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规范作业指导热镀锌预处理作业指导书(角钢)1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本公司热镀锌车间对各钢件热镀锌前预处理和作业。
包括水洗、酸洗和助镀剂的处理。
2执行标准GB/T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3作业指导内容3.1准备工作3.1.1工件入池前,浸镀锌收发员应与车间穿挂工进行数量交接,交接时应对照数量、工件名称、工程名称进行检查。
实物应与生产单位符合,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不合格的应立即通知穿挂工及时整改,合格后方可签收。
3.1.2工件入池前,酸洗工应对穿挂质量和工件质量进行检验,穿挂时否有粘贴的工件,穿挂是否牢固,是否有掉件的隐患,工件是否有变形现象等,如没有以上情况为合格。
合格后的工件,由酸洗工和脱脂岗位的操作工结合,根据工件的表面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脱脂处理,有油漆和重油的表面工件,要进行化学脱脂或局部处理。
3.2酸洗。
酸洗工在工件酸洗时要根据酸洗池的宽度、长度和液面的深度,对照工件的长度、宽度、厚度合理地利用空间,严禁堆放过多交叉堆放,以防止工件在吊起,检查和出件时变形,或卡在池子中间吊不出来,挤压变形。
在工件吊在酸洗池正上方位置,2个酸洗工要用手钩勾稳工件到池子的中央位置,(根据工件的大小,可放在池子的东边或西边,另一端可以酸洗其它是工件)。
行车工以8~15度将工件浸入酸洗液的下面,稍停3~5min,然后提起工件离开液面40cm,后重新落下,如此反复操作2~3次,然后把工件落入酸洗槽的底部,酸性工从行车上取下吊带,把吊带放在池子的边沿上。
酸洗工每隔20min吊工件晃动一次,以便加快酸洗速度。
同时检查工件表面的酸洗情况,如果工件表面呈灰白色为合格,如有棕色、黑色或锈斑为酸洗不彻底,应继续进行上下运动工件加快酸洗,对于合格的酸工件,应该及时吊出。
在冬季车间气温很低的情况下,为了加快酸洗速度,可对酸洗液进行加热提高酸洗液的温度,或者采取利用空气泵对酸洗液中内部通入空气,对酸洗液进行搅拌,同样可起到提高酸洗工件的速度。
3.3水洗。
当工件表面全部为灰白色时,为工件表面酸洗合格,可将工件以8~15度的角度吊出工件。
当工件离酸液面约有20cm左右,稍停、控净酸液于酸洗池里。
酸洗液以不流酸液通过水漂洗的方法,把残留的酸洗液漂洗干净,减少工件表面的酸液和二价铁盐带进下道工序--助镀剂中。
3.4活化助镀。
当酸洗完毕的工件吊到助镀剂池正上方位置停稳后,酸洗工站在池子的一侧用手钩勾稳工件置于助镀剂池的中央位置。
行车工吊工件以8~15度的角度沾助镀剂,待工件全部浸入助镀剂液面以下后,行车工吊起工件上升,使工件上部距液面40cm,,重新落下,反复操作2~3次,以加快工件表面的活化速度。
工件在助镀剂中浸泡2~3min,,可将工件吊出,工件应以8~15度的角度吊出。
当工件离助镀剂液面约有20cm左右,稍停、控净助镀剂液于助镀剂池里。
助镀剂液以不流为准。
然后将工件运用到下道工序----热浸锌。
助镀剂的温度始终保持在60~70℃左右为宜。
助镀剂中可适当的添加助镀剂活化剂,以便使助镀剂均匀的涂覆在工件表面上,可有效的防止工件表面漏镀等表面缺陷。
热镀锌预处理作业指导书(地脚、连扳)1 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本公司热镀锌车间对各钢件热镀锌前预处理和作业。
包括水洗、脱脂、酸洗和助镀剂的处理。
2 执行标准GB/T 13912—20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
3 作业指导内容3.1 准备工作3.1.1 吊挂。
将待酸洗的工件南北一排排开,工件为东西向。
每挂16~25挂,排好后,行车工吊大单杠至工件的正上方位置,待稳、平落吊钩,使工件上的吊钩能挂到杠子的吊环上,然后2操作工在杠子的两侧,将篦子或其他吊钩分别挂在大杠子上的吊环上,将工件挂完后,行车工吊工件提升到池子边沿上30cm后停稳准备酸洗。
3.2 酸洗。
把工件吊到酸洗池上方位置停稳后,酸洗工用手钩勾住工件至酸洗池的中央位置后,缓缓把工件落进酸洗液里,待工件全部浸入后,行车工提升工件,待工件的上半部升出液面上30cm重新落下。
酸洗工将两横杠放到酸洗大杠的两端,行车落下,使两横杠很好的支撑着酸洗大杠,此时,酸洗工可以取下杠子上的吊钩。
酸洗工每隔20~30min指挥行车工提升工件,使工件离开酸液面以上20cm,如此反复3~4次后,酸洗工要观察工件表面的酸洗情况,当工件表面呈灰白色的时候,说明工件已经酸洗合格了。
酸洗工可以把工件提出酸洗液中,在池子的上方约30cm,控尽酸洗液到池子里。
如果工件表面有棕色、黑色说明工件还没有酸洗完毕,要继续进行酸洗,直至酸洗彻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水洗。
3.3 水洗。
水洗。
当工件表面全部为灰白色时,为工件表面酸洗合格,可将工件以8~15度的角度吊出工件。
当工件离酸液面约有20cm左右,稍停、控净酸液于酸洗池里。
酸洗液以不流为准。
然后将工件运到水池子的上方,对工件进行水洗。
水洗的目的,就是把工件表面的酸液通过水漂洗的方法,把残留的酸洗液漂洗干净,减少工件表面的酸液和二价铁盐带进下道工序—助镀剂中。
3.4 活化助镀。
当酸洗完毕的工件吊到助镀剂池正上方位置停稳后,酸洗工站在池子的一侧用手钩勾稳工件置于助镀剂池的中央位置。
行车工吊工件以8~15度的角度沾助镀剂,待工件全部浸入助镀剂液面以下后,行车工吊起工件上升,使工件上部距液面40cm,重新落下,反复操作2~3次,以加快工件表面的活化速度。
工件在助镀剂中浸泡2~3min,,可将工件吊出,工件应以8~15度的角度吊出。
当工件离助镀剂液面约有20cm左右,稍停、控净助镀剂液于助镀剂池里。
助镀剂液以不流为准。
然后将工件运到下道工序----热浸锌。
助镀剂的温度始终保持在60~70℃左右为宜。
助镀剂中可适当的添加助镀剂活化剂,以便使助镀剂均匀的涂覆在工件表面上,可有效的防止工件表面漏镀等表面缺陷。
锌锅操作工可以检查助镀后的工件的数量是否合格,同时检查工件的数量,避免工件在前两道工序中掉进池子里,如果掉进上两道工序的池子里,要尽快捞出工件,避免镀后工件的缺失。
必要时,酸洗工和镀锌工进行工件的交接,包括数量交接和质量的交接。
热镀锌作业指导书(角钢、钢管)1 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本公司热镀锌车间对各钢件热镀锌前预处理和作业。
包括水洗、脱脂、酸洗和助镀剂的处理。
2 执行标准GB/T 13912—20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
3 作业指导内容3.1酸洗前的准备工作3.1.1吊挂。
将待酸洗的角钢、钢管平放在穿挂的场地上,操作工要按便于热镀锌时锌液流淌,便于排灰的情况对角钢和钢管进行吊挂。
行车工吊大单杠至工件的正上方位置,停稳、平落吊钩,使工件上的吊钩能挂到杠子的吊环上,然后2操作工在杠子的两侧,将吊具或其他吊钩分别挂在大杠子上的吊环上,将工件挂完后,行车工吊工件提升到池子边沿上30cm 后停稳准备酸洗。
3.2 酸洗。
把工件吊到酸洗池上方位置停稳后,酸洗工用手钩勾住工件至酸洗池的中央位置后,缓缓把工件落进酸洗液里,待工角钢、钢管全部浸入后,行车工提升工件,待工件的上半部升出液面上30cm重新落下。
酸洗工将两横杠放到酸洗大杠的两端,行车落下,使两横杠很好的支撑着酸洗大杠,此时,酸洗工可以取下杠子上的吊钩。
酸洗工每隔20~30min指挥行车工提升工件,使工件离开酸洗液面以上20cm,如此反复3~4次后,酸洗工要观察工件表面的酸洗情况,当工件表面呈灰白色的时候,说明工件已经酸洗合格了。
酸洗工可以把工件提出酸洗液中,在池子的上方约30cm,控尽酸洗液到池子里。
如果工件表面有棕色、黑色说明工件还没有酸洗完毕,要继续进行酸洗,直至酸洗彻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水洗。
3.3 水洗。
水洗。
当工件表面全部为灰白色时,为工件表面酸洗合格,可将工件以8~15度的角度吊出工件。
当工件离酸液面约有20cm左右,稍停、控净酸液于酸洗池里。
酸洗液以不流为准。
然后将工件运到水池子的上方,对工件进行水洗。
水洗的目的,就是把工件表面的酸液通过水漂洗的方法,把残留的酸洗液漂洗干净,减少工件表面的酸液和二价铁盐带进下道工序—助镀剂中。
3.4 活化助镀。
当酸洗完毕的工件吊到助镀剂池正上方位置停稳后,酸洗工站在池子的一侧用手钩勾稳工件置于助镀剂池的中央位置。
行车工吊工件以8~15度的角度沾助镀剂,待工件全部浸入助镀剂液面以下后,行车工吊起工件上升,使工件上部距液面40cm,重新落下,反复操作2~3次,以加快工件表面的活化速度。
工件在助镀剂中浸泡2~3min,,可将工件吊出,工件应以8~15度的角度吊出。
当工件离助镀剂液面约有20cm左右,稍停、控净助镀剂池里。
助镀剂液以不流为准。
然后将工件运用下道工序----热浸锌。
助镀剂的温度始终保持在60~70℃左右为宜。
助镀剂中可适当的添加助镀剂活化剂,以便使助镀剂均匀的涂覆在工件表面上,可有效的防止工件表面漏镀等表面缺陷。
锌锅操作工可以检查助镀后的工件的数量是否合格,同时检查工件的数量,避免工件在前两道工序中掉进池子里,如果掉进前两道工序的池子里,要尽快捞出工件,避免镀后工件的缺失。
必要时,酸洗工和镀锌工进行工件的交接,包括数量交接和质量的交接。
热镀锌作业指导书(H型钢)一、准备工作根据工件的长短、厚薄、锈蚀程度应大致相同,特殊工件应有工件检查:待镀的工件应无油污、锈斑,同批次同挂具、同工艺孔、同位置、同孔径应合理恰当。
变形的工件应做修整或挑出处理。
二、工件的酸洗1、正常生产酸洗溶液工艺温度为:25~35℃;新酸洗的时间一般为:30~60min;中度酸酸洗时间为:60~90min;2、工件刚进入酸洗池时,要上下抖动3~5次,酸洗过程中要抖动3~5次,酸洗完毕(不欠酸洗、不过酸洗)上下抖动3~5次,在酸洗池上方控尽酸洗,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三、工件的水洗进入水池的工件,上下要抖动3~5次,漂洗水的温度20~60℃,在水池的上方控尽水滴,方可进入下道助镀工序。
四、工件的助镀处理1、助镀剂的配方和其他工件的助镀一样,助镀剂的总浓度为22.5~24.0%;必要时添加助镀剂活化剂0.5~1.0%,助镀剂中的二价铁不超过1g/L,助镀剂的温度不低于60℃;2、工件在助镀剂中要上下抖动3~5次,工件应在助镀剂中浸泡2~3min,方可把工件吊起,控尽助镀液后,离开助镀剂槽,进入下道工序—热浸锌。
五、热浸锌操作1、锌液温度:442~445℃;2、浸锌时间:从工件进入锌液时算起到工件离开锌液面大致为6~7min;3、工件进入、离开锌液的速度为1.5m/min;4、工件进入锌液的角度为30~40°;工件离开锌液面的角度为65°;5、打锌灰的方法。
打锌灰应该分为2次,第一次是在工件在锌液中全部漂浮出来后,慢慢地用刮灰板全部的刮到锌锅的端部;第二次刮灰是在工件离开锌液面时,随着工件的提升的提升速度,在工件的接近表面的地方慢慢地刮去锌液面的锌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