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旺堆代表:“西藏小江南”林芝坚决打好生态扶贫攻坚战“‘十二五’期间林芝完成了万人的脱贫任务,接下来还有16%的扶贫发生率,总数不多,但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市长旺堆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按照国家扶贫标准,精准扶贫,坚决打好生态扶贫攻坚战。
旺堆说,林芝幅员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生态旅游大市,被称为“西藏小江南”。
目前,全市已建设旅游景区景点27个,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还有一大批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建设中。
“近年来,林芝整个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保护,生态旅游业也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农区的特色旅游,还带动了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
”旺堆说,XX年林芝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351万人次,每年增幅在20%左右;旅游收入32亿元,占到全市GDP四分之一。
旺堆表示,XX年林芝仅有XX多位农牧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现在已经超过5000人了,旅游越来越成为林芝广大农牧民的重要增收点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目前,林芝已制定“1693”的精准扶贫思路。
“1”就是目标:2020年精准扶贫对象如期脱贫;“6”是建立六个机制来保证这个扶贫工作如期推进;“9”是采取九项措施来完
成脱贫攻坚;“3”是提出三个要求:时间和质量要求、各项工作每个节点信息对称及时准确要求、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廉政纪律要求。
旺堆说,“十三五”期间林芝扶贫任务艰巨。
他表示,林芝将通过生态保护带动脱贫,提供一批就业岗位,比如护林员、检测员等。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带领群众通过种植果树、花卉、藏药材等,实现创收脱贫。
西藏阿里实施十项行动推进扶贫开发
记者近日从阿里地区召开的XX年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时期,阿里地区将强化规划引领,以规划引领工作、调度资源,确保规划和计划中所有工作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都向脱贫攻坚聚合。
实施精准定位行动。
落实建档立卡核查工作,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将强化工作统筹力度,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
加快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农牧区水源工程和安全饮水工程,因地制宜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阿青、多油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大力实施畅通阿里工程,加快修建一批农村油路和四级砂石公路。
加快推进农牧区电力建设,加快骨干通信网络优化、城乡网络全覆盖、农村宽带延伸等
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全覆盖工程和行政村数字广播电视延伸覆盖工程,统筹推进小康示范村组建设。
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
实行产业扶贫规划到村、项目到户。
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加快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和绒山羊产业带建设,大力实施边贸扶贫工程,推动普兰唐嘎国际市场建设和传统贸易点规范化建设。
鼓励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牧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实施异地搬迁扶贫行动。
集中搬迁安置非边境贫困人口,坚持搬迁和发展共同进行,积极落实搬迁户在土地、产业、就业、户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加强搬迁群众创业培训,引导转移安置就业。
实施教育扶贫行动。
实施“本地集中精力办小学、异地借助资源办中学”的教育布局,建设并办好拉萨阿里高级中学、拉萨阿里完全中学、陕西阿里实验学校三所重点学校,推行“组团式”教育援藏模式,不断提高办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将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实施生态扶贫行动。
加大贫困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草原奖励补助等生态补偿力度,优先安排贫困户,让有劳动能
力的贫困人口就地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内担任护林员、野保员、情报员,积极争取落实野生动植物保护员公益性岗位政策。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
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继续落实好低保对象物价补助资金,实施好“双集中”运转工程,推进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实施健康阿里扶贫行动。
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研究政策,解决异地结算先诊疗后结算、贫困家庭因病造成的门诊超支等问题,为低收入群体外出看病就医补助路费和陪护费。
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
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地区延伸,大力发展普惠性金融,增强贫困地区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实施社会力量扶贫行动。
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