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近代史试题及答案

大学近代史试题及答案

近代史纲主观题复习
第一专题重点
一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1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发动军事侵略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掠夺财富。

政治上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经济上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同时进行文化渗透。

2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 随着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4 积极影响,经济上,企业制度和现代银行金融体系,向中国传播了现代工业技术,铁路的建设使中国现代化具备了现行的物资条件。

制度上,西方传来的政治经济模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

精神上,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忧患意识,刺激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

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和原有城市的现代化,促进了现代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和进步,中国开始西学东渐的进程使得中国人逐渐形成了现代性的观念
第二专题重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其这四次运动的阶级局限性1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根基。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同时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起义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运动。

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洋务运动的意义:具有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早期尝试,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近代的第一步,是具有中国化历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同时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维新运动的意义: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运动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同时给中国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促使会进步、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其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根本。

第三专题的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原因)
1 内在动力,当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 新文化运动打开了思想大门,破除了思想对人们的束缚
3 先进的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逐渐失望,学西方屡遭失败,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逐渐暴露形式上。

严重的贫富分化,经济危机本质上生产社会化与似有间的矛盾,一战的爆发充分体现资本主义的腐朽。

4 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的外交失败更加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5 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民族的新希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中国国情与俄国相似,苏俄政府成立后对中国的友好态度让中国人深受感动,十月革命的方法也让中国人很受启发。

6 中国工农阶级的成长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党性、开放性、与时俱进
7 实践的比较和理性的批判,最终使越来越多先进的中国人与其他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倒向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和特点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坏之后,它所接受的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同时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历史的转变的意义,是中国工人运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使得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四专题重点
一中国革命走新道路的历史背景(四个方面)(原因)
1 面临一个仅仅依靠暴力维持其统治的全国性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所以革命的道路必须以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为直接目标
2 农民和土地问题在1927后成为中国社会的首要问题,这就决定了革命道路必须以此为核心内容来展开(解决动力问题)
3 民族资产阶级在1927年后显示越来越强的革命性,所以在革命过程中也必须团结这个力量
4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在国民党统治下结成比较稳固的联盟,从而使得中国的反动势力极其强大,这就决定了革命道路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5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中国革命要争取这支力量是比较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决定了革命道路的曲折性)
第五专题重点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1 政治上,日本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侵略和掠夺是帝国主义的本性
2 经济上,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以重创,日本急需通过对外战争和掠夺摆脱经济危机
3 自然环境方面,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对外依赖性极大
4 文化方面,日本人具有强烈的天皇崇拜,武士道精神,缺乏普世价值的道德观念,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
二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
1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这个党的主体坚持了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
牺牲,同时国民党也存在很多问题,政治上,派系林立,内斗不休,专制独裁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经济上,官僚资本畸形膨胀,经济丧失了活力
2 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为什么能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促成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整个抗战时期尽力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挺进敌后,开辟了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在抗日中后期成为主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牵制着日军的主力坚持了全民抗战路线取得了多次中大胜利,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
第六专题重点
一国民党溃败的原因:1 损害了民族利益2 专制独裁3 国民党政权的腐朽性4 派系倾扎,内斗不休 5 发动内战丧失民意6 根本原因是阶级基础狭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二在中国实行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依据
1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同时三种在主要的政治力量都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但总的来说,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它们的反动统治也根本上被推翻。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人民共和国方案逐步得到了支持,因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2 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同时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大力支持。

并且,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用行动表明自己的远见,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革命者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

还有与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第七专题重点
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1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因为我国是工业落后的人口大国,因而我国的发展是追赶型、独立型、防御型。

同时国防体系的基础是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就能保护自己,因而要有强大的的国防力量,就要发展工业化
2 在当时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首先,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其次,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再次,对个体农业进行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最后,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二如何看待1957——1976年党所犯的错误
1 1957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错误,产生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根到底并不是由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本身造成的,而且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完全可以纠正这些错误的
2 犯错误的原因主要有:没有认识中国的国情夸大主观能动性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列修养较差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这场探索的基本认识的前提有问题
3 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

主要表现: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环境的改善在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原则第八专题重点
1 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
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历史进程(选择题)(1978——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