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总和,是人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方式和手段。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经过几年来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归纳总结出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科学课实施的一些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科学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活动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

创新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确定,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具体有以下特征: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教学方法是实现活动目标的手段。

体现教师的共同参与,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体现多种方法的综合施教。

一个活动主题,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现开放性。

很多方法的实施,都不是单独在课堂上可以完成的,校园、社区、社会、大自然才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更广阔的天地。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我们把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整合、总结、归纳为: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现状调查法、信息搜集法、模拟创造法。

1、探究发现法。

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

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探究发现过程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六个过程:(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探究准备;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提出问题也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创设一个民主、自由、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提问题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才能提出问题,才敢提出问题,才会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猜想和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猜想和假设,当学生提出一系列的研究问题后,教师要强调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要研究的问题上。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

制定探究计划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比较难的环节,需要学生高质量思维活动的参与。

探究计划是要根据预测的结论来制定,学生预想的结论不一样,他设计的探究方案也就各不相同,只有实验方案设计好了,学生才能明确实验的步骤和思路,避免动手的盲目性。

(4)实验探究。

分组观察、实验操作。

探究是根据探究计划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是用来检验自己对问题猜想的具体实践。

一定要让学生在制定探究方案后再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5)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测量的数据都是形成结论的有效事实和可靠证据,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从这些现象或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进而得出结论。

(6)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得出探究结论;交流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交流要求学生说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现象和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数据)然后说出自己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

三年级:二单元第一课《果实和种子》,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四年级:三单元第4课《小车的运动》,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第5课《摆》,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四单元第5课《降落伞》降落伞下降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五年级:一单元第3课《斜坡的启示》,斜坡的大小对拉力的影响二单元第3课《建桥梁》,桥梁形状与承重力的关系的实验。

六年级:五单元第1课《各种各样的能量》,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的实验。

以上7课中包括了运用探究法进行科学实验的一套完整的探究步骤过程。

实验类型都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最显著的特征是“控制变量”来收集实验数据。

问题:。

假设:。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我的做法):。

发现的现象:。

结论:。

下面分别地来说一下:三年级二单元第1课“果实和种子”问题: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假设①:与水有关。

保持不变的是:温度、空气。

(种子、容器都一样)需要改变的是:水实验步骤(我的做法):在2个瓶里各放入两团纸,各放入X粒种子,1号瓶里洒点水(需经常洒水保持湿润),2号瓶里不洒水,放在常温的屋中。

发现的现象:过几天后,1号瓶内的种子发出小芽,2号瓶里的种子没有发芽。

结论:种子萌发与水有关。

…………………………………………………………………………………………问题: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假设②:与温度有关。

保持不变的是:水、空气需要改变的是:温度实验步骤(我的做法):在2个瓶里各放入两团纸和X粒种子,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1号瓶放入冰箱中,2号瓶放在常温的室中。

我的发现:过几天后,2号瓶里的种子萌发出小芽,1号瓶里的种子没发芽。

我的结论:种子萌发与温度有关。

(温度高易发芽,温度低不易发芽)。

…………………………………………………………………………………………问题: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假设③:与空气有关。

保持不变的是:温度、水。

需要改变的是:空气。

实验步骤(我的做法):在2个瓶里各放入两团纸和X粒种子,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1号瓶拧紧盖,2号瓶不盖盖,都放在常温的室中。

我的发现:过几天后,2号瓶里的种子萌发出小芽,1号瓶里的种子没发芽。

结论:种子萌发与空气有关。

四年级三单元第4课《小车的运动》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假设①:与拉力大小有关。

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路面情况、距离一样)保持不变的是:小车重量。

需要改变的是:拉力大小。

实验步骤(我的做法):细绳一端挂小车,另一端挂钩码悬于桌边下,用改变钩码个数的方法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改变三次力)。

每次力做三遍,分别记下小车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根据数据比较、分析,得出小车的快慢情况。

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没有秒表,可在明显改变拉力大小的情况下,观察小车运动的快慢。

如拉力分别为5、10、15克(可自定)。

我的发现:重量不变时,拉力越大,速度越快;拉力越小,速度越慢。

我的结论: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反之就越慢。

……………………………………………………………………………………………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假设②:与重量有关。

小车越重走得越慢;小车越轻走得越快。

保持不变是的:拉力大小需要改变的是:小车重量实验步骤(我的做法):细绳一端挂小车,另一端挂一定重量的钩码悬于桌边下,通过增加砝码个数的方法来改变小车重量(改变三次)。

每次做三遍,分别记下小车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根据数据比较、分析,得出小车的快慢情况。

我的发现:拉力不变,小车越重,速度越慢。

结论:小车越重,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四年级三单元第5课《摆》问题: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假设①: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越慢;摆长越短,摆的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摆的重量、摆摆动的角度。

(时间相同)需要改变的是:摆长实验步骤(我的做法):把一个摆分别拴在长是20、30、40CM长(摆长可自定)的摆线下端(上端固定好),把摆移开垂直位置一定角度,松手让摆来回自由摆动,记下15秒钟摆动的次数(来回算一次),每个摆长分别做三次并记下数据。

根据数据比较、分析,得出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摆长越长,摆的越慢;摆长越短,摆的越快。

结论:摆长越长,摆的越慢;反之就越快。

…………………………………………………………………………………………问题: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假设②:与摆重有关,摆越重,摆的越快;摆越轻,摆的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摆长、摆动的角度、(时间相同)。

需要改变的是:摆重实验步骤(我的做法):把重量不同的三个摆分别拴在长是一定的摆线下(上端固定),使摆移开垂直位置一定角度,松手让摆来回自由摆动,记下15秒钟摆动的次数,每个摆重分别做三次并记下数据。

根据数据比较、分析,得出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在摆长、摆角一定时,不论摆轻摆重,摆的次数都相同。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的轻重无关。

……………………………………………………………………………………………问题: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假设③:与摆角有关,摆角越小,摆的越快;摆角越大,摆的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摆重、摆长需要改变的是:摆角实验步骤(我的做法):把一摆拴在一定长度的摆线下(上端固定),分别移开垂直位置25°、30°、35°角(角度可自定),松手让摆来回自由摆动,分别记下15秒钟摆动的次数,每个角度分别做三次并记下数据。

根据数据比较、分析,得出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虽摆角不同,但摆的次数都相同。

结论:摆角大小与摆的快慢无关。

四年级四单元第5课《降落伞》问题:降落伞下降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假设①:伞面越大,下降越慢;伞面越小,下降越快。

保持不变的是:挂的重物。

(空气阻力不变)需要改变的是:伞面大小。

实验步骤(我的做法):把重量相同的三个重物分别拴在伞面大小不同的三个降落伞的细绳上,从同一高度同时松手,看哪个下降的快或慢。

(可做三次)我的发现:伞面越大的伞下降越慢,伞面越小的伞下降越快。

结论:伞面越大下降越慢。

反之就越快。

……………………………………………………………………………………………问题:降落伞下降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假设②:重物越重,下降越快;重物越轻,下降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伞面大小。

需要改变的是:挂的重物。

实验步骤(我的做法):把轻重不同的三个重物分别拴在伞面大小相同的三个降落伞的细绳上,从同一高度同时松手,看哪个下降的快或慢。

我的发现:重物越重,下降越快;重物越轻,下降越慢。

结论:重物越重下降越快;反之就越慢。

五年级一单元第3课《斜坡的启示》斜坡大小与小车拉力是什么关系斜坡是否省力的实验问题:斜坡大小与小车拉力是什么关系假设①:斜坡(坡度)越大,拉力越大;斜坡越小,拉力越小。

保持不变的是:斜坡长度。

(路面情况不变)。

需要改变的是:斜面坡度。

实验步骤(我的做法):用测力计在一端高分别为5、10、15本书的斜面上向上拉小车,分别记下用力的大小,各做三次并分别求出平均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