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镇银行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村镇银行概述 (1)第一节村镇银行概念 (1)第二节村镇银行发展背景 (1)第三节村镇银行发展历程 (2)第四节村镇银行研究框架 (2)第二章村镇银行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4)第一节政策环境:鼓励村镇银行快速、规范发展 (4)第二节经济环境:农村经济持续迅速,金融服务供需失衡 (5)第三节社会环境:三农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 (6)第四节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村镇银行提供保障 (7)第三章村镇银行市场整体分析 (9)第一节村镇银行市场概述 (9)一、村镇银行数量:增长较快且潜在空间巨大 (9)二、村镇银行地区分布:东部发展快于中西部 (9)三、村镇银行盈利:部分实现盈利,尚未全面盈利 (10)四、主发起人结构: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为主,国有大型银行谨慎参与 (10)第二节村镇银行的需求与供给情况 (11)第三节村镇银行的产业特性 (12)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2)二、村镇银行发展的驱动因素 (13)三、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 (15)第四章村镇银行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18)第一节华东地区村镇银行运行情况 (18)第二节华南地区村镇银行运行情况 (18)第三节华中地区村镇银行运行情况 (18)第四节华北地区村镇银行运行情况 (18)第五节西北地区村镇银行运行情况 (18)第六节西南地区村镇银行运行情况 (18)第七节东北地区村镇银行运行情况 (18)第八节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18)第五章村镇银行竞争格局分析 (19)第一节行业内企业竞争 (19)第二节潜在进入者 (19)第三节替代产品威胁 (19)第四节客户议价能力 (19)目录第五节小结 (19)第六章重点企业市场分析 (20)第一节西峰瑞信村镇银行 (20)一、公司基本介绍 (20)二、营业模式分析 (20)三、财务分析 (20)四、竞争优劣势分析 (20)五、发展战略分析 (20)第二节XX村镇银行 (20)第三节XX村镇银行 (20)第七章村镇银行发展趋势 (21)第一节村镇银行发展特性分析 (21)一、政策是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1)二、政策开启农村经济与村镇银行盈利需求的良性循环 (21)第二节村镇银行发展趋势分析 (21)第三节总结 (22)第一章村镇银行概述第一节村镇银行概念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表1. 1 村镇银行主要特征类别具体内容性质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属一级法人机构,区别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规模村镇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业务村镇银行功能齐全,包括:●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服务对象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服务特点信贷措施灵活、决策快第二节村镇银行发展背景农村的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状态,仅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
由于缺乏竞争,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很难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改革非常必要和重要。
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监局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进行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其中村镇银行是最主要的机构。
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战略思想得到充分体现。
2008年10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党委会议,明确了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职责以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三农”需要的新型金融机构和产品,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加强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在支持“三农”方面的协调配合,加快涉农金融机构改革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等多种措施,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推动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村镇银行是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自2007年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但同时村镇银行本身也有诸如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等弱点,而且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威胁,其发展前景不一定十分乐观,村镇银行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新兴发展的村镇银行。
在对村镇银行所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再结合村镇银行发展的时代特殊性,最终对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预测分析。
第三节村镇银行发展历程村镇银行主要经历了试点和推广两个发展阶段,具体内容如下表:表1. 2 村镇银行发展历程阶段时间事件成果试点阶段2006年12月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该阶段共成立12家村镇银行(占已成立的新型金融机构数目的50%)2007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推广阶段2007年10月银监会宣布试点从6个省扩大到31个地区截止2010年年底,村镇银行已发展到349家2007年12月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开业2007年12月国开行作为主发起人组建的村镇银行挂牌2008年8月农行发起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村镇银行2008年9月中国民生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在彭州开业2009年12月工商银行发起的首家村镇银行在浙江开业2010年5月国务院发文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村镇银行2010年6月建设银行发起的首家村镇银行在浙江开业2010年6月财政部宣布对达标的村镇银行进行补贴2010年12月截止年底,全国村镇银行共计349家第四节村镇银行研究框架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图所示:图1. 1 研究思路第二章村镇银行发展外部环境分析第一节政策环境:鼓励村镇银行快速、规范发展自2006年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开始,银监会等国家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服务职能,政策设计就已经显示出对村镇银行的偏爱,三类新型金融机构同时推出,但经过四年的发展,呈现了村镇银行独大的局面。
在机构设立条件方面,村镇银行明确规定发起人至少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资本力量、管理方式、风险控制、人员管理、社会信誉、企业文化等都对村镇银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主要由非金融机构出资和农民自主管理,因此没有村镇银行在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从监管角度来说,虽然资金互助社具有天然的农村社区基础,但是作为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其基层性使其风险不易控制,监管成本较大。
在同样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管理相对容易,所以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
在国家发展战略思想以及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双重刺激下,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愈发积极,体现在:政策发布部门由单独的银监会发展到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有利于提供更优惠的发展条件,保障更规范的行业环境;政策内容由行业准入规定向引导行业规范演变,进而转变到多种鼓励和补助政策。
当前,国家对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环境全面利好。
表2. 1 村镇银行发展相关政策概要时间文件名主要内容政策性质2006.12 《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会发布)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加大政策支持规范类2007. 1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银监会发布)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组织和行为规范类2007.6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银监会发布)鼓励香港、澳门银行到内地农村设立村镇银行奖励类2007.7 《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银监会发布)全面反映了全国31个省(区、市)、2000多个县(市)、3万多个乡镇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程度、竞争程度以及各行政区划范围内银行业机构网点覆盖和服务情况,为有序引导各类资本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决策依据——2008.4 《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明确对四类新型机构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监管政策规范类2009.6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银监会发布)积极的引导和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规范经营、持续稳健发展,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活跃县域和农村金融市场规范类2009.7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银监会发布)提出了到2011年底在全国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计划,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
规划类2010.6 《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发布)规定中央财政对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年末存贷比高于50%且达到银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村镇银行,按当年平均贷款余额的2%给予补贴。
奖励类2010.9 《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发布)财政部门对年度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且贷款质量符合规定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对余额超增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奖励类2010.9 《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范围的通知》(财政部发布)扩增加河北、辽宁、吉林、江西、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陕西、甘肃等10省(区)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鼓励类2011.3 《关于进一步推进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监会发布)继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设立营业网点,逐渐由解决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向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转变规划类第二节经济环境:农村经济持续迅速,金融服务供需失衡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积极的变化,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
以2009年数据为例,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表2. 2 2009年农村主要经济指标1指标数据分析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8.7%,农村部门贡献 3.4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9.5%,比2008年提高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