域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运用伦理学的一般原理来调整处理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与人、医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
学科性质: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理论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
3现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权利义务论,公益公正论;②医学职业道德: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及医药卫生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医学临床中的其他道德关系;③现代医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现实经济水平与医药经费之间的矛盾;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患者与医务人员关系日渐淡漠和疏远;冲击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不利于人人享有保健;带来许多新的伦理问题;④卫生政策中的伦理问题:传统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是临床职业道德,现代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是卫生政策及其伦理问题;⑤医学法律中的伦理学问题:医事法律法规只有建立在医学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方法:调查研究;案例法;纵向研究法;横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一般伦理学与医学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章现代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概况1. 中国医学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①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代医学典籍的序言或独立的篇章之中;《黄帝内经》的问世,不但确定了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雏形,而且也标注着我国传统医德的初步形成;②中国近代医学伦理思想:1、我国第一部医学伦理学著作——《医业伦理学》,宋国宾是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先驱者;孙思邈《论大医精诚》,主张医家必须具备“精”和“诚”两方面2、伦理思想:阐述了医生人格、医患关系、同业关系和医生与社会关系的伦理主张等。
③中国现代医学伦理学思想:第一阶段,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学伦理思想和医学伦理原则;第二阶段,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使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和医学道德受到了严重玷污;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医学伦理学在中国处于复兴时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实行拨乱反正,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国外医学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1.古希腊医学伦理思想: (1)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2)代表性著作——《誓言》;(3)主要医德思想:尊师如父;接济患者急需犹于兄弟;行医的目的是为病患谋幸福;平等对待病患;敬重医学同道;作风正派;保守职业秘密;举止高雅,给患者以信心;破除迷信与骄傲。
2.古罗马医学伦理思想:(1)代表人物——盖仑;(2)代表性著作——《最好的医生也是哲学家》;(3)主要医德思想:医学是一门艺术;合理的知识结构: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重视医患关系。
3.古印度医学伦理思想:“印度外科鼻祖”——苏斯拉他著的《苏斯拉他集》;“印度内科鼻祖”——科拉加著的《科拉加集》,其中包含的医学伦理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
他们对医学本质,医师执业和医学伦理都做了精辟的论述。
苏斯拉他“为医四德”:正确的知识,广博的经验,聪敏的知觉和对患者的同情心。
4.古阿拉伯医学伦理思想:代表人物:迈蒙尼提斯,犹太人。
代表著作:《迈蒙尼提斯祷文》(P276-277)、《摩西箴言》、《养生法》、《论毒物》。
《祷文》的中心思想是作为一个医生一切要为病人着想,不能有贪欲、吝念、虚荣,不为名利侵扰。
5.近代西方的医学伦理思想:①英国医学家、医学伦理学家帕茨瓦尔(Thomas Percival)为英国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并在此基础上于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规范的《医学伦理学》著作。
②1847年,新成立的美国医学会(AMA)制定的伦理准则,其主要内容也是直接引自帕茨瓦尔的《医学伦理学》。
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的出版,标志着医学伦理学学科的诞生。
3. 国外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阶段的划分1.传统医学伦理学:[1]时间:欧洲文艺复兴之前;[2]主要研究对象:医患关系;[3]特点:强调医生的义务、责任与美德(医德学);受宗教神学思想影响较大;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伦理思想影响了整个时期;[4]基本理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神圣论。
2、生物医学伦理学:[1]时间:文艺复兴---20世纪70年代;[2]研究对象:临床医学、保健、康复、预防、科研;[3]特点:受生物医学影响巨大;研究领域扩大;基本原则为医学人道主义;[4]基本理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公益公正论、权利义务论;[5]标志:《生物医学伦理学原则》(比彻姆、查尔德伦斯)。
3、生命伦理学:[1]时间:1970年代至今;[2]研究对象:医学、科研、环境、社会伦理问题等;[3]特点:研究领域继续扩大;[4]基本理论:环境论、境遇论、动植物权利论;[5]标志:《生命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1971年,波特。
第三章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1.医学人道主义原则①医学人道主义原则的含义:医学人道主义,就是医务人员尊重、同情、关心和救助被防治者的医德精神。
医学人道主义原则,要求对被防治者要尊重、同情、关心和救助,尊重是同情的前提,同情是关心的基础,关心是同情的表现,救助是同情和关心的实质。
以上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②依据:(1)最能够体现医务人员的善性。
(2)最能够体现医务人员的奉献性。
(3)是医德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要求。
③历史上的医学人道主义:古代的医学人道主义;近代的医学人道主义;现代的医学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
2.尊重与自主原则①含义:尊重与自主原则又可称尊重原则。
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患者需要得到比常人更多的尊重。
其内容包括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尊重患者的生命和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权利等。
尊重原则可以延伸为被广泛使用的自主原则或患者自主原则。
②依据:(1)医患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3)情境伦理学的要求;(4)医患知识差距的缩小。
③主要要求:(1)尊重患者的人格;(2)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3)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3. 有利与无伤害的原则①含义:有利与无伤害原则,也可称不伤害原则或有利原则。
是指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其动机与结果均应该避免对患者的伤害。
②医疗伤害的类型:【1】技术性伤害:是指由于医疗技术使用不当造成的患者肉体或健康的损害。
主要包括诊断、药物、手术的伤害;【2】行为性伤害: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语言、态度等行为对患者造成的精神性伤害。
【3】经济性伤害:是指由于医务人员出于个人或集团利益导致的过度医疗消费使患者蒙受经济利益的损失。
③道德要求:(1)不滥施辅助检查;(2)不滥用药物;(3)不滥施手术。
4. 知情同意原则①含义:知情同意是指患者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对医务人员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决定取舍的自主权。
②知情同意权的主体:主要是患者或患者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以及患者的亲属。
③主要内容:医务告知的主要内容;医方告知实施原则;知情同意在临床上的表现。
④运用的具体问题:知情同意与特殊干预权;知情同意中的代理人同意问题;违反知情同意权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1.生命质量论①生命质量论的含义:[1] 生命质量论强调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生命存在本身,而在于生命存在的质量;[2]人们不应单纯追求生命的数量,而应着重关注生命的质量,增强和发挥人的潜能;[3]它认为不同的生命质量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不同;[4] 因此应当有区别地对待生命,对于生命质量低下的人,没有义务加以维持和保存。
②生命质量论产生的背景:[1] 社会资源缺乏;[2]现代医学的进步;[3]人口问题。
③生命质量的评定标准及应用:[1] 主要质量: 即个体身体及智力状况。
比如无脑儿使婴儿生命质量低到不应该维持下去的地步;[2] 根本质量: 即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在家庭、社会和道德关系上对他人的影响;[3] 操作质量: 例如智商,用来测定智能方面的质量。
④生命质量论的伦理学意义: [1]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2]生命质量事关人类命运、民族兴衰、国家前途;[3]是人口、环境、生态政策决策的理论依据;[4]是医务人员临床决策的理论依据。
2.生命价值论①含义:生命价值论是以人具有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来衡量生命存在的意义的一种伦理观,它成为当代人类对生命控制和死亡控制的主要依据。
其内容有:尊重人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道德价值。
②生命价值论的基本观点:(1)人的生命是生物学生命与社会学生命的统一;(2)尊重人的生物学生命与尊重人的社会学生命相统一;(3)尊重生命的内在价值与尊重生命的外在价值的统一。
③生命价值论的适用范围:(1)生命价值论是医学发展的重要判断的依据;(2)生命价值论为公正分配稀有卫生资源提供了依据;(3)生命价值论是医疗行为选择的依据;(4)生命价值论的非定性公式。
生命价值=(生命质量×治愈率×预期寿命×医疗需要×社会需要) /代价。
3.权利义务论①含义与关系: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
义务在伦理学上,同责任、使命、职责具有同等意义,一般来说,义务是指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在处理二者关系上,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绝对化、简单化,不能有权利就尽义务,无权利就放弃责任。
②基本内容:权利的主要内容:患者的权利:第一,平等享有医疗的权利;第二,监督自己医疗过程的权利;第三,要求隐私保密的权利。
医生的权利:医生的一般权利:诊治权、信息获得权、人格尊严权、合理报酬权、科学研究权、民主管理权等。
义务的主要内容:病人的义务:尊重医务人员的职业自主权,尊重医嘱,主动配合治疗,按规定缴纳医疗费用。
医生义务的主要内容:第一,承担治疗的义务;第二,解释说明的义务;第三,保密的义务;第四,对社会的义务。
4.公益公正论①含义:公益公正论是强调人类健康利益原则,主张公正合理地解决医疗卫生活动中的各种利益矛盾,要求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的道德理论。
是协调当代医学伦理学难题的支撑点,也是生命伦理学的理论核心,对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提出的背景:1973年在美国召开的“保护健康和变化中的价值”学术会议上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