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病 教学讲座

颈椎病 教学讲座


横突和横突孔
• 颈椎的横突较小,仅为腰椎的1/5~1/4,这一解剖特点有利 于颈部的活动。
• 横突上有横突孔。 • 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 • 横突孔位置及其大小的变异、颈椎移位的方向,与椎动脉型
颈椎病的发生及其症状的轻重有着密切关系。
颈椎病 教学讲座
椎孔
• 椎孔呈三角形,横径(即左右径)大,前后径小,二者之比 为1.5~2:1。
一、颈椎病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2、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颈椎病,中医根据症状可将其分属 “痹症”、
“眩晕”、“痿证”等范畴。在病因学上通常认为是 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等所致, 头晕、目眩、耳鸣则与痰浊、肝风、虚损有关。中医 不仅仅将颈椎病着眼于颈肩背臂等局部 ,而且还有机 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进行辨证施治;并将 肝、脾、肾等内脏的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 有 机结合,注重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 故而将颈椎病分为风寒湿痹、经络受阻、肝肾不足、 气血虚弱、痰湿困阻及外伤等型。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4)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
)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
(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
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 为常见表现且严重,容易复发;脊髓型 颈椎病在这个年龄段并不少见。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三、解剖病理
5、颈椎病与骨质增生的关系
骨质增生是颈椎病的一个病理表现,但并非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 有骨质增生,更别把骨质增生等同于颈椎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 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少,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 其是活动度较大的颈、腰 关节。损伤的关节软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 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 环比较旺盛,就会出 现代偿性软骨增长,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 被钙 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
颈椎病 教学讲座
环枢关节
颈椎病 教学讲座
钩椎关节
颈椎病 教学讲座
钩椎关节
颈椎病 教学讲座
椎间孔
颈椎病 教学讲座
颈椎棘突
• 颈椎棘突短而分叉,便于肌肉附着。 • 第1颈椎无棘突。 • 第2颈椎棘突粗大 • 第7颈椎棘突长且不分叉。 • 第2和第7颈椎的棘突常作为颈部的骨性标志。
颈椎病 教学讲座
颈椎病 教学讲座
颈椎相关疾病:
视力障碍、猝倒、 心律失常、心绞痛、 高血压、胃肠功能 紊乱等。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三、解剖病理
1、 颈椎
颈椎骨有七块,典型的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 部的椎弓构成,椎体和椎弓围成一孔,称为椎 孔。椎孔相连成一管,称为椎管,容纳脊髓和 神经根及其被膜。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三、解剖病理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3、发病率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40~50岁的发病率为20%, 60岁以上者达50%,而70岁以上则更高。颈椎病多为青中年好发, 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我国青 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 颈椎的椎管自上而下,由小变大。 • 由于横径大而且侧壁为不活动的椎弓根,因此临床上不易因
横径的改变而发生神经根和脊髓受压。 • 但前后径的改变易造成颈部脊髓受压。
颈椎病 教学讲座
病因病理1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三、解剖病理
4.颈椎病各年龄段的病理及表现特点 年轻人--曲度变直、颈椎失稳
--多表现为颈型颈椎病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三、解剖病理
中年人 --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易刺激或压迫颈 椎 周围相关神经、血管 --多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 病为主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三、解剖病理
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 等比较严重
2、血管 椎动脉是由锁骨下动脉左 右各发出一支,从第6颈椎横突孔 进入后沿各横突孔上行,至环椎 侧块有一个迂曲,然后进入大脑 汇合成基底动脉,主要支配大脑 后1/3与小脑。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三、解剖病理
3、颈椎的连结 • 椎体 借 椎间盘 和前、后纵韧带紧密相连结。 • 前、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的前、后方。 • 椎板之间有黄韧带连结
(7)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
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8)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
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椎病的症
状也更为严重。
颈椎病 教学讲座
二、临床分型
颈型(骨关节软组织型)-颈部僵硬不适、疼 痛 神经根型 -上肢疼痛麻木 椎动脉型 -头昏、眩晕 、恶心、呕吐 交感神经型 -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脊髓型 -下肢无力,步态笨拙 (踩棉花感) 混合型-同时有以上两种以上表现者
4、发病因素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 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 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 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 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另 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再者,有 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 的产生与复发。病人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 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
颈椎病 教学讲座
四、检查
1.诊断 常规检查 对每例患者的基本检查,包括详细地
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等。 X线检查 CT、磁共振成像检查 TCD、椎动脉造影 肌电图
颈椎病 教学讲座
四、检查
X线检查
• 通过X线片医生可 以了解到颈椎的 生理曲度、椎间 隙改变、是否有 骨质增生、关节 错位等
相关主题