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矿业投资项目建议
目前来讲,国内的优质项目很难获得,究其原因主要是:1、国内环境趋紧。
国内大的环境上已不支持矿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矿业法规日臻完善,环保要求愈发严格,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矿山“六大系统”缺一不可,这势必导致矿山的成本直线上升。
另外,各级政府支持整合,也就是国有大型矿业公司优先把一些优质项目整合到自己手中,一般的民营矿业公司要不就是拿不到优质项目,要么手中的优质项目被整合掉,导致中小型民营矿业公司举步维艰。
2、好矿难寻。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高品位,地表或近地表,易采易选的矿床几近绝迹。
而深部探采矿成本增加,低品位、难采难选矿床盈利非常困难。
3、成本越来越高。
现在国内的矿业开发各个环节的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没有盈利强的项目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结合国内国外的综合情况,非洲矿业投资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非洲大陆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程度很低,易开采,易选的优质矿床较多,在世界上现有大陆中应当是矿业投资的首选地。
2、非洲绝大部分国家发展程度较低,因此针对矿业方面法律法规不是很严格,执行力度也不是很强,有利于我国企业投资获利。
3、非洲绝大部分国家比较落后,使得人力成本大为降低。
虽然有优势,但也存在劣势和风险,劣势主要有:
1、基础设施较差,开矿所需的水、电、路、通讯等条件不完备;信息闭塞,物资匮乏,部分设备需从国内订购。
2、多数国家针对外国企业投资有股权方面的设置,如本地居民或社区或企业占股比例不低于51%,虽然可以通过以当地人代持的方式加以规避,但毕竟还是带来了法律方面的风险。
3、部分国家政局不稳,绝大部分国家政策缺乏延续性和稳定性。
另外,政府官员普遍存在腐败现象。
4、当地民众风俗习惯较多,语言不通沟通困难成为企业运行中的另一个劣势,曾有企业因为和当地百姓发生冲突导致人员死伤,以至于项目停工,企业停产关闭。
5、当地员工不易管理。
当地黑人员工普遍存在不守时,不守信,工作懒散,效率低等问题,加之语言不通,管理有难度。
如何把这些问题处理好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
根据工作经验,非洲矿业项目投资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投资项目应具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或是市场上紧俏的稀缺资源。
矿床品位高,或矿床储量大这些基本指标不能少。
2、投资项目应为易开采型矿床(至少也要达到可开采的状况)。
这就要求结合当地现场的开采环境、围岩情况、
矿床特征等多种情况,根据多年的项目经验,这几个条件哪一个不利都可能导致开发的失败。
3、投资项目的备选矿石应该是易选型矿石(至少是可选型)。
有时矿石的品位化验很高,但可选性差或不具可选型,同样也能导致项目的失败。
4、提前做好成本的初步核算(有条件的情况下做出平衡点预算);提前规划好最终产品类型(精矿粉还是金属成品),考察好销售渠道、目的地及资金结算等问题。
5、投资项目必须具有保障正常生产的外部环境。
比如国家政策环境提供保障和当地社区百姓不阻挠正常生产。
6、尽量节约成本,压缩投资。
项目地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在能保障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缩减部门数和人员量,管理体系架构尽量扁平化。
实现小部门大职能,管理骨干实行一人多职模式,既能节约成本,又不会影响效率。
7、合理避税。
结合项目地所在国的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合理避税,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8、投资项目尽可能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的项目,最好能在短期内达到“以矿养矿”的模式,如果达不到,则矿床储量巨大的也可以考虑长期持有投资。
总而言之,非洲大陆既富有机遇,又充满挑战,投资非洲矿业不能固守国内模式循规蹈矩,而是要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