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南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帷幕灌浆施工报告浙江省水电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二00九年六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帷幕灌浆施工报告审查:校核:编写:目录1工程概况 (1)2地质条件 (1)3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1)3.1 孔位、孔距 (2)3.2 孔序 (2)3.3 造孔 (2)3.4 孔深 (3)3.5 灌浆 (3)3.6 封孔 (5)4检查孔 (6)5灌浆效果分析 (6)5.1 帷幕灌浆成果分析 (6)5.2 检查孔成果分析 (8)6安全生产 (8)7结论 (8)附图附图1 大坝帷幕灌浆平面布置图附图2 南山水库大坝帷幕灌浆综合剖面图附表附表1 大坝帷幕灌浆孔实际工作量统计表附表2 Ⅰ序孔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表、B排Ⅱ序孔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表附表3 Ⅲ序孔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表附表4 大坝帷幕灌浆孔透水率、单位注入量频率分序统计表附表5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一览表1 工程概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帷幕灌浆的任务是对坝体两肩一定范围内进行帷幕灌浆防渗处理。
设计技术要求:布置一排帷幕灌浆孔,孔深深入基岩相对隔水层(q≤5Lu)以下5m。
具体各孔布置情况详见大坝帷幕灌浆平面布置图(附图1)。
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接触段长度不得大于2m,以下灌浆段段长取5米。
施工按三序施工,即按Ⅰ、Ⅱ、Ⅲ序先后钻灌。
我公司施工队伍于2009年3月5日进场,帷幕灌浆于3月11日开工,2009年6月17日完成全部工作量。
本工程共完成钻孔32只,其中灌浆孔28只,检查孔4只;共计进尺907.80 m,其中覆盖层260.80 m,基岩647.00 m。
完成灌浆151段,灌段总长为644.00m,耗用水泥88.10T。
具体各孔工作量详见附表1。
2 地质条件正常溢洪道帷幕灌浆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高坞组(J3g)流纹斑岩,紫灰色,左岸闸顶附近岩体较破碎,裸露岩石呈强风化,新鲜岩石致密坚硬。
强风化岩石厚2~5m,弱风化岩石厚3~10m。
上部覆盖层为混凝土和碎块石,厚度为0~19.50m。
在Ⅰ序孔施工过程中基岩接触段透水率较大,其中透水率最大值q为262.7Lu,基岩透水率q值在0.8~262.7Lu。
3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为确保帷幕灌浆施工质量,项目部精心编制了嵊州市南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常溢洪道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中实行“三检制”,主动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质检单位的监督,在施工现场,业主和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督,监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现场签证,确保工程质量。
3.1 孔位、孔距(1)孔位施工放样定位:帷幕灌浆孔的位置根据设计图纸,按实际地形走向进行布置,经监理现场复查认可。
检查孔布置由监理、地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孔距:孔距为2.0m(其中闸室两边墩附近孔距为1.5m,具体为12~15号孔,19~21号孔,22~23号孔)。
3.2 孔序本次灌浆布置一排帷幕灌浆孔,分为三序孔施工,按Ⅰ、Ⅱ、Ⅲ序先后钻灌。
特殊情况按单个单元钻灌施工,使Ⅰ、Ⅱ、Ⅲ序孔在该单元范围内成幕。
实际施工满足设计要求。
3.3 造孔(1)开孔前复核钻孔桩号,正确定位,孔位偏距<10cm。
钻机安装完毕后,用钻机立轴进行水平、垂直校准。
(2)根据基岩完整程度,当基岩较破碎时,下入套管进行止浆止水。
(3)钻进中注意保持孔内垂直,减少孔底偏距。
(4)钻孔记录详细、正确,包括岩芯描述、下套情况、测斜记录、各钻灌段深度、终孔深度等。
3.4 孔深按设计要求帷幕灌浆孔深深入基岩相对隔水层(q≤5Lu)以下5m。
灌浆到达设计深度后,如压水试验吸水量大于5Lu, 则必须继续钻灌, 直至吸水量小于5Lu。
实际施工满足设计要求。
3.5 灌浆3.5.1 灌浆方法灌浆采用循环灌浆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浆。
全孔灌浆结束后,全孔进行普通水泥复灌,期间不用待凝。
3.5.2 段长按设计要求,接触段长度不得大于2m,以下灌浆段段长取5m。
实际施工满足设计要求。
3.5.3 洗孔及压水试验(1)按设计要求正确配管及下管,下灌浆灌路前,孔内捞砂干净,沉积厚度不超过20cm,射浆管离孔底沉淀物表面之间距离不大于30cm。
(2)灌浆前进行钻孔冲洗。
回水清澄后,对基岩灌段,再洗10min 结束。
(3)灌浆前均进行20min的简易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允许压力的80%,每5min测读1次压力及流量。
流量大于每米段长30L/min时,降压或缩短测试时间。
流量过大时,采用孔内简易注水试验法,缩短试验时间。
孔内计算水位设定与库水位等高,及时计算出透水率。
(4)记录准确,包括下管记录、示意图、压水试验记录及透水率计算值等。
3.5.4 灌浆材料本次帷幕灌浆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下简称普通水泥)。
实际采用浙江诸暨八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八方牌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材料进场后,进行取样抽检,经浙江省建水电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每月购买的水泥都有质保单(试验报告及质保单见后另附)。
3.5.5 灌浆压力灌浆第一段压力取0.5MPa,以下每段按0.1 MPa递增,复灌压力取0.7MPa。
灌浆压力逐渐提升,当进浆量下降时,再提升灌压。
出现灌段吕荣值小,而进浆量大的情况,灌浆时适当减压或“停停灌灌”,在进浆量小时,再逐级升压,最终使灌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
实际施工各孔段灌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3.5.6 浆液变换按设计要求,灌浆的浆液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采用3:1、2:1、1:1、0.8:1、0.6:1五个比级。
根据简易压水试验Lu大小,选择合理的开灌比和不同初凝时间与细度的水泥,先期灌段要充分注意临界水灰比,以指导今后的灌浆,使灌入量达到要求。
压力不变,单位进浆量不变或增大,开灌水灰比的浆液累计灌入量达400L,第一次变浓一级;以后变浓一级,在上述条件下待灌入量达到上一级灌入量1.25倍后进行,当浆液较浓时尽量多灌一些,不采取立即变浓,有利于加大扩散范围。
当单位进浆量超过每米灌段30L/min时,可越级变浓;当灌量大,难于结束时,采取缩短初凝时间、降压、限流等措施,如仍不见改善,则改灌水泥砂浆。
实际均达到设计要求。
3.5.7 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单位进浆量≤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结束灌浆。
灌浆结束前以浓浆置换孔内稀浆,再实施压力闭浆操作,当压力表回零后,结束灌浆。
实际施工满足设计要求。
3.5.8 灌浆待凝按设计要求,各段灌浆结束后,普通水泥待凝时间为10~12h,再继续钻进。
实际施工一般待凝时间在12小时以上,满足设计要求。
3.6 封孔按设计要求全孔复灌结束待凝12h后,进行封孔作业,采用注浆法封孔,水灰比为0.4。
实际施工满足设计要求。
4. 检查孔根据钻孔压水试验和灌浆情况,按钻灌孔的10%布设检查孔,共4只,具体位置为:检1.溢左0+017.5(4与5号孔间);检2.溢左0+015.5(8与9号孔间);检3.溢右0+013.5(25与26号孔间);检4.溢右0+019.5(28与29号孔间)。
检查孔施工按以下要求进行:(1)邻孔结束后已达14d。
(2)每段做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其余施工工艺与灌浆孔一致,包括造孔、段长、下管、洗孔、灌浆等等。
(3)岩心妥善保存、描述、编录。
在检查孔施工和试验过程中,监理实行旁站监督。
5. 灌浆效果分析各孔灌浆情况详见南山水库正常溢洪道闸室段帷幕灌浆综合剖面图(附图2)。
5.1 帷幕灌浆成果分析正常溢洪道闸室段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详见附表2、附表3。
5.1.1 各序次孔的透水率分析据统计,各序次孔透水率如下表1。
表1从上表显示,帷幕灌浆随着孔序的加密,透水率呈递减趋势,符合灌浆规律。
5.1.2 各序次孔单位注入量关系分析据统计,各序次孔单位注入量如下表2。
表2从上表显示,帷幕灌浆随着孔序的加密,单位注入量呈递减趋势,符合灌浆规律。
5.1.3 透水率单位注入量频率曲线分析透水率、单位注入量频率详见附表4和帷幕灌浆各次序孔频率曲线图。
5.1.3.1 透水率频率分析帷幕灌浆透水率q按<1、1~5、5~10、10~100、>100五区间进行分析。
据资料统计,Ⅰ序孔各区间频率分别为2.7%、45.9%、0.0%、40.5%、10.8%;Ⅱ序孔各区间频率分别为0.0%、51.6%、3.2%、41.9%、3.3%;Ⅲ各区间频率分别为11.3%、40.3%、12.9%、35.5%、0.0%。
由此可见随着孔距的加密,≤10范围频率数逐渐增大,而>100范围的频率数逐渐减少,符合灌浆规律。
5.1.3.2 单位注入量频率分析帷幕灌浆单位注入量按<10、10~50、50~100、100~1000、>1000五区间进行分析。
据资料统计,Ⅰ序孔各区间频率分别为5.4%、32.4%、13.5%、37.8%、10.8%;Ⅱ序孔各区间频率分别为6.5%、35.5%、16.1%、41.9%、0.0%;Ⅲ各区间频率分别为4.8%、59.7%、17.7%、17.7%、0.0%。
由此可见随着孔距的加密,≤50范围频率数逐渐增大,而>100范围的频率数逐渐减少,符合灌浆规律。
5.2 检查孔成果分析本次检查孔施工4只,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压水试验共21段次,透水率为0.7~4.5Lu,均达到设计要求(q≤5Lu),说明灌浆效果良好。
各检查孔压水试验结果见附表5。
6. 安全生产项目部重视安全生产,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
施工期间,未发生机械设备安全和大的工伤事故,为工程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
7. 结论嵊州市南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常溢洪道帷幕灌浆经过3个多月的施工,工程已经顺利完工。
通过对帷幕灌浆资料的分析和4个检查孔的压水试验检测,透水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说明整个灌浆效果良好,帷幕已成幕,灌浆达到了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