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概论复习资料

遥感概论复习资料

遥感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不加粗的为答案)
1、下列不属于遥感的特点是
A、宏观性、综合性
B、多时相性
C、多波段性
D、稳定性
2、遥感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可分为
A、红外遥感
B、主动遥感
C、航天遥感
D、被动遥感
3、下列属于微波遥感特点的有
A、穿透能力强,能全天候工作
B、对冰、雪、森林和土壤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C、对海洋遥感有特别的意义
D、分辨率低
4、下列波谱属于可见光范围的有
A、0.01μm—0.38μm
B、0.38μm—0.47μm
C、0.47μm—0.62μm
D、0.62μm—0.76μm
5、绝对黑体是指
A、某种绝对黑色自然物体
B、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的理想物体
C、吸收率为0,反射率为1的理想物体
D、黑色烟煤
6、下列属于大气平流层的特点的有
A、高度在7-12 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

B、温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吸收逐渐升高。

C、高度在12-50km,没有天气现象。

D、高度在50-1000km,对遥感波段透明。

7、下列哪种卫星空间分辨率最高
A、美国Quick Bird系列卫星
B、1999年中国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2
C、装载HRV传感器的法国SPOT系列卫星
D、1999年美国发射的IKNOS卫星
8、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图像在近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
A、15m
B、20m
C、80m
D、30m
9、在进行遥感图像几何校正过程中,当选择多项式模型的多项式次数为3时,则最低应选择多少个控制点
A、6
B、9
C、10
D、12
10、在Landsat的TM图像中,称为标准假彩色的波段组合为
A、R GB-321
B、R GB-453
C、R GB-123
D、R GB-432
11、下列有关植被遥感特性描述正确的有
A、影响植物光谱反射率的主要有叶子颜色、细胞组成、含水量。

B、植物含水量越高其反射率越高。

C、植物生长状况越好,其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越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越
高,微波波段反射率越低。

D、基于植被叶绿素在红色波段的强烈吸收以及在近红外波段的强烈反射,
通过红和近红外波段的比值或线性组合实现对植被信息状态的表达。

12、下列有关3S集成技术描述正确的有
A、3S是指GIS、RS、GPS
B、3者的关系可形象描述为“一个大脑,两只眼睛”,其大脑指的是GIS。

C、G PS、RS作为GIS的数据来源,其GPS主要提供矢量数据、RS提供栅
格数据。

D、G PS主要有空间定位获取空间位置的作用。

二、简答题
1、一些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遥感进行了定义(参照如下),根据你所学到的内容
对遥感进行描述。

(10分)
答:要点是,从遥感主要做什么和怎么做两方面表述。

2、为什么晴朗的中午天空是蓝色,早晚的地平线方向太阳是橘红色?为什么雨雾通常呈白色?(6分)
答:因为瑞利散射的原因,其蓝色的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天空呈现蓝色。

早晚太阳光穿过大气的厚度大,其最后能透过的只有红色光所以表现为橘红色。

由于雨雾的颗粒比较大,这是发生无选择反射,既各个方向放射强度相同,所以表现为白色。

3、根据下图说说水体波谱特征?
同在可见光范围内,水体的反射率总体上比较低(一般为4%~5%),并随着波长的增大逐渐降低,到0.6微米处约2%~3%,过了0.75微米,水体几乎成为全吸收体。

因此,在近红外的遥感影像上,清澈的水体呈黑色。

为区分水陆界线,确定地面上有无水体覆盖,应选择近红外波段的影像。

水体在微波1mm~30cm范围内的发射率较低,约为0.4%。

平坦的水面,后向散射很弱,因此侧视雷达影像上,水体呈黑色。

故用雷达影像来确定洪水淹没的范围也是有效的手段。

含有泥沙的浑浊水体与清水比较,光谱反射特征差异:
浑浊水体的反射波谱曲线整体高于清水,随着悬浮泥沙浓度的增加,差别加大;
波谱反射峰值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

清水在0.75微米处反射率接近于零,而含有泥沙的浑浊水至0.93微米处反射率才接近于零;
随着悬浮泥沙浓度的加大,可见光对水体的透射能力减弱,反射能力加强。

有时,近岸的浅水区,水体浑浊度与水深呈一定的对应关系,浅水区的波浪和水流对水底泥沙的扰动作用比较强烈,使水体浑浊,故遥感影像上色调较浅。

而深水处扰动作用较弱,水体较清,遥感影像上色调较深。

这种情况下,遥感影像的色调间接地反映了水体的相对深度。

4、简述遥感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及几何校正步骤?
一、变形原因
1、成像方式引起的变形。

中心投影,正射投影、斜距投影
2、成像传感器外方位因素造成的变形如速度,姿态等
3、地球起伏、地球曲率、大气折射等的影响
二、步骤
要点是包括几何变换的位置校正和灰度重采样的亮度赋值两步
5、简述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区别?
监督分类是假定遥感影像上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

非监督分类方法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统计性判别准则,以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即相似度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得属于同一类别的像素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小而不同类别上的像素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大。

监督分类根据训练样区提供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待分类点进行分类。

因此,训练场地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

6、利用GIS专题数据库数据减少遥感图像解译不确定性的方法有哪些?
(1)辅助图像的辐射校正
(2)作为解译之间证据,增加遥感图像信息量。

在具有垂直地带性的山区,利用同比例尺DEM作为解译直接证据,能很好提高解译精度。

(3)作为解译辅助证据,减少解译中的不确定性。

将专题数据库的有关数据与遥感图像复合,增加解译的辅助证据。

(4)作为解译结果的检验数据,降低误读率。

7、数字图像如下图所示,用两种方法提取边缘:
(1)罗伯特方法求出新的图像
(2)索伯尔方法求出新的图像
2 2 121212
(计算前可在原图像的左右上下各加一行或一列, 亮度与相邻亮度值相同)(10分)
答:罗伯特梯度算子为
答:罗伯特模板如下:
结果为:
20
0 0 0 0 20 0 0 0 0 10 20 20 20 0 0 0 0 0 0
索伯尔模板如下:
结果为
0 40 40 0 0 0 40 40 0 0 0 40 60 40 40 0 20 40 40 40 0
8、 在进行图像校正时,为了确定校正后图像每点的亮度值,需要求出其点在原图像所对应点(x ,y )的亮度值,常利用插值的方法,如最近邻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内插法等方法计算。

现假设校正后某一未知点对应原图像坐标点A 坐标为(0.4,0.6),已知原图像中与A 点相邻的4个坐标点分别为(0,0)(0,1)(1,0)(1,1)其亮度值依次为10,18,20,12。

2 2 12 12 12 2 2 12 12 12
2 2 2 2 2 2
2
2
2
2
要求利用双线性插值的方法求出A点亮度值?(10分)
答案:14.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