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政治-高三政治复习哲学与文化生活测试题 最新

高三政治-高三政治复习哲学与文化生活测试题 最新

高三政治复习哲学与文化生活测试题一.选择题(50分,每个2分)近年来,汽车大量进入普通居民家庭,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热点。

回答1-2题1.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采矿业、钢铁业、汽车维修等行业的发展,说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任何事物之间都会发生联系c.事物的联系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 D.人们可以随意改变事物的联系2.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交通便捷的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

这说明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利与弊是任何矛盾都有的两个方面③事物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3.当年法国人高唱着《马赛曲》奔赴卫国前线,中国人民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奔赴抗日前线。

这主要表明A.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B.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回答4——5题。

4.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春节。

这是因为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世界各国民族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艺大餐。

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节晚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③国家必须对流行的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2018年12月1日,精彩纷呈的第15届多哈亚运会开幕式,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亚洲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广袤的亚洲空间浓缩,向世界人民表现了亚洲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历史、风俗。

回答6一8题。

6.亚洲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元素在多哈亚运会开幕式上精彩纷呈,说明①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文化发展开始趋同④不同民族文化能够和睦相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A.商人贸易活动 B.教育活动 c.人口迁徙 D.大众传媒8.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主要体现了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有主次之分c.矛盾具有特殊性 D.每一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9.风景秀丽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通过黄山的秀丽表现出来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存在于黄山的秀丽之中C.黄山的秀丽存在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中D.黄山的秀丽可分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10.不知从何时起,人们过起了情人节,每到2月14日,花店都门庭若市。

由此可见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B.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11.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人汤博发现的,这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是了不起的。

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行星的标准。

2018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投票决定,把冥王星降为“矮行星”。

这表明①真理具有客观性,多数人认同的就是真理②真理具有相对性,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可以有多个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A.①③ B.③④ C.②③D.②④12.2018年8月,北京奥组委发布了201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见右图 )。

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运动图形的简化特征,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这说明,艺术创作A.不受客观存在的制约 B.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c.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D.具有主观随意性13.2018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

青藏铁路的修建实现了三大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创新。

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要敢于否定一切 B.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4.“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规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这种观点错在A.没有认识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15.当代国际管理界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品德比素质更重要”。

这种人才标准告诉我们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④全面的能力可以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文化生活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回答16-18题16.2018年春节晚会上,中国残疾人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其优美的韵律与造型,征服了海内外观众。

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塑造健全的人格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木槿花是韩国国花,象征着大韩民国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民族性格.美国人认为玫瑰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因而定为国花。

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反映了A.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B.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C.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D.文化的稳定性与时代性18.2018年10月27日,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团省委、少工委和齐鲁晚报联合开展的未成年人眼中“十美十丑”行为征集评选活动启动,活动将帮助未成年人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识荣辱、明是非、辨美丑。

开展这项活动①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④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18年9月上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东部地区座谈会在福州市召开。

会议围绕“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十一五”规划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座谈。

据此回答19—20题。

19.会议之所以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因为A.对立与统一不可分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C.对立统一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而且存在于事物之间D.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20.会议讨论“十一五”规划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注意到了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事物之间无条件地联系着C.事物发展的绝对性、永恒性 D.事物矛盾的特殊性2018年11月,农业部启动了“科技入户”工程,计划到2018年,力争实现培育科技示范户100万个,辐射带动农户2000万,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1万个。

据此回答21—22题。

21.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这一做法体现了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C.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22.据了解,我国农技推广的现状并不理想。

好不容易研制出一个优良品种,水肥措施跟不上,缺乏配套技术,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往往就差“最后一道坎”。

这说明A.整体制约部分B.部分制约整体C.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D.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23.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

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

”温总理演说中对伏尔泰名著《风俗论》的引述,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兼容并蓄D.革故鼎新24.从奥运会吉祥物所反映的内容看,其设计和产生都是①在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基础上的创新②都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③都是本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都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是A.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B.民族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物质财富C.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艰苦奋斗的精神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二.非选择题26、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

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山东省于2018年6月首次举办了“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山东各地积极响应省文博会,进行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活动,并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口制作等行业的发展。

(1)请说明举办文博会对山东经济发展的作用。

(7分)在山东,诞生了孔子、孟子等大思想家,几千年来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及至世界。

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儒家思想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甲方主张,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只有全面继承才能完成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

乙方认为,儒家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就要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2)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4分)27、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里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1)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6分)(2)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对此,你应该如何正确认识?(6分)28、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资源贫乏,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

根据这种情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

几年的经验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