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职率调查报告

离职率调查报告

离职率调查报告篇一:员工离职率调查分析及措施青岛爱尔多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及措施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现将公司XX年员工离职情况做一分析,并针对主要的离职原因公司采取的措施加以说明。

XX年公司离职员工合计2人,其中管理人员及文职技术类人员无,生产类岗位2人,平均离职率为10%。

表1 各系列各月份人员离职统计表表2 离职原因调查表一、主要离职原因调查说明:1.家庭原因:本地员工主要是因为在照顾配偶、子女、父母的同时,影响其正常工作;外地员工因常年在外地打工,与家人相处时间较少,成为主要的离职因素。

2.薪酬/福利待遇:随着员工对周边各企业的相关情况了解较多,对于公司提供的待遇常与外部公司比较,我们公司在不提供食宿的前提下补助较少等成为员工离职的原因之一。

3.个人原因:部分职工年龄较小,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不能踏实的将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导致员工离职。

二、采取措施1.合理安排员工加班时间,不强迫加班,给员工流出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去照顾家人和处理私人事情;法定节假日期间尽量实行调整休息以延长假期时间,方便外地打工人员回乡探望父母及亲朋。

2.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改善薪酬福利待遇:公司在原定基本工资、其他福利不变的情况下,将食宿补助由原来的前三个月每月250元,三个月后每月350元增加至前一个月350元,一个月后每月550元。

3.对尚未定性的年轻员工进行思想引导及就业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只要脚踏实地的工作就能收获一份美好的生活,纠正职业心态,减少离职。

三、如何降低离职率的进一步探究和调整改善1.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尽量保持一致。

对相同的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是正常的,员工的权力欲、参与欲没有错,关键是引导。

2.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员工把一天生命的三分之一交给了公司,想得到的当然不仅是温饱问题。

应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层次进行不同的满足。

如前些年,一些企业在年终时发年货一律是大米、食油等,结果员工不但不领情,反而说很多风凉话。

而现在一些单位对员工的福利是“菜单”式的,由员工选择反而广受欢迎。

3.为员工做好生涯规划。

问一个员工5年以后干什么,恐怕连总经理都不知道,那要员工盲目地在公司工作怎会有信心四、企业要时时反省。

员工的离职或多或少地与公司有关系,但有多少企业会反省并采取相应措施呢恰恰相反,大多数企业往往把矛盾转向员工,要求更多、管理更严,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如上海有一家科研机构,引进了十几个研究生,并与每人签订了合同,其中有一条规定,服务期是5年,员工每提早一年解除合同要赔偿2万元。

在试用期第4个月时,企业提出要重签合同,将赔偿金额从原来的2万提高为4万元。

被引进的研究生们意见极大。

企业怎么想不到根据工作年限为引进的人才设臵一个“计划”乃至“10年计划”,以各种“收获”满足引进人才的期望值,并以此来引导人才安心工作呢五、强化挽留程序。

作为一个员工,他比较关心的是公司对他的重视程度。

一些员工的离职是因为一时冲动等原因造成的,企业如果对他们很重视,多做挽留工作,是可以降低员工离职率的。

6.不能一味地留才、更要育才。

员工觉得在企业工作值得,考虑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自己的发展前途、价值感等,因此企业要让员工感到有学不完的内容、干不完的活、总有有奔头的职位在等着他。

7.企业要看得远一些。

一些单位有工作时招人,没活干时炒人。

怎么要求员工同甘共苦员工自然也要讲究“实惠”,效益好了在企业里干,效益不好了就跳槽。

作为企业,应审时度势,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把员工当成复兴的最大财富。

即使要裁员,也要把困难讲清楚,一旦形势好转依然把他们招回来管理部XX年11月6日篇二: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截止XX年12月末,12月份公司离职员工共计189人,已提交离职申请并且办理离职手续78人,发放旷工通知书57人,已口头提出离职但未交书面申请的54人。

离职率为6.6%。

总体来看,本月流失率比上月离职率1.6%有较大上升,共计增加了5.0%。

值得关注的是,离职率较高的是营销系统,离职员工达到179人,占公司月度离职人数的94.7%。

已提交离职申请并且办理离职手续72人,发放旷工通知书53人,已口头提出离职但未交书面申请的54人。

员工离职率的增加将给部门管理、招聘、培训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带来一系列的压力,并将给在职人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强化部门自身管理,促进员工成长,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离职率,从而使公司的人力资源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各部门需要关注的重要工作。

一、公司离职率分析12月份,生产、行管、研发、营销四个系统离职员工共计189人,其中:生产离职7人、行管离职2人、研发离职1人、营销离职179人。

1.2 离职员工职级构成图一,公司离职员工职级构成图二,营销系统离职人员职级构成二、离职员工信息分析从学历层次看,本月度公司离职员工共有硕士及以上2人,本科54人,专科93人,中专及以下40人。

从司龄层次看,本月度公司离职员工共有1年以下107人,1—3年62人,3—5年8人,5—8年9人,8年以上3人。

三、营销离职员工劳效分析从营销员工劳效上看,本月度营销离职员工共有管理人员11人,3万以下劳效6人,3—5万11人,5—8万9人,8万以上4人。

流失的员工主要集中在3万以下的劳效层面,这部分员工的流失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影响不大。

四、离职原因分析通过人力资源部与离职员工的访谈,我们得到如下几点意见反馈:1、从离职主要原因看:总体上人员流失率较高,以营销代表为主;同时销售干部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公司营销系统改革,部分人员在改革过程中被淘汰,这部分人员占营销总离职人员的63.69%2、从销售业态上看:口服制剂市场的离职率明显高于其他销售业态,在离职人员中占比达28%。

3、从公司的管理看:一年以下的销售人员共计103人,比例偏高达57.5%;由于公司的营销改革被淘汰的人员较多,说明我们应该更关注新员工培养,1-3年的营销人员也高达60人。

对于这部分人员应该值得管理者的注意。

4、从公司劳动关系来看:首先,营销系统离职员工的离职申请提交率很低,主动或者被动提交离职申请的人员占离职总人数的40.2%,希望各部门负责人在已确认员工离职时能够积极督促离职员工尽快提交离职申请或者及时与区域人力资源主管联系,降低劳动风险。

其次,营销人员离职流程发起后,各部门签批的速度问题,12月共有72人提交离职申请,目前仍有21人停留在所在区域领导的审核过程中,14人停留在财务固定资产。

这在离职办理时间上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1.6 营销人员离职原因通过离职员工填写的离职调查表可以看出,多数离职员工是因为公司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工资等原因而选择离职。

五、改善建议1、加强对营销人员,尤其是一年以内和还在试用期内营销人员的成长;加强对他们技能的培训,夯实市场方面的基础工作,在办事处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2、加强对核心营销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留住人才,并且培养后备人才。

3、对销售干部,尤其是1年期内的干部,要加强销售管理方面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学以致用,使年青干部尽快成熟,提高业绩,保持团队的稳定。

4、人均劳效偏低,在增加人员的同时,要合理配备资源,提高劳效。

留人留心企业需要具备的几个“钱”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有没有发展前景也就是看企业有没有一个愿景或者目标,因为它是激励大家的首要因素。

企业是否在前进企业只有前进,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规模,员工才能觉得在这样一个企业里,有上升、发展的机会,才会觉得开心、稳定。

有无前卫的领导所谓前卫的领导就是说要懂管理,能够把握问题,能够抓好未来的战略。

一个前卫的领导,能够领导全体员工往前走。

员工个人的潜力每个员工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有让员工个人的潜能得到发挥,才能满足员工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要让员工发挥他的潜能,必须给他平台,给他培训,给他提要求。

俗话说:不考核的员工是不做的,不理解的员工是不做的,不奖惩的员工是不做的,所以,企业就要想办法考核员工,激励考核,鼓励考核,让考核有方向。

科学的金钱待遇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也是不行的,因为金钱是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的基础,也是人们获得尊重的重要因素。

依靠金钱来留人,关键是要科学地给予金钱。

要让金钱体现平等、体现贡献、体现价值。

员工跳槽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员工跳槽的个人原因【图解】员工跳槽并不全是企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具体而言,包括上图中所示的几点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个人原因是和企业原因紧密联系的,企业原因的存在往往导致个人原因的产生。

员工跳槽的企业原因【图解】对于企业而言,寻找导致员工跳槽的企业原因对于留人留心更具有实际意义。

具体而言,如果企业存在图中所示的几点内容,就有可能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因此需要时刻注意,关注这些因素是否存在。

员工跳槽对企业的影响图3---4员工跳槽对企业的影响【图解】员工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很多的投入。

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载体,员工的流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损失。

越是关键员工,带来的损失越大,因此应该关注员工的动向,加强员工的管理,做到留人留心,特别是重视那些核心员工。

加强内部沟通交流的“葵花宝典1.及时宣导公司政策通知要想做好内部交流和沟通,首先要及时宣导公司政策、通知,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通过新闻组、内部网、电子信箱等方式解释公司规定;对某些误解或不正确的言谈及时进行解释或纠正;及时回答员工有关管理的各类问题;及早宣布节假日安排;要让公司的各级员工认识到,让全体员工了解公司各方面的情况是管理工作的一项责任,不能报喜不报忧;要求各级员工特别是分公司领导必须将重要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作为每人每天的重要工作内容;同员工切身利益有关的信息一定要及时让所有有关部门员工知道;同员工的沟通尽可能多样化、高效化和具有双向性;对员工意见、建议的答复一定要有时限性; 2.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推广企业文化、团队文化至于如何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推广企业文化、团队文化,可以参考如下的方法:通过撰写文章宣传企业文化和团队文化;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宣传企业的价值观;通过组织文体活动、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等,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进行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研究;时常组织庆功会、聚餐会进行沟通;积极配合公司组织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在员工特殊时期或较大事件时给予员工爱心和关怀(婚丧嫁娶、小孩出生、员工生病住院等);在员工生日等特殊日子里,为下属员工赠语祝贺、购送贺卡或小礼物、举办PARTY等。

3.及时反馈和处理员工的投诉或建议电话、邮件及时反馈和处理员工的投诉或建议电话、邮件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各级主管应努力做到每封信必回,及时回复;及时处理当日投诉的事件,调查投诉原因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收集员工对公司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或高层;选出一些员工或一个部门的员工与高层沟通,帮助公司高层了解部门情况;凡是新员工公司总裁都要会见10-15分钟或参加新员工培训活动;适时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篇三:离职率调查报告生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离职率调查报告13级工商管理专升本班(第八组)组长:薛庆保131522072组员:张静云13152XX杨倩 13152XX史世娟13152XX刘媛媛131522023张珂 131522026杨雪原131522067目录一、前言1、关于离职率分析2、报告导读二、分析目的三、正文1、离职类别分析2、不同工作年限离职率分析3、不同岗位层级离职率分析4、不同学历离职率分析5、不同年龄层离职率分析6、离职原因分析四、结论与建议一、前言1、关于离职率分析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多的精力是投入到招聘优秀人才和对在职员工的考核与激励方面,以期望在职员工能够为企业目标实现作出贡献,却忽略或轻视对离职员工的管理和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