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要求修改。
(5分)咱家那些事咱家是个四口之家,除了我,每个人都颇具个性。
家有贪玩而智慧的爸爸。
爸爸的工作是跑业务,经常一连几天都看不到他。
爸爸在家时,最爱上网“斗地主”。
电脑一开,爸爸就激情澎湃地“战斗”了。
最让咱家感到幸福的是妈妈。
(下面写“妈妈烧得一手好菜,自创菜谱”来表现贤惠。
)我家还有一宝,就是我的妹妹。
(下面写妹妹自导自演一出“话剧”,突出聪明可爱。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我有一个和谐快乐的家。
(1)从内容来看,本文的题目应改为“”(1分)(2)第二段内容不充实,不完整。
可加上描写的内容,突出爸爸的贪玩;可记叙爸爸运用斗地主的方法辅导“我”学习,突出他的特点。
(2分)(3)文章结尾与开头关联不紧,请换一个呼应开头的结尾。
(2分)一.(5分)(1)(1分)咱家那些人(2)(2分)爸爸斗地主时的情形(斗地主的动作、语言等)(1分)智慧(1分)(3)(2分)示例: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家的“三宝”各有特色?(与开头“每个人都颇具个性”这句话呼应)二.佳佳同学根据网络资料,撰写了一则新闻,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分)最近,韦应物《简卢陟》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两句诗被作家杜子建在微博上改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他希望网友帮忙续作,在短短几天内收到了上万网友的作品,其中佳句频现。
续作引发了网友热议,大家认为不少续写古朴典雅。
①如“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的风雅和豪情;②“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今天你一杯,明天我一杯”的通俗与滑稽;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倾之与桃花,匀注淡胭脂”的浪漫和绮丽等等……简简单单几十个字迸发出无穷的魅力。
这一现象引发众多网友感慨:“原来大家对国学文化的热爱并没有减少,国人诗性未死。
”(1)给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2)划线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分)(3)第二段的三处例证有一处与观点不相符,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分)第处,理由:二.(1)(2分)“我有一壶酒”引发续写热。
/韦应物《简卢陟》诗句改写引发网友续写热。
/杜子建改写《简卢陟》,万千网友续写。
(意对即可)(注意不可以用结语里的句子)(2)(1分)将省略号换成句号或者将“等等”去掉。
(3)(3分)第二处(1分),新闻的观点是诗句的续写古朴典雅,(1分)而例证二续写的内容却是通俗滑稽的,并不能证明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1分)三..按要求修改下面语段。
(4分)①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在语文课上学习语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
②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③漫步公园,一句“小草梦正酣,请君勿打扰”的标语,让人发现标语也可以如此诙谐步入教室,一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条幅,让人领略古诗中的哲思妙趣;连接互联网,“点赞”“给力”等生动易记的网络流行语,让人感叹网络语言的别样魅力。
④要学好语文,还要多读好书。
⑤只要有一双惠眼,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语文的智慧!(1)第①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改为。
(2)第③句画横线的地方应填入的标点是。
(3)第⑤句有一个错别字,应将“”改为“”。
四.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游记。
(3分)游清凉山①梅雨季节,潮湿闷热,都市的喧嚣更让人心生烦闷。
幸好,南京有清凉山。
②清凉山古名石头山,踞于南京城西隅,幽静古朴。
正门是一座牌坊式三拱门,为朱红色。
正门上方的匾额写着三个绿色大字“清凉山”。
③清凉寺坐落于清凉山南麓山坳处,黄墙黑瓦,桂花与翠竹环绕其间。
寺内有六角亭一座,亭内一口古井,据说这里的井水,喝了能让人须发不白,所以又叫“还阳泉”。
④从正门西侧沿山坡拾级而上,可以看到扫叶楼。
明末著名画家龚贤曾定居于此。
(a)之所以叫“扫叶楼”的原因,是因为龚贤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
⑤清凉寺东侧山坡上是崇正书院。
院名取文天祥“天地有正气”之意。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与清军鏖战,崇正书院被毁。
复建后的书院,竹林浓荫,花墙围廊,古意依然,真是读书的好地方。
(b)书院选址于此,初建者可谓别有用心。
○6游走于清凉山,身清凉,心也清凉。
(1)(a)句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
(1分)(2)(b)句“别有用心”使用不当,应改为“”。
(1分)(3)③—⑤段的叙述顺序不合理,应调换段与段的顺序。
(1分)四.(3分)(1)(1分)删掉“的原因”或删掉“因为”。
(2)(1分)别具匠心(3)(1分)③④五.阅读下面学生习作,按要求修改。
(4分)①面对失败,你是就此放弃呢?还是重整旗鼓呢?②人生如牌局,只要我们能从输牌中找教训,找技巧,找突破口,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进而战胜对手。
③勾践兵败被俘,忍辱负重三年,最终灭吴;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成为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居里夫人总共用了三年又九个月的反复实验,最终成功提炼出镭。
④他们的失败,反而成了他们最大的财富。
⑤他们对待失败的态度,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3)第③句中(填人名)的事例选用不当,应删去。
(1分)(4)第⑤句是个病句,应改为:。
(1分)五.(4分)(1)(1分)面对失败,你是就此放弃,还是重整旗鼓呢?(2)(1分)“只要”改成“只有”,或是“才能”改成“就能”(3)(1分)海伦(4)(1分)他们对待失败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意对即可)六.按要求修改一名学生的读后感片段。
(5分)①《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优秀讽刺小说。
②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使我们了解了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旅行的经历。
③小人国就是英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那里充满了阴谋诡计与倾轧纷争;大人国是一个理想的王国,那里极其简单的政治令人非常向往;慧骃国的马是智慧与真诚的化身,人却变成了下等的动物;而飞岛国是一个畸形变态的世界,人们整天忙碌于荒诞不经的假科学。
④在一部部的游记中,作者用了大胆的笔触,虚构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奇幻世界,并借着格列佛的各种奇遇,对英国的政治以及人性的丑陋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1)第②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2)第④句中量词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3)第③句内部的语序有问题,根据上下文写出调整意见。
(2分)六.(5分)(1)(2分)删掉句中的“通过”或者“使”(2)(1分)把“一部部”改为“一篇篇”。
(3)(2分)第③句内部有四个分句,排列的顺序调整为: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这样才与第②句相照应)。
七.阅读某学生习作片段,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4分)你我走过的日子①奶奶已经离开我三年了,但她慈爱的陪伴与呵护、温暖的启发与教育,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
②秋风起时,你种在野外的那些庄稼都已成熟了。
秋收季节,你去田里干活,我就会屁颠屁颠地跟在你的身后,在田里东翻西找,追寻着自己的一方乐土。
每次看到那些长得黑乎乎的东西就问:“奶奶,这是什么东西啊,长这么奇怪又难看?”你就会笑呵呵地跟我说:“虽然它长得比较丑,但那是我们的朋友……”之后我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原处,知道了原来外表丑陋的东西并不全都是坏的,不能以貌取物。
每次看你都细致的捡起落在田里的大豆、麦穗等粮食,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一点点的粮食你竟要如此费力的去拾捡?本已佝偻的身躯在夕阳下更加的贴近土地。
现在想起来,我才恍然醒悟,原来这是你对粮食的一种珍惜,对土地的敬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膜拜。
③夏天,特别闷热的夜晚,奶奶总是坐在门前的大香樟树下,将我抱在怀里,用蒲扇不停的帮我扇着风,于是我原来全身闷热的感觉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时,我总喜欢看着奶奶那满头银发,撒娇的问:“奶奶,你的头发怎么和月亮一样白啊?”你就会拖着长长的音节其声细语的告诉我:奶奶是从月亮上来的呀!(1)第②段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1分)(2)在人称的使用上,该习作存在怎样的不足?(1分)(3)请说说该习作在段落的顺序安排上存在的问题。
(2分)七.(4分)(1)(1分)你种的那些庄稼都已成熟了。
(删去“在野外”)(2)(1分)人称前后不统一,一会儿用第三人称“她”“奶奶”,一会儿用第二人称“你”,显得十分混乱。
(3)(2分)第②段,第③段不能与首段中的中心句“她慈爱的陪伴与呵护,温暖的启发与教育却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表意顺序相照应,应将第②段与第③段顺序互换。
(或:应先写第③段,再写第②段,即先写夏再写秋,按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更合理。
)八.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4分)①“六朝烟水气”一词脱胎于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书中写到天长才子杜慎卿过江来南京,发出“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的感慨。
②南京作家薛冰借用了这一说法,在“家住六朝烟水间”这本书里,对南京的山川风物和南京人的儒雅雍容做了详细描述。
③六朝为南京积淀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可以说,只要南京这块地方,就能孕育出“六朝烟水气”。
④“六朝烟水气”的“气”是幽远清逸的气质,是深深氤氲着的文化气韵,在它的浸润之下,南京人便比别处要多几分风流雅韵,多几许恬淡从容。
⑤夫子庙小吃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种繁多,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⑥“六朝烟水气”是地气和人气的结合,是山野路人都能感受到的气息,是南京人特有的自然神态之美。
(1)第①句划线处应填入的人名是。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误用,修改的方法是改为。
(3)第③句有一处关联词语误用,修改的方法是改为。
(4)语段中有一句话与中心无关,可以删去,这句话是第句。
八.(4分)(1)吴敬梓(2)引号改为书名号(3)“只要……就……”改为“只有……才……”(4)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