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负荆精品教学课件PPT
《李逵负荆》
施耐庵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 结构特色。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 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 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 法和小说主题。
3、小说结构特点
(单线纵向进行)
三、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四、分析李逵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
1、崇尚正义、嫉恶如仇:
2、粗蛮鲁莽、不分是非 3、敢作敢为、率性憨直:
五、《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 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 叹)。 1、传奇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 2、人物性格的矛盾与发展变化。 3、多使用白话文,使人物语言个性突出。
金圣叹说:“《水浒传》并无之乎者 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
六、布置作业 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四大粗人”形象: 《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 飞;《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岳飞传》 中的牛皋。他们都是“粗”人,但每个人的 “粗”又是各不相同。请大家试着做些简单 的探讨。
【学习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 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 征。 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 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 方法。
【学习难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 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 方法。
一、介绍《水浒传》有关常识 1、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 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汉 族,江苏兴化白驹场人(一说浙江钱塘 人)。元末明初作家。 《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 传》。
2、内容和主题思想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 作于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 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 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了他们从 个体觉醒到发展成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 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 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 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